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以诗歌的方式对话新时代
来源:中华读书报 | 舒晋瑜  2020年12月04日14:32

记者在11月19日至21日举行的青岛市首届农民诗歌节暨第四届“诗探索”中国春泥诗歌奖颁奖活动上获悉,陕西诗人龙少、四川诗人甫跃成、山东诗人管清志获得大奖。

该活动由《诗探索》编辑部和青岛市文联、中共平度市委宣传部、平度市凤台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青岛市作家协会、青岛市文学创作研究院、青岛市春泥诗社联合承办。“诗探索·中国春泥诗歌奖”的设立,旨在提倡 “乡村诗歌”的创作,发现和表彰书写现代乡村生活的优秀写作者,第四届春泥奖自今年6月征稿以来,得到了全国数百家报刊、网站、微信、博客等媒体的广泛传播,共收到来自两千余位诗人三万多首诗歌参评。

《诗探索》作品卷主编林莽表示,之所以定位于“乡村诗歌”,是因为当下中国乡村状态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的身份也更为多元。很多农村青年具有乡村生活与文化经验,其实他们的生活阅历和眼界早已超出了地域界限,传统意义上的“乡土诗歌”已不能涵盖当下中国农村题材诗歌的精神内核。自2016年起联合举办“诗探索中国春泥诗歌奖”以来,创办了三十多年的春泥诗社,人数不断增加,活动也逐渐丰富,从早期的二三十名成员,已发展到近三百位成员,至今已有八千余名诗人参与中国春泥诗歌奖,数十万首诗歌参评,总体水平一直稳步提高。林莽认为,中国的民间的诗歌团体很多,但像春泥诗社这样持续发展且规模不断壮大的诗社不多。这对于当地的文化发展和诗歌繁荣将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诗人们对“乡村诗歌”的理解各有不同。诗人管清志说,自己在16岁开始诗歌创作的时候给自己起了一个笔名叫做“候鸟”,正像他在诗歌中的书写:“当一个少年有了叫做‘候鸟’的名字,他的双手在挥动的时候,便有了飞翔的欲望。”同时,家乡也承载着他青春的压抑和时代的苦闷。像中国所有的乡村一样,她的文明经历着有史以来的革命,正陷入断崖式的跌落和失血的阵痛中。“我看见了乡村的贫穷、破败、落后与野蛮,我的梦想在这里遭受过冷眼与耻笑。我像那只蝉一样,努力挣脱着束缚自己的命运,离开家乡的时候,我甚至头也不回。”与家乡渐行渐远,经历了二十多年漫长的日子后,管清志才发现,自己所有的写作都是来自家乡的情感经验,所有的描述、追忆、隐喻和赞美无不指向家乡的时间与空间。他的写作不过是家乡把真实的模样呈现给了自己,而他在寂寞的时候用文字记录了下来。

对望乡的诗人来说,乡村更多的是一种寄托。“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乡村诗歌,不仅仅是字面上的乡村,对于我而言,它是我的另一种精神寄托。写乡村诗歌,也是一种让自己回归的过程,自己在那里渡过的美好岁月。”诗人龙少表示,写乡村诗歌,更多的时候是给自己找到一个“远方”的过程。它存在于你的生活,又高于你的生活,和你周围的环境,生活的认知息息相关。在未来,她还会写到故乡,写到乡村,它有很多不同形式的美和存在,会一直引导自己做回自我,找到归属。

乡村除了有鸟语花香,还有蛆虫和粪便;除了有清风明月,还有落后和贫穷。部分的真相不是真相,选择性地看见乡村的一部分,尤其是优美的、抒情的、符合某种文艺规范的部分,那么看见的,其实并不是真实的乡村。“毫无疑问,乡村诗歌要书写乡村。但是实际上,我觉得,乡村只是一个形式。写乡村,其实是借乡村的躯壳写世道人心。”诗人甫跃成认为,写乡村,应当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乡村的人和事,看到内在的、人性层面的东西。我们要写真实的乡村,而不是在纸上虚构一个世外桃源、乌托邦、香格里拉。 “那是伪乡村,是迎合了一些人的刻板印象的、套路化的乡村。出于政治正确、道德正确或习惯性审美趣味,而对乡村进行纸上的改造,既是对乡村的不尊重,也缺乏严肃性和批判性,丧失了文学应有的担当。”甫跃成说,再偏僻的乡村也不可能独立于时代而存在。每个诗人都生活在一个具体的时代,而不是抽象的虚空之中。面对时代,诗人不应该当鸵鸟,不应该意淫一个没有痛感的乡村作为自己拒绝时代的避风港。即便书写乡村,我们也应当在乡村的框架下直面时代,处理时代。

“在三十年前,春泥诗社是由几个人创办,后有二十几位农村青年参与的诗歌团体,负载着众多农村青年的梦想。现在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社员身份除了农民之外,还包括打工者,小个体户,教师等近三百位基层作者,同样也负载着这个群体在新时代背景中的梦想。”春泥诗社法人代表、中国十大农民诗人陈亮既是一位农民身份的诗歌写作者,也是此次大赛的评委。他注意到,此次获奖的三位诗人,龙少的细腻和灵性,使她的组诗《寂静》体现出的平易的乡村生活平和且耐人寻味;甫跃成的特点是穿越和魔幻,其组诗《记忆中的无数个黄昏》呈现出作者对于乡村生活的深切怀念;管清志的组诗《山望记》处处隐含着爱和温暖的力量,以沉着自然的语言唤醒了我们久违了的乡村生活记忆。因为命运的相似感,陈亮对农民诗人这一群体很有感情,他希望诗社成为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下,一个真正的对乡村诗歌,对当代诗歌发展有贡献的团体。

首届“诗探索”中国春泥诗歌奖曾邀请国际友人参加,林莽发现,中国的乡村诗歌发展潮流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发展是贴近的。在诗歌评选中,评委们着重关注描写乡村生活并具有现代气息的诗歌,”不论是农村生活还是城镇化的中国乡村,至少要及物,和农村生活贴得很近。“林莽说,从大量的诗歌来稿可以看出,乡村诗歌发展得红火热闹,但是真正在语言、情感各方面都比较饱满的好诗还是较少,这是乡村诗歌存在的问题,也是中国诗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据了解,此次活动作为青岛市首届农民艺术节的重要板块,推动了当代诗歌中“乡村”母题的书写与探索,更好地展现新时代农民崭新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文化素养。于1984年10月在平度市东阁街道桃花涧成立的“春泥诗社”,距今已36年,是上世纪 80年代初期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创作团体,被称为全国第一个农民诗社,曾代表一种“文学现象”,引领和培养了一大批乡村文学青年。自2016年起,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诗歌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下,春泥诗社与《诗探索》联合发起“诗探索·中国春泥诗歌奖”,受到海内外诗坛的关注,在挖掘和扶持乡村诗歌新人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中国诗歌发现奖”“红高粱诗歌奖”并称为山东三大诗歌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