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生命的关切
来源:人民政协报 | 郭文斌  2020年12月21日06:47

“生命高于一切”,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因为生命是唯一的,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一个不可再来的缘分点。今天,生命的价值感、道德感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关注生命的民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满着对生命的关切。

我们讲养生、卫生、生机勃勃,都有一个“生”字。上苍为什么有好生之德呢?因为大自然运转核心的密码就是“生”字。以德树人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特色,“德”这个字在生命关切中具有重要地位。拿《大学》来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明德就是生命的本体,当我们认识到了生命的本体,才能够关爱生命。《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可以看出道德培育是中华教育的核心。《论语》开篇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古人讲的学跟我们今天是有区别的,学习什么呢?学习觉醒,学习把我的心灯点亮,学习认识我们生命的本体。

天文在古代中国既是指导农业生产的,也是进行生命关切的。每一个节日都是提醒我们如何顺应天文在生活中的投影,也就是顺应大自然的节律对于我们生命的影响。有过农村生活经验的人会知道,清明前后一定要栽瓜点豆,如果错过这个时机,粮食就要大打折扣了。我们应用的历法是古人把天文跟人文对应的一套方法论,古代叫作夏历,后来叫农历。大家都知道20世纪初废除了夏历,使用阳历,但是老百姓仍然需要农历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它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思维习惯。

同时,按照这一套大自然的节律我们中国人总结概括了一套养生的规则,比如《黄帝内经》里面说“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我们现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其实“食饮有节”恰恰也是大自然的节律。大自然中的一些构造常让人惊叹于它不多一点点,不少一点点,那就是一种非常妥当合适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是人类对大自然节律的回应。

许多古代先贤都以传统文化体悟来践行生命的关切。当年,王阳明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龙场环境艰险、生活条件也十分恶劣,王阳明为什么能在龙场活下来?就是用儒释道文化对人生命的支撑,换句话说是道德的力量给他心灵滋养,给他正面的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所以他不仅活了下来,还艰辛地完成龙场悟道,“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作家孔见在《海南岛传》中把苏东坡跟李白、杜甫、屈原、陶渊明这些人物做了对比,他最后得出结论,苏东坡用儒释道文化作为生命关切。苏东坡到了海南后没有抱怨,没有表现出一种激愤弃绝,或者采用极端的方式来对待生命,而是进退自如。这种进退自如其实就是传统文化里面讲的平等观,达到了一种“八风吹不动”的境界。许多文章里面都写过苏东坡跟佛印禅师的故事:当年苏东坡在一次打坐的时候感觉状态很好,就写了一首诗送给佛印,让他看看自己的境界怎么样。佛印在这封信上写了两个字,让人送给苏东坡,苏东坡看后大怒,赶过江去跟佛印理论。没想到佛印的书童已经等着他了,说我家师父早就知道你要过江来,所以有一封信让我转给你看看。苏东坡打开信一看,两句话“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这个传说很可能是后人拿苏东坡和佛印说事,未必有真事。但从这个典故里面可以领悟对于不动心的描述。王阳明在龙场也好,苏东坡在儋州也好,他们都做到了不动心。一个人如果能做到不动心,就是《黄帝内经》里面讲的“精神内守”,“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王阳明和苏东坡给现代人的启示是:一个人有道德在心底,他的生命大厦就不会轻易坍塌。道德对生命有支持作用,道德就是一种生命力量。

中华文化五千年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有许多生命关切的内容,以生命关切作为基础性的逻辑。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讲到“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此处“不自生”也是生命关切,当一个人舍弃小我、达到大我,德行才能长存。生命是宇宙间的个体性存在,宇宙是一个整体,而每一个人的生命就是大宇宙中的一个小宇宙,两者之间是一一对应关系。爱生命就是爱大自然,爱生命就是爱天地,爱生命就是爱宇宙。

(作者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委员、宁夏作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