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施战军:不断寻求更有分量更具审美感染力的表达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0年12月15日08:33

中国作家网:这几年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作家参与到脱贫攻坚题材创作中来,您怎样看待越来越多的作家深入到一线去获得创作源泉的现象?

施战军:作家创作有个人的习惯,但是往往都是从自身的经历、对社会发展面貌的观察等作为写作的一个基本源泉。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曾经发现有那么一段时间,大家对于生活本身的热气接的不够,因此《人民文学》当时就倡导深入人民深入大地的这种写作。

党的十八大之后,整个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作家对于这种新的变化必须保持敏锐,保持敏锐的方式就是扎到最前沿、最火热的生活当中去。所以进行现实题材创作,就成了从上到下的一个共识。越来越多的作家们也在时代的感召下,投身到了现实当中去,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慢慢地去掉一些过去已经形成了的写作习惯了,重新吸纳生活带来的刺激和灵感。所以这几年现实题材创作火热起来了。很多的作家,包括年老的、壮年的、青年的这些作家们,开始钟情现实题材,而且写的东西越来越好。

中国作家网:《人民文学》发表了哪些书写攻坚脱贫题材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都有什么样的共同特点?

施战军:《人民文学》一直把现实题材创作作为自己办刊的一个主线。这七八年还是抓出效果来的,首先是非虚构性质的,比如像报告文学、散文一类的作品,发表的数量比较大,这方面作家的创作热情也高。

比如报告文学像何建明的《那山那水》、彭学明的《人间又是艳阳天》这两部作品出来以后反响就非常大,因为作品反映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精准扶贫”两个首创地生活的巨变和人们观念的巨变,可以说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变化的一个缩影,带有一定的引领性。除了这两部作品之外,还有大量的报告文学作品、散文作品在2016、2017年发表,在社会上也有了很大的引领阅读的作用。

报告文学创作产生一定效果之后,我们意识到小说创作,尤其是长篇小说创作,应该如何反映新时代生活的新变化,比如说脱贫攻坚,比如说奔向小康等等。从小说创作的角度我们都有一些具体的考虑。2018年、2019年的时候,我们陆续发表了一些很有分量的小说作品。比如说赵德发的《经山海》、陈毅达的《海边春秋》,这两部长篇小说后来都在2019年获得了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作品奖。

我们内心里面还是兴奋的,现在抓作品的思路就是从过去的“有没有”、“多不多”,向“好不好”转变的时候,整个社会都在提倡高质量发展,文学创作也应该向高质量发展,所以这也是我们现在办刊的理论。

中国作家网:怎样看待中国作协发起的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

施战军:中国作协提出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我们是积极的参与者之一,各个报刊社都参与了,从最基础开始的,比如说定下地点,定下作家,以及基本上作品发表的日程等等,全程的跟踪。

这一过程中,《人民文学》和七个作家直接对接。他们到深入七个不同的地方去体验生活,然后拿出作品来,我们陆续把作品发出来,比如说艾平在内蒙的赤峰,潘小平到安徽的金寨,李春雷到张北,丁晓平去井冈山……我们按照这种方式深入中到创作工程里边去,创编互动,编辑和作者之间充分沟通,使作品发挥好的社会效应。现在这个工程已经完成,作家的作品不仅在杂志发表,而且也出了书。在今年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中国作协做了这么一件大事情,我们参与其中,感到很荣光。

中国作家网:从评论家的角度,您怎样评价脱贫攻坚题材文学创作对于中国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施战军:所有的创作事实上都是作家自觉自发和社会引导等等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这样的倡导提醒大家知道,现在的读者、社会和生活呼唤着我们的文艺创作,需要与之相配的文学作品。达成这种共识之后,作家自己就会有一种内生动力,从而化作创作的热情。每个人认识生活的角度等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也同时有自己的局限。那么走出去,走进去,对于创作视野的开拓,创作内容的丰富,尤其是提升创造性是非常有好处的。也是正在这样的情况下,新时代的文学创作才呈现出了这种可能性。

我内心里最欣慰的是,不仅仅是有丰富创作经验的名家们有这样的自觉和努力,更多的年轻人也很自觉地承担起创作责任来,有的甚至没有得到所谓的扶持和关注,依然能够创作出接地气的、非常有生活质感的作品。《人民文学》杂志也特别注重发表自发创作的这种作品,遇到这样的稿件时,所下的力气可能更大。

中国作家网:一方面我们要深入生活,另外一方面也要有深切的思考。脱贫攻坚题材的作品问世,是否可以看做是作家以作品完成了自己的时代使命?

施战军:所有乐于或者说钟情于书写这个时代的作家都是可敬的,现在这样的作家也越来越多,这对办刊人来说,是内心里感到非常欣慰的一件事。

但在深入一线的过程中,作家往往带着某种比较固定的习惯进入到新生活里面。实际上新生活新时代给我们呈现的面貌非常丰富。我们往往注重了某一方面,而忽略甚至无视其他方面。比如乡村振兴,它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不仅仅是不愁吃不愁穿有房住,这只是最基本的一个方面,还包括乡村产业、社会组织和治理、乡村医疗、乡村教育以及整个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等非常丰厚的内容。它不是那么单调的、单一的,需要作家能够建立起综合的甚至是全方位的对于生活的认识。

中国作家网:这些作品在全面建设小康的过程当中,对于我们当今的社会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施战军: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文化强国靠什么完成,也是干出来的。用什么来表示?事实上文艺作品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元素。有优秀的文艺作品,才能说是文化强国。所以现在的这些创作确实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些作品对于时代有交代,对于人民有交代,对于国家有交代,对于未来的发展有交代,这么多人所付出的努力、所做的这些事情是值得记录和肯定的。

创作过程中,需要作家不断寻求更新、更有分量、也更具有审美感染力的表达,这是我们现在要努力完成的方向,这也是我们对时代最好的交代。

比如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7年里,我们现在依然能够记起像《创业史》《山乡巨变》等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作品中的人物还栩栩如生。今天,我们也需要真正的新时代史诗,作家们应该真正能够给时代有一份出色的文学答卷。

中国作家网:在您看来,已经问世的脱贫攻坚题材文学作品在哪些方面还可以更深入一些,或者说更加的具有文学性?

施战军:这个问到点子上了。这也是《人民文学》重点抓现实题材作品这么多年,想在明年主要下力气抓的地方,就是提高质量。提高质量不仅是内容方面,还包括艺术方面。

现实题材在最初问世的时候,往往会受到质疑,因为参照系是在经典文学。但有一个经验,在文学史发展过程中,能和时代、新生活产生化合的作品,本身艺术表达比较强,几个因素综合在一起,作品必然就会留下来。比如路遥把七八十年代的社会风云和自身经历结合产生的“化学反应”融入到主要人物孙氏兄弟身上,和那块乡土发生了一种审美连接,所以它具有感染力。作品最初问世的时候,人们对它认可度也并不高,多年检验下来,发现它确实可以留在文学史上。今天我们的作家也要有这样一种恒心,耐心,包括办刊的人也不要那么着急,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和经典化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检验,但是我们要努力做着,认认真真地去做,那么这件事是能成的。

中国作家网:还有一个问题,中国应该说是被互联网改变得最为彻底的国家,在信息渠道变得更加多元的时代里面,文学它应该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

施战军:无论什么样的时代文学,都会以各种方式存在下来,而且总会留存下一些经典性的作品。时代再快,经典文学所带来的话语方式也都会存在。网络上的想象方式,事实上都存在着一种原型,网络只不过改变了某种话语方式来表达这样的原型。而文学所提供的就是那些最基本的最恒定的,同时也是最贴心的东西,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大可不必过多考虑现在这样一个时代会不会被淹没等等,没必要考虑这些,应该想到更长远的更永恒的东西。越是对短暂的事物感兴趣的时候,其实越需要一种恒定的稳固的文化来支撑大家的内心,文学就应该有这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