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匠人坊——中国短篇小说十堂课》:当作家开始讲文学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1年01月08日16:23
关键词:短篇小说 李浩

从左至右依次为木叶,李浩。黄德海

“一个艺术家,当他进行批评的时候,既表露他的好感,同样也表露他的反感。”近期,李浩的文学评论集《匠人坊——中国短篇小说十堂课》由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从鲁迅、沈从文、张爱玲到莫言、余华、王小波,从概念先行、现代性书写到创世寓言、世态描摹,十篇有关中国经典短篇小说的批评,独辟蹊径,坦率自如。在1月2日举办的新书分享会上,作家、批评家黄德海,木叶与作者李浩一同围绕中国短篇小说的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匠人”意指“我是一个匠人,我懂得技巧”;“坊”则源自批评家蒂博代的“作坊式”批评方式的理论,书籍由此得名。书中十位中国作家的代表作,读者们并不陌生,作者凭着创作者的清醒自觉,撷取这些经典小说的字句或片段,从主题、结构、人物、语言、情节设定等处着手分析,剖析技巧是如何出现在小说里的,写作者的手法如何,显示的成效如何。李浩引证典据,联动宽广的东西方文学阅读经验,掇拾被忽略的写作技艺之美。

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李浩将自己当做是对作者身份和小说背景不了解的人,“假如我是外国读者,会如何解读这些作品?”被他有意识回避的恰恰是课堂教学中反复提及的,“我干脆忽略掉,就是要从从作品本身出发,让每一篇小说尽可能是完整而独立的。”

同时作为一个小说家,李浩希望在这本书中,让读者看到更多的属于小说家的解读方式。“完成度够不够,结构怎么建立,语言好在哪里,开头和结尾设置的巧妙等等……如果我来写,我会在哪里增减,哪里有所变动。”李浩说,他像一个懂得技艺的匠人,这本书体现了一个作家对另一个作家从技术角度的文本观察。

木叶读完这本书后有一个感觉,“秋水共长天一色,偏见与洞见齐飞。”以沈从文的一篇小说举例,木叶表示,看过很多解读沈从文的文章,我喜欢这个人,并不一定非要用力捍卫他,我就是想看到别人怎么去看待这个人和他的作品。“李浩在书中条缕分析,有些论断我不一定认同,但也是一种视角。”

黄德海将李浩与这本评论集看成统一的整体,“这样的话你会跟人物对话,看他对自己的人物如何塑造。”阅读过程中,黄德海认为李浩充分展示了勇于下判断的过程,“他愿意下判断这里写得不好,这里写得妙。”

身为现当代文学研究者,李浩对作品保持着一种苛刻。既解读中国的小说,也整合阅读背景。李浩说,中国文学批评多数立足于中国文本的解读范畴之内,自己更多阅读的是西方文学,希望在梳理中国文学脉络的同时与世界文学进行横向勾连。

有趣的是,黄德海在活动中表示,《匠人坊——中国短篇小说十堂课》好的地方和有问题的地方在于一处——李浩很强调“小说”的概念。

“小说的概念是18世纪以后产生,日后越来越受约束。比如说人物不应该全被控制,一定要让它自己活着,有些不能写概念,不能讨论问题,小说应该这样写,不应该那样写,我们给出标准的同时局限了自己。” 对黄德海来说,最好的阅读方式是指出作品的好,它的独一无二。“阅读就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按着某种标准的审视,你只要拿出一个标准,标准本身就会被论断。”

“第一我会保持我所谓的真实的偏见,第二我会反复推敲掂量。所有思考来自于我的经验,也来自于知识上的困乏。”李浩说。

对这些可称经典的短篇小说,李浩并不简单地一味说好,而是将自己的写作与阅读经验锻铸为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在更深入、更高拔的层面,对这些短篇经典条分缕析,层层剥茧,祼露出写作艺术的奥秘、探索思考的魅力。他的坦诚建立在写作技艺的探讨上,其批评有着不依傍外物的公正性和通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