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文化地理与故土情怀 ——论周大新作品的家园意识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年第1期 | 张少委  2021年01月23日16:42

内容提要:当代作家周大新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因而表现出浓厚的故土情怀,蕴含着强烈的家园意识。其作品中的家园意识主要表现在对地理家园的守望、对生活家园的还原、对文化家园的追忆以及对于精神家园的重构四个方面。作者通过符号语言真实再现南阳盆地这一特定空间的地理风貌和自然景观以及风土人情,在此基础上还原其内在的文化蕴涵,并在批判反思中建构温馨的精神家园。鲜明的家园意识凝结着作家对于乡土社会的眷恋和怀念,传达着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汇坐标中追寻灵魂诗意栖息地的理想诉求。

关键词:周大新 家园意识 批判反思

一、文化地理与家园意识

著名的文化地理学者迈克•克朗认为,“从地理的角度研究文化,注重研究文化是怎样影响我们的日常空间的”①。家园意识是文化地理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文学艺术作品关注和透视特定地区的自然风貌、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以及风土民情等文化地理图景,体现着作家深厚而浓重的区域文化情怀亦即家园意识。家园意识是中国作家的文化情结,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地理,其内涵随着作家们的阐释不断充实拓展。

依照《辞海》的解释,家园可确指客观具体的居住生活空间,一般意义上的生活家园,同时又包含文化意义上的精神家园。生活家园作为生命的起点,为生命提供延续和展开的有形场所;而精神家园则蕴含人类的记忆和沉淀,形成精神归属的无形栖息地。海德格尔的“家园”概念带有极强的精神归宿感,“家园”在诗意栖居中意指这样一个空间,它是人置身的处所,是带来“在家”之感的特殊空间,因而才能在其命运的本己要素中存在。受海德格尔诗学的影响,“家园”的形而上内涵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家园意识是关涉生存之根本的精神理想,指涉人类的终极关怀。家园意识是对生活和栖居之所的经验性表达,它寄寓着亲近及眷恋等诸多情感性因素,诱发了人的亲情和思乡感。从深层次上看,家园意识更是意味着人的本真存在的回归与解放,即人要通过悬搁、超越等途径,使心灵与精神回归到本真澄明之境。

作为具体的文化地理空间的故乡,是作家的胎记,也是显示其创作风格的一个重要层面。对于特定的艺术家个体来说,正是通过作品梳理并复现了其对于故乡的记忆,自己也仿佛再次故地重游一样。这种家园意识除了对自身栖居的家园所抱怀的爱恋和眷顾等复杂的怀旧情思外,同时也是漂泊的游子在身体或精神的离乡后重新回望故乡的情感依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文明中繁华张扬的生活在消解了生活自然美感的同时,也割断了人们与自在生命的情感纽带。而书写故乡的山脉河流、田野大地等自然意象,漂泊的作家从那里似乎可以本能地找到一种母性依恋的情感,找到生命安稳栖居的灵魂家园。当那些土生土长在农村的作家进驻到城市并且在这里扎下根来,都市生活与他们极易形成异己感,他们时常有一种被故乡和城市双重抛弃的感觉。对于这样自然的心理感受,有人指出这是作家们在面对城市文明时所做出的情感退守:“事实上,对于城市的敌意是一种恐慌的症状……为了抵御恐慌,作家竭力召回乡村的影像作为情感慰藉……他们甚至愿意因此承担身心分裂所引起的痛苦与烦恼——他们不得不身陷城市而神驰乡村。”②城市生活和现代文明带来的隔膜感直接驱使着作家们不约而同地返回故乡,返回到那片曾经熟悉又牵绊着他们乡愁的地方,在那里找回精神家园的自我存在感。当代语境下,原乡情结直面当代人的生存处境与精神危机,其在审美内驱、现实指向、终极关怀等层面都规约着文学创作过程。强烈的家园意识牵动着作者的内心,对于故乡风情人物反复沉淀及过滤,构成作家创造的源泉。

周大新具有强烈的家园意识,其小说大多都以其故乡南阳盆地为背景,在历史和现实中穿梭于这一特定的地域区间内。他笔下几乎所有文学作品都是“讲述发生在南阳的故事,又都是讲述民族与人类的命运”③。周大新写出了一系列“南阳盆地”小说,展示了具有强烈地域色彩和文化魅力的乡土叙事。他从不同角度描绘盆地子民的生存状态,展现南阳盆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风貌。强烈的家园意识是周大新小说的特色,其创作蕴含着浓郁的家园观念。无论是长篇小说《湖光山色》《第二十幕》《走出盆地》还是中篇小说《香魂女》等均是以南阳盆地为背景,或挖掘乡村社会转型期人性的复杂裂变,或讴歌淳朴、善良、智慧而又坚韧的底层民众,或剖析封建宗族文化的侵害,或探索现代化转型中乡村社会建设的出路,以此显示作者对于故乡的爱恋情怀和忧患意识,实现对于生存意义的内在深层追寻。

具体来说,其对家乡的回望与追寻主要从地理家园、生活家园、文化家园、精神家园四个方面来反思并建构其内心故土,锁定故乡这一特定的独特空间来抒写家园情怀。他在地理风貌的基础之上展现生活家园的丰厚内涵,深入挖掘其内在文化意蕴,在文化深层进行价值追寻和反思批判,从而展开其对于家乡生存意义的探寻及精神重构。

二、地理家园:思想伫立的空间位置

周大新的文学创作主要涉及豫西南盆地,创作过程自始至终都秉持“为家乡人立传”的思想意识,以南阳盆地为背景来书写描绘家乡人民,其作品具有丰厚的民族性和地域文化特性。周大新曾说过:“我心中琢磨:倘若自己写作时注意了以下三个方面,是否能使作品走得稍远些?其一,描写的是当代盆地人的真实生活状况……其二,传达的是当代盆地人对生命的热爱……其三,提供的是一种带有盆地特色的独特的审美感受。”④其中蕴含的家园情怀,呈现的强烈家园观念是其作品的鲜明特色。在南阳这片拥有独特地理位置的乡土上,优美而特别的地理景观、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与民俗风情,构成了作品浓郁的地域特色,地理家园的特色不言而喻。《湖光山色》《第二十幕》《走出盆地》《香魂女》等均是在守望南阳这一家园,以南阳作为空间边界,展现其别样的地理风貌与自然景观,以此构成人物活动的空间场所,显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构成作家回望的地理家园。

(一)自然家园的空间边界

从自然地理位置的选择来看,南阳盆地始终是周大新作品的中心,这就形成了其自然家园的空间边界。纵观其20余年的创作历程,大部分都是将南阳作为创作背景的。他曾说:“我的笔一直在写生我养我,给我欢乐也给过我痛苦的南阳盆地。在这块古老而又神奇,贫穷而又丰饶的土地上,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文学道路。”⑤作家融合南阳盆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地理特征等诸多因子促成了其小说独特的地域特色,同时,有意无意间也形成了其盆地意识下的家园边界。

地域的选择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易于引起受众的乡土记忆,增强亲和感。《湖光山色》聚焦于南水北调的源渠—南阳丹江口水库,主要讲述主人公楚暖暖引领乡亲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从而实现了“山乡巨变”的故事。故事是以南阳盆地作为其地域界线的,为体现艺术真实,周大新的写作以丹江水库为自然背景,显示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小说《第二十幕》也涉及南阳市区、镇平县等地,反映南阳柞丝行业的发展变化。这些作品以南阳盆地为地理空间边界构建其作品肌理,没有越“雷池”半步。周大新的作品立足于南阳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聚焦这一空间结构内的传统文化负累,进而剖析传统文化对于农民的积极影响和消极作用,反思并批判经济转型背景下传统的乡村社会的桎梏。越过这个边界,他的作品就不叫作“盆地系列”, 越过这个边界,他的作品也就失去了真实性和艺术生命力。

(二)地理风貌和自然景观

南阳伏牛山深处的宝天曼已被列入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淅川县境内的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水库及南水北调的渠首源头,西峡县恐龙蛋化石群也早已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南阳盆地复杂多样的地理结构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一区域独特的文化、社会经济、风俗民情等,因南阳地处南北之间的一个交叉过渡地带,它带有南北共存的特征。这就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不同生产方式,也形成了楚汉相交的综合文化。

南阳盆地独特的地理风貌造就了别样的自然景观,在周大新作品中就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传达着强烈的地域特色。《湖光山色》在楚王庄这一地理空间内展开乡村叙事,还原了该区域的文化图景,它主要涉及了三个显在的地理景观:丹江口水库、丹阳春秋墓群以及被誉为“中国长城之父”的楚长城遗址。《湖光山色》中的“丹湖”就是丹江口水库。而岸边的楚王庄附近就是古楚国首都丹阳的所在地。从楚长城的分布情况来看,全线的绝大部分都在南阳境内,绵亘在包括周大新故乡邓州在内的八个县域。丹江口水库水清如碧,鸥翔鸟飞,《湖光山色》以此为背景,全景式地向观众展现了这里的秀美景观,秀丽的山川湖水成为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动力。楚王庄凭借楚长城、丹湖湖心烟雾区等景观,依托优质的水源、清新的空气、秀美的山川而实现脱贫致富。毫无疑问,丹江口水库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具体空间,而原始古朴、粗糙笨拙的楚长城则是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进因素。如若抽去这些地理景观,也就失去了故事发生、变动的场域,更为重要的是,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就失去了先天禀赋(楚暖暖)和后天变化(旷开田)的文化环境依托和社会历史依据。周大新这样解释书名的含义:湖光山色是我心中最美的自然景观,也是乡村的魅力所在,湖源于我家乡的丹江口水库,山是指八百里伏牛山。周大新曾经当过农民,时刻思考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关注农村的发展变化。因此他不断描摹在这些风景背后的故事,立足于当前农村生活的现状,构想农村的发展前景,表达自己殷切的希望。《第二十幕》中也同样展示了南阳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山丝绸作为南阳盆地的特产,依仗南阳特殊的山地环境为野生柞蚕的生长提供得天独厚的资源,小说以细腻的语言展现了柞蚕树和桑林漫山遍野的美丽风光。山美水美,不仅作为景观出现在作品中,而且,特有的自然资源还成为故事发展的情节因素。

自然景观是家园意识的浅层蕴涵,回归生命的自然状态则是深层意蕴。大自然是人类及各种生命形态共同的背景,作为万物共有的家园,自然与人类有一种天然的亲缘,生命来于自然又必将回归大自然。家园的地理风貌、自然景观是作家家园建构的资源,故土的山川古迹形成了家园意识中的意象,寄托其浓厚深沉的爱恋。

三、生活家园:在他乡对故乡的守望与想象

周大新作品中所呈现的自然景观,也同时构成了其中人物的生活环境。南阳盆地迥异的自然景观孕育了独特的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生活家园的建构还原再现了盆地人的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表现出浓厚的生活家园意识。

(一)生活场景

虽然定居北京,但故乡始终是周大新内心最深刻的记忆。从创作心理学角度来看,深层的家园意识始终是他进行文学创作的内在驱动力。周大新出生于南阳盆地西南边缘的一个小村庄,生存的艰辛深深地烙进他的记忆中,幼年的生活经历培养了他对土地、树木和自然的感情。他曾说过:“我每每见到故乡这两个字,眼前立时就闪过了我当年常在其中剜野菜的村边,那大片清脆碧绿的麦田,就听到了我当年在沟埂上放的那群山羊们的欢乐叫声,就闻到了母亲当年在锅上烙油馍的浓浓香味,所以当我会写文章时,我自然首先想到了写故乡。”⑥这些痛苦而又美好的记忆与生活经验都深深印在作者的脑海中,故土的体验和经历融入他的生命,沉淀在记忆的最深层,以一种独特的家园体验形成了作者对家乡的观照。于是他开始漫长的故乡精神之旅,全身心地拥抱故土,真切地描摹盆地人的生存现状和生命律动。周大新血液中难以化解的长期积淀的“家园意识”牵引着他守望盆地,关注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

平民化、生活化是周大新小说的特色。日常生活场景构成了典型的家园特色。《香魂女》再现了从整理芝麻、炒芝麻、取水并磨芝麻糊、沉淀、取油等一系列过程,这一手工作坊的生产模式把家庭关系、工作景象、邻里以及其他社会关系笼廓为一体,真实再现了乡村社会传统小作坊的生活状况。作品一开始就描绘了郝二嫂。灰蒙蒙的早晨,伴随着她的脚步从油坊辗转来到厨房,紧接着呼喊上学的女儿和依旧睡懒觉的丈夫。这一系列生活场景的刻画真实显示了乡村的生活面貌,同时也展示出郝二嫂勤劳贤惠的乡村妇女形象。郝二嫂凭借其努力挣得丰厚的财产,但是依旧勤俭节约,其中一个典型的场景描写便是她收拾餐具时吃完女儿碗里剩下的米饭。这一简单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叙述,是乡村社会底层妇女勤俭持家特性的真实反映,真实再现了构成生活场景的人物活动,还原乡村生活的现实面貌,塑造了丰满圆润的人物形象。

《走出密林》中也展现了大量日常生活场景。乡村破旧而狭小的泥土房子,破旧的床,真实反映出乡村落后贫困的生活面貌,为了生计而艰难坚守着世代相传的耍猴技艺,但这种落后的生活方式显然无法立足于当代社会。作品中描写了不少场景和驯猴的各种技艺,如猴子叼烟、抬轿子、骑车子等。《湖光山色》也真实还原了乡村生活状貌,无论是日常饮食或是劳动场景描写,都以体现出乡村生活的真实为主。

(二)风土人情

南阳南接壤湖北西邻陕西,由中原、荆楚、关陕三大文化交接而成,同时,桐柏山与连绵的伏牛山合抱而成的南阳盆地又造就了其相对独立而封闭的文化发展空间,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盆地深厚又独特的文化底蕴。历经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至今,楚汉文化的交流融会为这块神奇的土地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内涵,成为周大新小说取之不尽的原材料,其作品中穿插了大量盆地中的神话传说、民俗谚语、历史典故以及童话民谣等,彰显了其作品蕴含的风土人情。

作品所展现的盆地风情、民俗习惯构成一道靓丽的家园风光,闪烁着温情与活力。小说《第二十幕》以南阳独特的柞绸织造业为背景,讲述了20世纪初一个柞绸作坊“尚吉利”的发展史。作品展现了尚家图腾符号、婚俗、养童养媳、寿庆丧葬等风俗场景,芝麻叶面条是南阳民间最通常也最典型的一种晚饭样式。在《第二十幕》中南阳人最喜爱的家常便饭——芝麻叶面条作为饮食生活风俗,成为故事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顺儿的拿手饭,表征其贤妻良母形象,她亲手做的芝麻叶面条是尚达志一辈子的最爱,同时也是尚达志重情义的象征。当尚达志被抓入狱临行前,母亲亲手做了一碗芝麻叶面条送到他的囚车里,承载着母亲的担忧与挚爱,它已然成为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艺术手段。另外,占卜问卦看风水的迷信、抽旱烟的习惯、贫穷折磨下的“转亲” 陋习、幽默风趣的方言俚语等都记载着盆地人本真的生活状貌,阐释着绵延已久的民俗生活场景。

作品也聚焦盆地人独特的风俗习惯,以此反映乡村社会的真实文化风貌。《香魂女》中环环等人在水中支网捕鱼。在水中嬉戏的孩子们玩“娶新媳妇”游戏,孩子们抬着新娘、新郎迎亲,还念着顺口溜式的民谣,这一充满乐趣的孩童游戏是乡土风情的写照。小说涉及诸多婚嫁习俗,如办嫁妆、吹唢呐以及闹新房的风俗等,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当投资香油坊的日本人来参观时,郝二嫂的丈夫当场吓得腿软,当日本人离开时,他责怪妻子没有挽留客人吃饭,则传达了热情好客的乡村淳朴风情。

作品追寻着封建传统观念影响下乡民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各色人物简单又艰辛的生活方式往往隐藏着对传统文化的精神寄托。乡村生活的风土人情及饱受人间甘苦的小人物极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同情,但这种家园意识的表达也是充满无奈与矛盾的,一方面谴责传统文化中的落后愚昧,但同时也惋惜被现代社会所抛弃而即将成为历史的东西,表现出对于古老家园文化流逝的遗憾和忧虑。因此,作品总是不自觉地去展现点滴的人文风俗,加以美化和渲染,以寄托依依不舍但又无法挽回的乡土情感,使创作者的内心回归置放到这一温馨的生活家园之中。

四、文化家园:记忆还原与文化怀乡

作家立足南阳盆地子民的生活家园,进一步深入挖掘其文化资源,显示出其建构文化家园以期实现文化还乡的深层追求。南阳历史文化悠久,拥有众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引人入胜的文化景观。

(一)传统物质文化

南阳盆地有丰富的传统物质文化资源,南召县的杏花山“南召猿人”遗址、桐柏水帘寺、镇平香严寺、靳岗天主教堂、内乡县衙、淅川县春秋墓群、楚长城,都无不昭示着南阳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丰厚。周大新如同一名考古学家般专注于盆地的文物与历史资料,为了写作《第二十幕》,他甚至从档案馆翻查出了尚家族志等地方志材料,寻求南阳地方历史的通道。诸如卧龙岗、百里奚故里、张仲景医圣祠等理所当然构成其创作的底蕴。他不仅还原南阳真实的历史文化,口头文化历史也催生其创作灵感。诸如南阳盆地来源的神话、民间故事、南阳黄牛等是其作品的重要的文化符号内容。

小说《湖光山色》也充分展示南阳盆地的物质文化资源。全景式展示淅川县境内的丹江口水库、春秋墓群及楚长城遗址,它们既为人物活动营造了生存空间,也是村庄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资源。《第二十幕》反映南阳民间丝绸业的曲折发展,南阳卧龙岗的诸葛亮作为智慧的象征成为民众的精神依托,关键时候起到启迪民智的重要作用。周大新的作品聚焦于演绎盆地子民的生与死、爱与恨、走与归种种复杂的生活,密切结合其文化感悟与文化体验。他是有自觉区域文化意识的作家,在还原文化图景过程中,依托南阳盆地的传统物质文化,展示盆地人的生活状貌,建构出丰厚真实的“文化南阳”形象。

(二)传统非物质文化

除了上述传统物质文化资源外,周大新“文化记忆和文化怀乡”过程中也关注历史文化遗产。小说中有南阳汉画像、烙画工艺、烙画馆、玉雕玉器行、马山铁锅铸造、银饰制作及黄酒和小磨香油酿造等,另外,南阳独特的山蚕丝绸织造也显示了南阳盆地丰厚的非物质文化资源。

《香魂女》基本还原再现了小磨油制作这一传统非物质文化结晶。作品详实记录了香油坊从整理芝麻、炒芝麻、磨芝麻、取水、沉淀、取油的每道工序,再现了独特的榨制工艺过程。《湖光山色》对生产黄酒带动餐饮业的繁荣,建设猕猴桃产业基地进行了描述;《银饰》中细致描摹了银饰的制做过程,通过熔化银子的灯具、盛模具的末箱以及锤子、钳子等不同工具的精细描写,展现了精湛而又细致的银饰制做程序。从虎头、狮子钱、八仙人、罗汉人、簪子、银耳饰、银纽扣的描写,展示了优美而丰富的本土非物质文化资源。

周大新的小说尽可能地描绘并还原南阳盆地丰厚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在其所建构的南阳文化还乡的基础上,深入反思并设想乡村社会的命运及发展前景。作品也生动而又真实地展现出南阳盆地丰硕的非物质文化资源,显示了南阳盆地隐含的巨大文化内涵。当然,这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化还乡,其蕴藏的深层家园意识还表现在以写实的笔调描述“南阳盆地”内传统文化所遭遇到的挑战及深层裂变上, 并以此为基础重新思索南阳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与未来命运。立足生活场景的南阳叙事并不只是传达出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及由此产生的裂变,而是深入反思传统文化以便警惕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弊病,进而表达出创作主体的建构策略和文化立场,以期实现精神家园的重建。

五、精神家园:心灵追寻与艺术重构

现代化进程打破了平静而封闭的盆地,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使其失去了田园牧歌的静谧。市场经济机制运行的过程中孕育的法则和观念诱惑着盆地人民。因此挖掘乡村社会在变革时代的价值失范、道德沦丧的现状,体现出作者为盆地子民构建精神家园的强烈愿望。周大新深入开挖蕴藏于盆地民众灵魂深处的善恶,依靠其惯有的道德视角并立足文化层面多向度考量盆地人的思想本质,体察南阳盆地精神深处的阴暗面,同时捕捉并建构盆地子民的新行为、新思想,将其作为烛光开启建构人类精神家园的拯救之路。

(一)通过塑造反面人物批判反思落后愚昧观念

南阳盆地地处中原,深受传统文化的羁绊。前现代中的传统官本位思想、王意识、宗族观念等因子制约着民众的思想观念,作家以其所特有的艺术敏感性及责任意识,凭借其独特的眼光和深邃的思想,捕捉并准确描摹当下中国乡村的复杂面貌,并以一种迥异于以往描写乡愁的方式呈现出来,展现其对于传统文化落后性的批判与反思。

官本位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根深蒂固的思想,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它已然固化为个体稳定的心理结构,对于权力的渴求潜藏于个人的观念中。《湖光山色》中的詹石蹬凭借家族势力而成为村主任,由于詹家家族势力大,当其与基层政治权力结合后更是不可一世,他横行乡里,欺压百姓。造成这种现状的,便是传统中的宗族文化和“王”意识观念。随着改革开放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资本成为农村新的威权,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而逐渐富裕起来的旷开田成为村主任后,其内心深处的王意识也就升腾起来。他一心想做楚王庄的“王”,沉迷于楚王庄为吸引游客而举行的节目表演,享受做“王”的快感。他在追求金钱和权力的过程中迷失自我,为了赚钱而不惜违法捕杀娃娃鱼、在经营旅游公司的过程中增设色情服务甚至与妻子离婚,之前朴实的旷开田已然丧失了人性,最终成为比詹石蹬更加恶劣的乡村土霸王。

《第二十幕》中也不断上演了各种钩心斗角的场景,显示了钱权至上等封建思想对于乡土社会的侵害。南阳镇守使晋金存为了谋取正品官职,出卖自己追随多年的长官以换取向上的台阶,成为南阳一把手。在落后的精神禁锢下也不乏保守落后、唯利是图的子民,《走出密林》中的主人公沙高固守着祖辈流传的耍猴技艺,为了赚钱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香魂女》中郝二东整日沉迷于喝酒听曲儿,随意辱骂殴打妻子;《湖光山色》中贪图小便宜、趋炎附势的麻老四等均显示了小农意识影响下的人的劣根性。

作品在展示由家庭的突变、情感的断裂及命运的凄苦所组成的各种生存困境中,揭示了各类人物艰辛挣扎的悲剧命运,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及精神负累,并深入反思封建传统观念所孕育的人性之恶,以期实现重建健康精神家园的美好愿景。

(二)温情建构:对质朴仁义的男人与贤惠坚韧的女人的塑造

盆地子民身上存留着封建传统文化中落后愚昧甚至暴戾的品行,但更多的是农耕文化底蕴中厚重质朴、刚劲坚韧的理性精神。深入挖掘故土家园子民身上的质朴善良、仁义诚信的本性,体现了周大新建构温情家园的美好愿景。

《第二十幕》中的尚达志便是一身正气而又刚毅不屈的商人。他始终肩负着繁荣家族丝绸业的使命,渴望将织坊从石佛镇开到南阳世景街中,同时心怀大爱,关心整个南阳丝绸业的繁荣壮大。在饥荒年代,他捐献全部家当施粥养活灾民;在战争年代,不受高额利益的诱惑,不将山绸卖给敌对国。在盆地文化的滋养中,他们承袭传统文化中质朴正直的民族气节与刚毅的民族精神,身上的人性光辉显示了作者建构温情精神家园的理想。

美丽善良、贤惠坚韧的女性也是小说中的靓丽风景。《湖光山色》中楚暖暖就是集智慧和善良于一身的女青年,她依靠自己的努力与才智带动整个乡村实现小康,即使自己成为楚王庄的首富,也没有在金钱中迷失自我,而是坚守传统道德,与走上邪路的丈夫进行坚决斗争。小说将城乡的对立转化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冲突,体现了作家对于精神家园建构的深沉思考。《走出密林》中的荀儿善良朴实,她尊重并细心照顾因捕猴而伤残的振平,甚至为买药而卖掉自己的首饰,她十分痛心丈夫沉迷耍猴追求金钱而迷失人性,不顾丈夫的反对毅然放生了猴群,彻底告别了这种非人道的生活方式。当然,周大新并没有忽略女性身上所蕴含的缺陷,但更多的是通过恰切的语言表述,将她们置身于真实而又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挖掘其所蕴含着的乡村世风的温情与质朴,展示其古朴的原始生命力,再现她们身上闪烁着的人性光辉,而不是简单地做出或对或错的价值评判。作者期望通过楚暖暖等一系列理想的圣母形象的艺术建构,反映出建构乡村精神乌托邦的美好愿望。

结 语

周大新立足于南阳盆地这一具体的文化地理空间进行真情述写,其作品再现了盆地子民真实的生活状况,形象地反映了盆地人内在的精神状态,同时反思了现代化进程中人性的复杂裂变,批判了乡村社会落后窒息的一面,并构想了乡村未来发展图景。这些深刻体现了作者对乡土社会的怀念和焦虑,寄托了其对故土家园的深沉爱恋,显示了他强烈的家园意识和故土情怀。在周大新建构的地理家园、生活家园、文化家园、精神家园中,作家实现了对于家乡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历史资源等的回望,表现了建构美好乡村的愿景,以艺术方式实现了其对精神家园的理想追求。

故乡是现代人的情感和精神归宿,家园构成了作家灵魂的栖息之所。“回家并非有明确的目的和价值,而是为了不断确定自己,确定自我生命的物理空间和时间,把生的半圆重新拉回到家的位置,以扩张自己,以再次回到童年的那次离家,重新寻找家、存在的感觉。”⑦周大新的作品以地理家园的回望为起点,想象温暖的生活家园、追寻淳朴的文化家园,进而反思并建构上善的精神家园,以期让人回归到自然本真的存在,把心灵置放到一种温馨圣洁的境界之中。

注释:

①[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②南帆:《文学:城市与乡村》,《上海文论》1990年第4期。

③周大新:《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周大新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3页。

④周大新:《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昆仑》1988年第5期。

⑤白万献、张书恒:《南阳当代作家评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4页。

⑥周大新:《左朱雀右白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⑦梁鸿:《历史与我的瞬间》,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21页。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