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国风、古风内容风靡网络 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生命力

来源:工人日报 | 车辉  2021年02月07日15:43

当“极新”爱上“极旧”

近年来,网络文艺传播和接受方面出现“极新对极旧”现象。平台提供的传统文化元素内容也向着越来越精致、越来越有差异化的良性方向发展。这也推动青年人去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国风、古风内容风靡网络,体现出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也折射出当代青年人的文化自信。

综观2020年短视频平台上林林总总的视听内容,一个有趣的特点越来越突出——“极新”爱上“极旧”。明明是“新新人类”聚集的视频平台,火爆的作品却是如《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综艺节目、影视剧。即使吸收了一些中国传统水墨画风格的原创动画作品如《雾山五行》,也掀起了一阵观看热潮,网友直呼过瘾。

这些内容,青年人不仅热衷观看,还被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时间节点等引发好奇心,进而去浏览传统艺术作品,了解传统文化知识。专家认为,这背后体现了新一代青年人的审美习惯和文化选择。

“国风”“古风”成爆款

“极新”遇到“极旧”的现象,在B站上面表现尤为突出。

被称为B站的哔哩哔哩是最具影响力的二次元网络社区之一,每年除夕的拜年祭、元旦的跨年晚会等吸引许多人关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原创歌曲已成为近年拜年祭的保留节目,内容涵盖三国文化、西游文化、金庸小说等,成为年轻用户中的“爆款”。

2020年拜年祭上,导演之一超然最满意的是一首关于汉字的歌曲《横竖撇点折》。“传统文化能引起大家精神上的共鸣,使用动画及虚拟歌手作为外在表达形式,可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而在2020年12月31日晚,B站跨年晚会上,青年演员裘继戎表演的《惊·鸿》,以舞蹈将6种优秀传统戏曲片段进行了创意混搭和融合,在青年群体中收获了极佳反响。他们纷纷通过弹幕、微博、网页等留言:“太美了”“看哭”“当晚最佳”“再刷亿遍”。

“用年轻人喜欢说的话、喜欢的表达方式来展现,让传统文化有了新的活力。”B站资深用户张恒志说。

一些非遗文化传承的短视频内容也活跃了起来。

朱付军生活在素有“中原泥塑第一村”之称的河南省浚县杨玘屯村。以前的杨玘屯整个村子家家户户都做泥塑,受此影响,朱付军从小就喜欢做泥塑。但因为挣不了多少钱,而今村子里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还在坚守这门老手艺,多数都是老年人。2018年,因为在工地上摔伤了腿,原本在外打工的朱付军选择回家养伤。朱付军重拾儿时爱好。他尝试捏了一个泥塑拖拉机发布到了快手,没想到,这条视频一夜之间播放量就突破了200万。从那以后,朱付军开始在快手上发展,靠短视频传播泥塑技艺。

在快手上,朱付军创造了全新的泥塑创作方式,他把泥塑做成剧情、段子,甚至通过绿布抠像技术还原影视片段。除此之外,朱付军还用泥巴制作了电影《头文字D》的精彩片段。他用泥巴拍摄的电影在村里播放,成为孩子们夜晚的最大乐趣。

从2018年至今,朱付军已经帮助一百多位手艺人销售了10万多件泥塑作品,总销售额达到120万左右。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快手平台上,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覆盖率达96.3%,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快手涵盖1321项。抖音的数据表现也呈现这样的特点。

优质内容才是王道

年轻人对传统内容的追捧折射了这样一个道理:传统文化不是过时的东西,而是可以进行新媒体化改造赋予其网感的。传统文化进行当代转换,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尝试。优质内容才是王道,其余只是外在的技术形式,这已成共识。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虞鑫认为,国潮回归、国风大热、传统文化内容在青年群体中受热捧,这些说明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与吸引力,也折射出当代青年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加自信。

“他们生长于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环境下,在精神文化层面有更丰富的选择,也有更强烈的创作表达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与表达上更加自信,也更加开放包容。”虞鑫说。

这让我们认识到,追逐新潮并非青年人的唯一“天性”,他们对传统也不会敬而远之。

热衷却也挑剔

在目前流行的传统文化短视频内容中,传统文化艺术中精华部分的“点”被提炼出来。如将诗词、情怀、意境等元素进行抽取,巧妙分插进网络文艺的适当环节:主题设定、人物性格、故事陈述等,进而与当代青年人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融合对接。

近期,在爱奇艺上线播出的文化类网络综艺《登场了!敦煌》正是这样一部向海内外观众讲述敦煌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从礼俗、服饰、音乐等多个方面向观众展示了当地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

节目巧妙利用纪实影像与真人秀结合的拍摄手法,以年轻化的语态、寓教于乐的表现形式,传播趣味盎然的历史知识,呈现纷繁多姿的文化景观,有助于激发年轻观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将文化自信根植于心。

在传播方式上,受青年受众追捧的传统文化视频通常都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传播策划,通过引发青年人在网络社交空间大量的、密集的分享,达到高度渗透、刷屏传播的效果。毕竟在这样一个媒介融合时代,当下的青年人早已经习惯了“众乐而非独乐”“接受而非寻找”的内容接触方式。

实际上,“数字原住民”一代的当代年轻网民,经过互联网使用、新媒体生存的长期培育,已经习惯于期待高创意、有品质、能分享的网络视听文艺作品,并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方式。

这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重要的挑战。提供更加有智慧、有水平的传统文化视听产品,或许已是一种时代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