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年味 年味
来源:文艺报 | 刘青文  2021年02月10日06:34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今年,就地过节成了很多人主动或被动的选择。然而春节依然是亿万中国人共同的期盼。电视上、网络上、广播里、朋友圈,已经充满了浓浓的年味。网络时代,由于人际传播效率的扩大,过年情怀更具有了共鸣性。

回想春运,这个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几乎是大部分中国人都经历过的归乡记忆,也是春节的时代缩影。据相关资料显示,最早一次春运在67年前,春运规模不过2300万人次,而“春运”一词最早出现于1980年的《人民日报》。到去年,春运规模达30亿人次,已经扩大了130倍。

春回大地人回家,团圆依然是中国人的春节期盼。庆幸的是,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天涯若比邻已不再是诗意的幻想。虽然疫情的原因,很多人与家人团聚、守夜、逛庙会、访友拜年的场景暂时难以实现了,但随着网络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网络拜年、网上购年货、微信发红包、家人异地视频欢聚畅谈、网上互动欣赏各地年俗等新形式,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年俗。地理距离的相隔,并没有让人们的心灵变得遥远。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过节的物质选择越多,叫嚷着“年味儿”越来越淡的人也增多了。其实,吐槽也是一种另类的重视,在中国人有了越来越多的文化自觉,从热衷过洋节的潮流中回归以后,反观自己的传统节日,自然生出了更多的期许和要求。

“年味”是什么,究竟什么是人们企盼的“年”的味道?中国大部分传统节日都根植于古代的农耕文化。尧舜时期春节名“载”,夏代名“岁”,到了周代才叫“年”,这几个称呼均指谷物的生长周期,春节含有一年一度庆丰收的寓意。另外几种关于春节起源的说法也与祈求风调雨顺或平安有关。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春节是个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娱和享受美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衍生出大量的年俗文化。

历史的长河里,年俗始终处在继承与创新的流变中。比如宋代的“片子”,类似于贺年片,到今天,贺年片已经变身电话、短信和微信了。有一些春节传统曾经消失,近些年又逐渐回归或变身,比如春节搭台唱戏变身成电视春晚,而祭祖、贴门神、画年画、迎财神等又重新时兴起来。正如央视春晚成为中国人的新年俗才短短30多年,就已经开始分化和演变,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春晚活动,年俗其实一直在创新性的构建中。

相比几千年农业社会的缓慢演变,如今人类社会的改变可谓天翻地覆,很多文化的重新构建还远远没有跟上经济高速的发展。比如,传统的春节活动通常是在大家族式的农业社会展开,如今,随着传统大家族分化成单个小家庭,城市居住环境中左邻右舍的陌生化,以及独生子女政策下的小家庭少子化,热热闹闹、人丁兴旺的阖家欢乐场景变得越来越罕见。传统年俗中包含着物质层面的渴盼,虽然买年货、吃团圆大餐、逛庙会、发压岁钱等传统当下依旧存在,但渴盼春节改善物质生活的心情已自然地变淡了。年俗文化在当下的时代,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已经远远超越物质生活的渴盼,这也是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回家团圆享受亲情的原因。而在春节的乡愁里,有对亲情的渴盼与挂念,有高速现代生活下放松心情的期待,更有在都市生活高节奏压力下渴望回归田园生活的向往,甚至有着人们对健康安全的原始农产品的怀念。如果不是疫情的影响,山间民宿、观光农场、农家乐和采摘园很可能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回归田园很可能成为新的春节民俗。因为人们对传统春节文化的推崇,其实并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推崇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的文化。

如果说虚拟社交已经成为人际社交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重要的一部分,那么年味儿逐渐挪到互联网上也是必然的趋势。虽然人们感叹生活虚拟化的种种弊端,但互联网也自有其优势,特别是其快捷方便的视频传播优势,正把一些历史悠久却日益被人淡忘的美好年俗,以新的形式流传下去。就像在李子柒的短视频里,可以看到很多中华美食或传统物品从无到有的传统制作工艺,在海内外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力。很多传统工艺比如泥塑、剪纸、地方美食制作,曾经日益失去了影响力,而时下的直播和网络互动,又将这些古老的传统文化生动鲜活地呈现于网上。很多地域性的过年风俗也被不同时空的人熟知,比如北方过年捕鱼、制作杀猪菜,南方制作腊肉腊肠腊鱼,这种跨越地域时空的过节形态,正是新业态下创新性发展的年俗。而随着物流网络的日益发达,年味里的美食也能更加方便地获得,各地特色年货也正在跨越更广大地域传播和被享用。当然,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变化中,如何平衡越来越多的“低头族”造成的亲情文化的改变,也是一门新兴的课题。

然而无论年俗如何改变,团圆、喜庆、和谐等春节的核心文化内涵始终未变。中国传统节日有着强大的民族文化凝聚力,传达出很多积极向上的民族文化精神。万节年为首,所有传统节日中,春节以最强烈的人伦纽带强化着包括海外华侨在内的广大中华儿女对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文化同根性的认同,也激励全体人民在新的一年不断团结奋进、奋发图强。

在我们迈向2035年文化强国目标过程中,中国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的弘扬发展更是必不可少。“十四五规划纲要”谈到了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其中提到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同时要扩大节假日消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中国社会开启现代化征程之后,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传统节日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仍然落后于经济水平的发展。如何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节日文化是当下建设文化强国应该思考的命题,而我们引导传统节日发挥出自己的核心价值,需要以人们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为基础,将价值观念、情感寄托和文化理念进行现代化转化,让节日成为文化的生动载体。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随着时代发展,传统年味往往会让位于新兴年俗,关键要看如何在创新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转换与发展,在继承传统的同时符合当下的流行时尚、地区特色、民族心理,创造新的能为更多人接受的年俗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西方的圣诞节从宗教仪式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圣诞节文化”,而春节作为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核心价值,不能把春节由一个传统节日仅仅演变成众多商家推销商品的假日。

当我们的春节最大程度地承载了人们的情感渴盼与文化归属感,展示出自己的核心价值,便是在不知不觉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强化着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实际上,春节在海外已经逐渐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之一,不断提升着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而且,年俗文化随着互联网影响力的日益加强,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整合的催化剂。社会层面的“年味”复兴,需要网络、电视、广播等现代传播手段不断推陈出新,实现新的跨越。而在家庭层面,人们应该有意识地通过言传身教把传统的春节文化,比如包饺子、守岁、拜年、写春联、画年画等传递给下一代。

冯骥才曾说过,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救山村乡野里那些有失传危险的古老艺术,也要救人们不经意中可能丢失的“年味”。因为,无论是文化价值还是精神内涵,春节都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