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邓凯:文学是记录和表达脱贫攻坚的最好方式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0年12月03日12:01

2020年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光明日报》从年初起,策划推出《决战贫困·中国扶贫十二章》专栏,每月以一个整版的篇幅,用报告文学的形式,生动记录全国各地决战贫困过程中的生动实践和感人故事。《曙光》《红土地上的“脱贫书记”》《合作社里的硬汉子》《岭上开遍映山红》《梦圆柯坪》等报告文学,或从宏观角度、以多点透视观照中国脱贫攻坚进程,或选取某个截面、以微观角度切入个体命运际遇,细腻、生动地为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进程立此存照,一经推出,在社会各界引发热议。《光明日报》文化部副主任邓凯在接受中国作家网记者采访时说,“文学应该给读者给人民以笃定的力量,困境的时候要给他们信心,在伤痛的时候要抚慰他们,在前进的时候给予他们力量。”

“他们有深厚的人民情怀,他们的作品对得起时代”

中国作家网:您是如何看待中国作协组织25位作家深入到扶贫攻坚的第一战场进行采访的?您觉得此次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邓凯: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有8.5亿人口实现了脱贫。尤其是近5年来,脱贫攻坚的成就举世瞩目。2017年,在世界经合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上,世行行长称,中国的脱贫攻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在新时代,文学没有缺位,作家没有缺席,作品没有缺失。中国作协为助力脱贫攻坚,用文学的形式来记录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做了大量的工作。广大作家也纷纷地投身到火热的生活当中。他们俯下身子亲近泥土,写出了很多带温度的,带露珠的,有生活气息的,有情感浓度,有生活厚度,有思想高度的优秀作品,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我特别想举一个例子,就是李迪先生。他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不单单是作家,也感动了很多他去过的这些山区、乡村的群众。《光明日报》在8月初发过头版头条,向全社会来介绍李迪先生的事迹。

我记得他为了采访沙漠公路水井守护人,去了三次新疆;而在山西永和县采访脱贫攻坚时,也去了五次。之前,他甚至有好几次春节都是在采访看守所里度过的——他要求住在看守所隔壁的房间里。

我认为作家李迪能做到这样非常不容易。他写了很多极具现场感、也极其与老百姓交心的作品,作品中的很多细节非常打动人。

还有作家蒋巍,他有大半年的时间都在贵州山区的深度贫困地区采访,跟当地的群众打成一片。只要深入一个地方,他就像一个“沸腾”的人一样,整个状态非常亢奋,因为他觉得自己在这个时代当中,被时代的巨变所感染。

我认为,这样的作家恰恰是这个时代所特别需要的,与时代同步伐,心里真正有人民。他们写作时,把每部作品都作为精品来打磨,捧出来的作品是对得起这个时代的。

中国作家网:您怎样看待这些作家对于脱贫攻坚伟大历程的文学书写?

邓凯:中国作协为此次脱贫攻坚报告文学创作工程做了很多准备,下了很大力气。从全国选了25位有实力的作家、诗人,深入到全国各地去采访。

像潘小平、关仁山、王松等作家的作品是在《光明日报》专栏“决战贫困中国扶贫12章”推出的。我们每月用一个整版的篇幅来推出这些作家的优秀作品。他们的写作各具角度和特色。像安徽作协副主席潘小平,她就写金寨的种乡村医疗和新农合,以及这种乡村医疗新变对当地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帮助。新疆地区的脱贫也令人感佩,在极度缺水的环境下,当地政府不计代价从千里之外引了水渠,让干干净净的水流到千家万户,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还有关仁山写阜平的脱贫攻坚历程,重点记录了当地人怎样依靠新的农业业态来脱贫致富。

我们看到,所有作家都有自己独到的视角,他们对各地扶贫的状况都有深度理解,在创作中展现出来不同风貌。这些作家作品集合起来就像一个万花筒,把脱贫攻坚的伟大工程展现得丰富多彩且细致入微。文学与影像不同,文字的力量能让人产生深入思考,它往往能定格一些属于情感的非常珍贵的部分,为历史存照。我觉得,文学对于脱贫攻坚的书写是一种非常有意味的创造。

中国作家网:这些作品在《光明日报》发表后,引起了怎样的社会反响?

邓凯:首先,当地群众特别激动,大家觉得自己被写进了作品,从一个行走在大地上的人,变成了一个在报纸上被文字记录的典型,他们跟作家们都产生了非常好的互动,很兴奋。

除了人民群众受到鼓舞,这些作品也得到文学界的肯定。大家认为作家应该去记录这个时代,应该把自己置身于时代的伟大历史进程当中,这才是有意义的,才是作家以作品安身立命的价值所在,很多评论家都对这些作品表示了关注,给予了热情洋溢的评价。

更多的读者反馈是表现在网络上。很多网友看了作品之后,觉得脱贫攻坚是切实可感的。他们被作家们细腻的文笔感动,被脱贫攻坚中的细节所感动和欣喜,感到每个人都是脱贫攻坚工程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不断有人发出感叹,认为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确实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跨越山和大海,文学深入生活

中国作家网:中国作协组织作家深入脱贫攻坚一线采访,也是为作家们提供了一个创造契机。

邓凯:对,据我所知,希望参与脱贫攻坚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作家很多,很踊跃,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大家都愿意投身到火热的生活当中。

因为脱贫攻坚题材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我们每个人都置身在一个历史场域当中,面临脱贫攻坚题材巨大的写作背景,它是我们写作的一个资源库。你就算是想做一个旁观者,也不太可能。大家都很积极踊跃,都愿意让自己的才华在脱贫攻坚题材上绽放异彩。

在一个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里,城市跟乡村之间的界限也模糊了,经济形式也多样化了,人的价值观也多元了,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人们传达信息、情感、沟通的方式,甚至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所以在面临变动不居、极为复杂的时代背景时,文学特别要有自己的担当。

这么多作家返回到生活本身和文学现场,是对文学本质意义上的尊重。我们往前看,今天我们一再说起的柳青、路遥,他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标识了中国文学的一个高度,为作家树立了楷模。比如柳青当年去皇甫村挂职,一来就14年,在老百姓当中,你是认不出来他的。路遥写作的时候,也是以虔诚的心态面对生活这么一个巨大的宝库,他是以全身心投入向生活吸取各种资源,然后进行提炼,他跟笔下的人物是心心相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所以他从生活中提炼的经典人物形象、他的作品获得了巨大的反响,跟亿万读者产生共鸣。

所以中国作协组织作家回到生活现场,回到脱贫攻坚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进程的场域当中是非常有意义的。作家必须亲近泥土,作家必须要真切感知到老百姓的生活,对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有一篇报告文学写悬崖村的,其中就有一个细节,说去拍悬崖村的时候,一不小心一个石头咕咚一下就掉到悬崖下面去了——当然,人也很可能咕咚一下子掉下去。这就是当地的生存环境,极为险恶。所以,我们可想而知,当悬崖村的村民看到政府为他们修建了保护措施很好的栈道时,内心的感情是很难用言语表达的。作家必须要深入到生活的现场,才能获得更新鲜、更打动人心的感受。

中国作家网:脱贫攻坚在具体实行的时候,身处其中的每个人发生了什么样的蜕变,恰恰是文学要去记录的,文学的核心其实是人。

邓凯:对。政策更像一个刚性的东西,为了推动社会发展而运行。当我们回头看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政策在历史的叙述当中可能就像一个骨架;但文学就非常美妙,文学像血肉,像毛细血管,纤毫毕现,呈现了很多历史细节。文学让当时的一些人活过来了,或者说文学作品中的那些人,让历史鲜活起来。文学将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文学的魅力和价值就在于此。

文学的力量,不同于枯燥的报表、数字,它的魅力恰恰就在于能深刻地表现在整个大的脱贫攻坚政策背后人的变化、生活的变化、看待世界的视角变化,人们面容从愁苦变成了喜笑颜开,乡村也不再是凋敝而是生生不息的——文学是表达精神变化的最好方式。

这么多作家深入到脱贫攻坚现场的意义也在于此:记录历史,记录中国土地上发生的巨变,记录中国在人类脱贫史上作出的巨大贡献。

(邓凯,《光明日报》文化部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人。)

 

(陈泽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