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2》创作研评会在京举行
1月25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召开电视剧《大江大河2》创作研评会。该剧主创代表、播出平台代表、专家学者与观众代表,围绕主题表达、创作过程、艺术价值、传播效果以及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规律等进行研讨。电视剧司副司长周继红出席研评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明品主持研评会。
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视剧《大江大河2》作为国家广电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想照耀中国”电视剧展播首批重点剧目,于2020年12月20日在东方卫视、浙江卫视首播,并在优酷、爱奇艺和腾讯视频等网络平台同步播出。《大江大河2》以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三人的故事经历,折射出改革开放时代变迁,通过对角色真实而细腻的刻画,展现了时代浪潮中,搏浪者们不断探索、敢闯敢做、奋勇向前的拼搏精神,传递了锐意进取、坚守理想的逐梦力量。
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周继红指出,现实题材创作要敏锐感受时代脉搏、准确把握时代精神,在艺术表达上与时代精神相匹配,与时代审美需求相适应。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总局电视剧司配合“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电视剧生产全流程质量管理机制,全方位加强创作引导和服务保障。她表示,希望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期待涌现出更多像《大江大河2》这样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精品佳作。
东方卫视影视剧运营部副总经理张建冲认为,《大江大河2》唤起了亲历者的深层记忆,掀起了后继者的情怀感触,用带着温度的真实记忆引领观众共赴理想主义之约。《大江大河2》编剧唐尧介绍了剧本创作的平衡点,即在兼具现实主义风格的前提下写出改革开放历史上那些并不为人知、但又为理想不计个人得失的英雄。《大江大河2》主演王凯表示,在饰演宋运辉的过程中他真正理解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不论是经历了改革开放时期的宋运辉还是处于当下时代的人们,努力奋斗、追求理想、实现人生价值是不变的主题。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指出,《大江大河2》的成功得益于其立意的宏大、主题的丰富、视角的开放以及思想艺术功夫的扎实。他着重分析了主角宋运辉性格的精神内核和他背后所蕴涵的象征标志,认为宋运辉是迄今为止出现的改革开放题材电视剧中清醒的、自信的、坚定的改革前行者的典型人物代表。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认为,《大江大河2》的成功表明,文艺作品应有的文化内涵和审美高度可以融入宣传性、主题性的创作之中,使之既成为主题性宣传的重要作品,又成为文艺作品中的经典。文艺作品要处理好电视剧娱乐性、宣传性、文化性、审美性四个维度的平衡,同时更要做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光明日报文艺部执行主任邓凯谈到,《大江大河2》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个人叙事同家国叙事彼此交织、并行不悖;第二个特点是以人性化书写触摸历史温度,《大江大河2》寓意在叙述改革开放宏大的历史逻辑,但叙述方式却选择了对人物命运、人物情感的细细描摹;第三个特点是该剧充盈着对中国优秀传统价值的深情回望和深度认可。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赵彤具体谈到,在《大江大河》第一部结尾的总结里,宋运辉引用了“不尽狂澜走沧海,一拳天与压潮头”的诗句,在第二部结尾,宋运辉引用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名句。在赵彤看来,该剧是在以史笔追求来驾驭其文笔描摹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认为,该剧从行业剧、行业史角度切入去反映整个改革开放的历史变化,贵在用支流折射主流、逆流映射顺流。新华社国内部主任记者史竞男谈到,《大江大河2》最终落脚在“奋斗”二字,征途漫漫,唯有奋斗,这既是该剧的创作主题也是时代精神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