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做时代的捕风者——​《探索与争鸣》创刊35周年
来源:“探索与争鸣”微信公众号 | 阮凯、李秋祺、洪韵佳、张宇昭  2020年12月03日15:04

11月29日,“时代变革与学术发展——《探索与争鸣》创刊35周年学术研讨会暨第一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启动仪式”在上海市社联顺利举行。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学术评价机构的代表、《探索与争鸣》学术指导委员会在沪委员、作者代表以及上海社联各处室负责人、《探索与争鸣》老主编、老编辑等近百人出席会议。会议分为开幕式、专家评议和老编辑评议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开幕式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宣部出版局期刊处处长倪轶,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上海市期刊协会副会长、上海大学期刊社社长秦钠,《新华文摘》总编辑喻阳,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主任、副总编辑钱蓉,《探索与争鸣》原主编张凌云分别通过线上或线下形式致辞,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传媒监管处处长陈琳琳、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俞厚未,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环节由上海市社联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陈麟辉主持。《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做了题为“做时代的捕风者”的办刊情况汇报。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指出,我们即将开启十四五规划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伟大的时代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命题,亟需上海社科理论界回应和解答。《探索与争鸣》应强化问题意识,探索思想型期刊智库的发展之道,持续聚焦改革开放的前沿问题,尤其是与国计民生紧密相关的现实问题,组织和团结好专家学者,为社会的健康发展,为国家治理中的重大问题建言献策,提供智力支持。他还强调,应当进一步强化学术期刊引领学术潮流的主动意识和问题意识,从而更好发挥杂志在学科建设、话语体系构建、理论创新等多方面的主动性,增强期刊的理论领导力。同时,进一步回应时代关切,提高学术性期刊的现实应对力。

中宣部出版局期刊处处长倪轶在线上致辞中指出,把综合性学术刊物办出高质量不容易,办出特色更不容易,《探索与争鸣》杂志将高质量和有特色较好地结合起来,有强烈的问题导向,选题紧扣时代发展,有较高的策划水准,对重大问题组织专家座谈,持续加强跨学科研究,有较强的学术责任感,并高度重视支持培育青年学者,其中不少办刊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指出,《探索与争鸣》的刊物特点非常鲜明,坚持学术的探索、学术的争鸣,在重大选题方面具有引领性、前沿性。同时,这本刊物一直和青年学者一起成长,刊物的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征文和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均得到学者、学术管理和评价机构、媒体的大力支持。青年学者是学术创新、传承的重要力量,也是社联重点联络和团结的力量之一,举行第一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的启动仪式是服务青年学人的又一有力举措。希望《探索与争鸣》在广大学者的支持下,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大局,服从社联工作大局,推出一批具有学理深度、具有现实关怀的研究成果。

上海市期刊协会副会长秦钠在致辞中指出,上海是中国近代期刊发祥地,作为全国期刊重镇,目前有各类期刊632种,已在全国具有较高地位甚至跻身本学科领域世界顶尖行列。“推进一流学术期刊建设,需要在期刊内容、平台建设、融合出版、知识服务、培养人才等下真功夫,汇聚全行业智慧,共谋未来发展,这是上海期刊人的担当和使命。”

《新华文摘》总编辑喻阳在线上致辞中表示,35年来《探索与争鸣》立足学术前沿,聚焦社会热点,探问时代趋势,为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做出了贡献。在为数众多的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当中,《探索与争鸣》凭借强烈的问题意识、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真理越辩越明,争鸣是修正错误、深化认知、发现真理的有效途径。杂志社以争鸣为标志,体现自己的学术担当,成就了刊物的特色。《探索与争鸣》文章有长有短,兼容不同的文字表达风格。在作者队伍方面,名家与学术新人并重,展现了极大的包容气度,实属难能可贵。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主任、副总编钱蓉在线上致辞中认为,在《探索与争鸣》35年发展历程中,办刊质量和影响力一直稳步提升,每一次突破、改进和提升,都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她指出,《探索与争鸣》在办刊过程中出发展出几大特点。第一,重点学科表现突出。这和刊物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强调人文性、当下性等办刊方针相符。第二,注重思想性。一方面,我们思想要学术化,否则思想稍纵即逝;另一方面,学术要有思想,否则学术文章只能是文字和材料堆砌。《探索与争鸣》将两者结合得较好,它有独立见解,有理论深度,能够坚持问题导向。第三,对于前沿话题有敏锐度,能从社会实践当中提炼选题。

《探索与争鸣》原主编张凌云以刊物对青年的培养为主题做了发言。他认为,注重培养青年学者是《探索与争鸣》的好传统。刊物创刊以后作者以青年学者为主,创刊初期的作者如葛剑雄、俞吾金、吴晓明、陈学明、杨国荣、赵修义、高瑞泉、陈卫平、许纪霖、李君如、张幼文、俞孟宣、周山等。这些研究生和青年学者,刚刚走上学术舞台,他们在《探索与争鸣》发表的作品,后来成为他们学术名著初步的构思或者组成部分。《探索与争鸣》为青年学者提供园地,让青年学者施展才华,支持他们踊跃创新。青年学者思想解放、锐意进取,他们的作品形成了《探索与争鸣》自由探索、勇于争鸣的风格与特色。我们要不辜负时代的期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努力为培养青年学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开幕式上,《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代表编辑部全体同仁做了2013年以来《探索与争鸣》办刊情况的汇报。在上海社联党组领导下、在国家社科规划基金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怀下,《探索与争鸣》近年来积极探索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差异化发展之道——立足于有学术的思想的基本定位,以问题导向为中心,以跨学科研究为基点,以专题策划为抓手,以个性和特色为追求,以推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为动力,以推进学术研究、探求真理和服务改革开放为旨归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发展之道。改版后的《探索与争鸣》重点围绕和深耕技术与文明、社会与文明、政治与文明、城市与文明和思想与文明等五大领域,通过加强选题策划、组织高端论坛、创新传播方式、支持青年学人,开辟了刊物、论坛、新媒体、丛书与青年共同发展的五位一体的融媒体时代综合性学术期刊发展的新路径。

开幕式还举行了《探索与争鸣》第一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启动仪式。上海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解超,上海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探索与争鸣》学术指导委员会代表、上海大学终身教授邓伟志,青年学人代表、《探索与争鸣》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一期)获得者、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瞿骏,共同为年度论坛启动仪式按下启动球。《探索与争鸣》自创刊起就坚持把“与青年学人共成长”作为办刊使命,一贯重视团结、支持青年学人。2014、2016、2018年,《探索与争鸣》成功组织了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征文活动,第四届(2020)征文活动目前正在进行。今年恰逢《探索与争鸣》创刊35周年,作为刊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在前三届征文活动基础上,编辑部启动“第一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本次年度论坛分为10场专题讨论,由前三届征文获奖的青年学者自行策划组织,编辑部提供学术支持,以云端会议形式陆续召开。

启动仪式结束后,瞿骏教授作为青年学人代表发言。他以自己的亲身体会谈了《探索与争鸣》对于青年学人的支持。他认为,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会对青年有多方面提升。一是,这样的计划帮助青年学人树立学术自信。二是,该计划并不是吹捧青年学者成绩,而是力求指出他们的学术问题、指明未来改进的方向,是专家会诊式、帮助青年学人成长的计划。他认为,《探索与争鸣》杂志对青年学人的培养标志着一本杂志与人的连接,这正是《探索与争鸣》办刊的人民本位。他表示,愿我们青年学人一起为之努力,把论文写在时代的变革当中,把论文写在时代的大地上。

第一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分为十场专题研讨,由前三届征文获奖的青年自行策划组织,《探索与争鸣》编辑部提供学术支持,目前正以云端会议形式陆续召开

第二环节:专家评议

开幕式后,会议进行了专家评议环节,《探索与争鸣》在沪部分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作者代表陈恒、陈忠、李友梅、孙向晨、汪涌豪、郁振华、袁志刚、张涛甫、邓伟志、何勤华、胡伟、姜义华、刘世军、潘世伟、荣跃明、桑玉成、沈国明、周智强、王晓明、赵修义、吴建南、何云峰、付长珍、姜佑福等,青年学人代表瞿骏、王强、孙国东等专家学者出席,对未来的办刊思路、选题方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上海大学终身教授邓伟志认为,现在学术界对跨学科研究的重视非常有必要,学科越分越细是好事情;但学科越分越细、片面强调跨学科也会带来诸多弊端,值得我们警惕。在平衡好学科与跨学科方面,作为《探索与争鸣》的老读者和忠实读者,他认为刊物做得很好。他同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青年提出“不负韶华”,对全国优秀青年有更高的要求,青年学人不仅要不负韶华,而且要能够施展韶华。

华东师范大学赵修义教授对杂志办刊提出了“顶天立地”的要求。他认为,办杂志一方面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对世界大势、中国宏观大势的判断。另一方面要接中国的地气。换言之,要处理好自觉跟自发的关系,一方面,要对国家的宏观规划、大政方针有自觉;另一方面,必须要重视社会演进中间各种自发力量的作用。他提出,办刊物要注意社会生活中发生的许多焦点之外的事情,要捕捉社会生活中间可能出现的苗头,特别有可能成为潮流的苗头。希望《探索与争鸣》能够把这个传统保持下去,能够去发现一些对社会重要的、有预见性命题。

《复旦学报》主编汪涌豪教授以“介入”“在场”“情怀”与“担当”四个词总结了《探索与争鸣》的特点。他认为,《探索与争鸣》有强烈的介入意识,介入不是简单的回应上面的政策,更不是盲目的紧跟,介入是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和问题意识,参与中国道路的论证和中国未来的设计。这表明刊物一直“在场”,办刊情怀便显露出来,这份情怀在今天是一份担当,而这样一种情怀给了普通的读者一种温暖的感觉。汪涌豪教授提出,如何让作者、研究者、学者从书斋求知,走向更加广阔的社会,是今后刊物同仁们需要思索的问题。

上海大学王晓明教授认为,现在学术界提倡为政府建言献策,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而且这个事情已经改变了国家课题指南的样貌,现在课题指南越来越多的是对政府建言献策的“学术化的采购清单”,给予了年轻学者很大压力,他们很难不照着课题指南组织学术工作。现在广义的文科,建言献策的程度越来越高,但从常理上来说,没有独立、深度、优秀的学术研究,很难有好的建言献策。《探索与争鸣》强调接地气、切入现实,但这种建言献策如果搞的不好,有可能对真正的重大现实问题构成一种遮蔽,甚至是回避。他希望,在如何支持切入中国现实的、有思想的学术成果上,《探索与争鸣》应前瞻性地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上海大学李友梅教授针对《探索与争鸣》的办刊特点进行了两点经验性总结。其一,《探索与争鸣》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新思想,具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其二,《探索与争鸣》的办刊是以发展为导向的,学术沉淀与当下热点结合,坚持学术为社会发展,学术为人民服务,贴近实际。希望《探索与争鸣》为国家建设、民族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复旦大学袁志刚教授表示,《探索与争鸣》受益于上海的海派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他对自媒体出现的众多高质量文章现象进行了评论,认为《探索与争鸣》办刊应该更加专注于跨学科,回应时代提出的命题,可以针对全球经济、民族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上海城市开发等现实问题,将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面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探索与争鸣》办刊中应把握好发展方向、继续努力。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胡伟教授认为,《探索与争鸣》是一个“有性格”的杂志,在选择文章刊发时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他希望《探索与争鸣》可以坚持办刊的优秀传统和宝贵经验,留下可以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佳作。

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社长何云峰教授表示,《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全体成员的策划、敬业精神、选题眼光值得肯定。同时,《探索与争鸣》大力建设新媒体阵地,发布广受读者欢迎的高质量文章,是非常健康的创造性工作。最后,他聚焦了青年学者平等发表、期刊编辑职称评定方面的困境,对期刊及学术界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和期许。

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周智强认为,《探索与争鸣》从筚路蓝缕时期相对简陋的刊物形态到如今发展成熟的刊物形态,和大时代发展变化历程相匹配一致。同时,《探索与争鸣》一直以来追求思想的锋芒,对于社会重大问题,包括与重要的理论问题有关的实践问题具有敏锐度,这也是《探索与争鸣》的杂志文化。《探索与争鸣》的优势在于专业集成多学科的专家,多层面、多角度、多视角的专家聚焦,要在“小文章”中体现学术内涵,在这一层面上超越期刊的一般学术“GDP”。

上海交通大学吴建南教授表示,希望《探索与争鸣》强化综合性期刊的定位,强化敏锐、敬业和有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他希望编辑部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强化智库导向,能够在咨政建言方面有进一步突破。

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潘世伟教授表示,希望《探索与争鸣》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2035年远景目标为启发,制定期刊中长期发展规划,与国家现代化发展保持一致的状态和节奏。希望《探索与争鸣》继续进行有组织的学术活动,将其平台化、组织化,支持更多的青年学者。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刘世军认为,《探索与争鸣》35年来的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和上海的发展紧密相联。在新起点上,刊物要为新时代的中国提供思想资源,需要警惕理论和学术的内卷化,防止理论创新误入脱离实际的“修辞革命”歧途;相反,应该扎根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推动理论探索。要引领新时代学术发展潮流,理论和学术不能仅仅满足于内循环,需要怀揣更大的抱负,围绕世界大变局下的国际重大问题,组织国际性讨论。希望《探索与争鸣》以保持创造力、探索性、争鸣性为自己不变的追求,以不断青春化之努力防止探索精神老去。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沈国明表示,《探索与争鸣》取得如今的成绩离不开历任刊物工作人员的贡献,他们默默耕耘,值得在这个场合对他们表示感谢。现任的编辑人员是一个有抱负有才干的团队,尤其在自媒体运营方面,有希望、有胆识、有能力。最后,沈国明教授对《探索与争鸣》的差异化定位也提出了自己的期待。

复旦大学孙国东教授认为,在国家“破五唯”的背景下,《探索与争鸣》在未来仍大有可为。“破五唯”之后,很容易走向两个陷阱:一是“唯上”,即完全以权力逻辑取代学术逻辑;二是“唯下”,即完全以传媒逻辑取代学术逻辑。因此,需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政治性与思想性的关系。要注意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的区别:前者以协调行动的政治动员为旨归,其功能在于凝聚共识;后者以彰显学理逻辑的自洽性为旨归,其功能在于培育共识。前者具有意识形态性的封闭性,后者则具有可批判的开放性。二是迎合受众与价值引领的关系。学术刊物当然要考虑受众的偏好,但思想类的刊物更要做到价值引领。只有处理好了这两个关系,才能在“破五唯”之后避免落入新的“唯上”和“唯下”的陷阱,进而做到“为公”。而“为公”则是思想的基本品格。

上海社会科学院荣跃明研究员对《探索与争鸣》的发展提出了两点希望:其一,未来要更好地坚持自己的办刊道路和办刊特色,将特色做得更加鲜明。《探索与争鸣》每期组织的“圆桌会议”对学术发展和理论深化都有很大的贡献,未来或许可以考虑组织业界实际部门的工作者和专家从业者来参与讨论,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其二,在运用融媒体时,由于受众不局限于专家学者,因此传播的内容与纸质刊物应该有所区别。这将增加编辑团队的工作量,上海社联可能要加大投入和支持。

华东师范大学余伟民教授表示,他个人的学术发展与《探索与争鸣》紧密连在一起,希望刊物能更好地关注、关心下一代青年学者的成长。他认为,第一,《探索与争鸣》办刊特色鲜明,其中关于社会主义模式和发展道路的历史性研究成果丰硕,既产出了《警钟》等优秀作品,又为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发表阵地。第二,如何在承担发表责任的同时让真正优秀的学术成果得到传播,是个关乎刊物自我控制的重要问题。第三,现实问题和宏大问题密切相关,如何带有终极关怀地看待人类文明发展到如今的状态?中国学术界能作出什么贡献?这些是刊物可以考虑的选题。

华东师范大学付长珍教授认为,《探索与争鸣》有两点尤其值得称道:一是办刊团队特别年轻有为,既鲜活敏锐,又成熟稳重,在理论与现实的张力中,体现了一种平衡的艺术;二是立体化的办刊模式,在自媒体时代中能够提炼问题,团结老中青三代学者,立时代潮头,发时代先声。她表示,如果说《探索与争鸣》坚持的是“有学术的思想”,那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定位则是”有思想的学术”,两个编辑部的同仁互相鼓励,携手并进,前景可期。

上海财经大学陈忠教授表示,《探索与争鸣》用它的思想和温度在学界起到了引领作用:一是,它有非常强烈而自觉的跨学科意识,有学科积淀而不以学科为羁绊和约束;二是,它开放包容,体现上海学术界海纳百川的气度,有温度、有腔调,与北京有京味的学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11月29日下午,进行了老编辑评议环节。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上海市社联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陈麟辉,《探索与争鸣》原副主编徐中振,原在编辑部工作的顾谋中、徐元根、王钰、陈乐平、任建英、黄亚、王健、秦沈乐、冯奇等出席了会议。会上,新老编辑共同回顾刊物历史,畅谈办刊历程,强调重视刊物精神的培育和传承。会议由《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