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江苏新任作协主席毕飞宇:希望文学苏军保持“静”的状态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 冯圆芳  2020年12月30日14:52

毕飞宇,1964年生于江苏兴化,现为江苏省作协主席、南京大学教授。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小说创作,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地球上的王家庄》,中篇小说《青衣》《玉米》,长篇小说《平原》《推拿》,散文集《写满字的空间》,文学讲稿《小说课》。作品曾获得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中国作家大红鹰奖、英仕曼亚洲文学奖,被授予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作为一位杰出作家,毕飞宇将时代洪流中的平凡人物提炼造型,塑造了玉米、筱燕秋等“乘风破浪的女性”形象,他写出了日常生活的深刻性、将之擢升为惊心动魄的史诗,他也将王家庄、里下河等苏北水乡风物永久地定格在了当代中国文学史的版图上,使之成为令人魂牵梦萦的“文学故乡”。

12月30上午,江苏省作协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第二次全体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主席团成员,毕飞宇当选为主席。会议结束后,毕飞宇接受了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的采访。以下是采访实录。

记者:恭喜您成为新一届江苏省作协主席,您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

毕飞宇:此刻我的心中可以说是充满感恩。首先要感谢上级领导让我成为候选人,特别是感谢上一届主席范小青女士,多年来她除了耕耘自己的文学事业,更为江苏文学事业的发展奉献了巨大的心血,现在接力棒到了我手中,我的职责就是接好她的班,来把我应当做的事情做好。

记者:现在,您的身份从写作者变成了江苏文学事业的管理者和引路人,面对新的职责使命,您有何规划?

毕飞宇:我们要对作协主席这个身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他身上确实肩负着一些责任,这个是不能回避的。首先主席必须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方向,在配合、执行方面尽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同时主席也要充分尊重作家们的创作个性和创造性劳动,政治上充分信任,创作上积极支持,生活上热情关心,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写作这个事情不能说谁“引领”谁去写作,每个人都应当呈现独创性的写作风格。我要做的就是尊重和公平:充分尊重每个作家的写作探索、风格特色,公平地对待和评价他们以及他们的作品。

记者:您曾凭借《推拿》为江苏省摘得第一枚茅盾文学奖奖章,您的作品也被视为既具有浓厚的地域气息,又展现了深刻的时代性和世界视野。作为一位荣誉等身的杰出作家,您有没有什么创作心得或建议可以提供给晚辈作家的

毕飞宇:我现在最大的渴望就是我们江苏作家能够继续“走出”江苏,获得属于他们的“茅奖”“鲁奖”。我自己拿下了“茅奖”,这对我个人当然是有意义的,但从今以后,再有哪位江苏作家拿了“茅奖”,我会像自己拿奖了一样开心。

记者:您怎么看待江苏文学的优势和不足?

毕飞宇:这个是一个特别大、也很学术的话题。在今天这个节点上,我特别想对文学苏军们说的,就是希望他们能够保持“静”的状态。“静”不仅仅是作家个人的心境状态,它还是一种文化的和美学的状态,这才是文学创造力所栖身的场域。运动员的创造是在奔跑中完成的,但作家的创造性是需要我们安静到了一定地步之后,才能够旺盛地喷涌出来。所以作家们得先“凝神”,再对世界“静观”。相反地,如果他心中只是洋溢着数票子的激情,是不可能把作品写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