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我们需要怎样的博物馆教育?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江玉婷  2020年11月26日08:55
关键词:博物馆

下个月,新一届“2020博物馆主题优选童书”评选活动即将启动。此次评选活动,由首都博物馆、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联合主办,首博文化和耳朵里的博物馆、《成长教育周报》共同承办。

今年1月,“2019博物馆主题优选童书”评选揭晓,共30种童书入选。不到2周时间,50余家出版社、出版机构提交了200多份报名表。图书评选过程也是一次发问,我们期待怎样的博物馆主题阅读,以及需要怎样的博物馆教育?书单是一份答卷,每一种入选童书都是一个答案。

拉近文物与儿童的距离

博物馆主题童书的一项重要使命——告诉孩子,每件密封在玻璃橱窗里的文物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而博物馆则是一个神秘而瑰丽的故事宝库。

绘本《博物馆之夜》(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的封面预示了一场“狂欢”:夜幕之下,一片寂静之中,一只黄色蝴蝶轻抚过圆顶龙脊柱,长颈鹿侧耳倾听,小鸟停在猛犸象牙上,环尾狐猴蓄势起跳。法国艺术家伊莎贝尔·辛姆莱尔从里昂汇流博物馆汲取灵感,创作了该绘本。她将一只扑闪着翅膀的钩粉蝶作为线索,蝴蝶所到之处,陈列的标本都被唤醒。绘本里,博物馆成为童话故事里的魔法乐园,每一件展品都充满生机。

《我在博物馆里迷路了是因为……》(北京联合出版公司)通过一个小男孩的大冒险对博物馆进行解构和重建。主角亨利是一名小学生,他起晚了,没能跟班级一起进入博物馆,为了追上大家,他一路狂奔,先是被三角龙吓着,接着教尼安德特人拧魔术气球,又被野牛狂追,在逃跑时撞翻恐龙骨架,不得不停下来把骨架复原,尽管他用尽全力,还是把头骨直接架在了腿骨上……亨利的历险没有结束,他又拿拖把清洗鲸鱼标本,给猛犸象扎小辫,在潘洛斯阶梯上迷路——无论向上或向下,永远走不到尽头。每当亨利做出惊人举动,其实都意味着,儿童在对文物和艺术品进行一次全新的解读、重构、想象和创造。

《藏在橱柜里的博物馆》(接力出版社)本身就是一座纸上博物馆。书中设置了12个“橱柜”,每一个橱柜对应一个职业。“怪物猎人的橱柜”里收录了一张巨齿鲨口部化石照片,照片中一名成年男子坐在鲨鱼嘴里——通过直观的比较,展现巨齿鲨的体型。全书采用翻页、镂空页、内文UV等工艺,孩子每揭开一个“柜门”,藏品就会露出。这种带有探索感的阅读体验,为阅读加入解谜、互动元素,拉近了儿童与文物的距离。

接力社少儿分社少儿百科编辑部主任朱晓颖表示,该书的更大价值在于,让孩子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历史学家的橱柜”中,孩子翻开古埃及公主华丽的棺盖,将会看到4个神秘陶罐。家长可由古埃及的木乃伊联系到我国古代的殡葬习俗,补充兵马俑、唐三彩等内容,从中提炼共同点、系统掌握知识。

联结童书与读者

对于出版人来说,做出一本适合孩子阅读的童书,只是第一步。为了让孩子能够真正打开书,出版人在线上、线下共同布局。

“2020年年初,团队针对《卢浮宫博物馆世界简史》计划了2场落地活动,一场在首都博物馆,一场在北京郭守敬纪念馆。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活动没有按期举行。”电子工业出版社少儿分社低幼启蒙事业部主任朱思霖介绍,线下活动停滞后,团队立即转战线上,开展直播讲座、试读评论、转发抽奖活动。

“博物馆主题童书在气质上与其他童书有所不同,其专业性和功能性较为突出。”朱晓颖表示,团队在选择发行渠道时,会更多考虑与博物馆、博物教育、教育相关渠道,例如在“尹建莉父母学堂”“科学爸爸”社群运营。在世界博物馆日和国际六一儿童节这2个重要节点,团队邀请北京自然博物馆讲解员高源录制图书视频分享课,在今日头条、社群公号、视频播放平台发布。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双11期间,接力社在天猫推出前50人结尾款免单活动,邀请大V发布信息推广。双11之后,团队还在抖音大号“玩书”做荐书视频,持续让书抵达更多小读者。

有所不同的是,《如果国宝会说话》是一本自带流量的大IP图书。同名纪录片是一档风靡全国的现象级节目,目前已播出3季,豆瓣评分稳定在9.5分,新浪微博话题讨论达2.1亿次。销量侧面印证了IP热度不减。五洲传播出版社图书中心市场部主任樊程旭表示,《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定位是长销书——前两季首印均为2万册,目前全部售罄,正在加印。

2019年,五洲传播出版社联合Page One书店举办新书首发式沙龙,邀请纪录片主创团队分享拍摄花絮、幕后故事。这次活动有50多位家长带孩子参加,樊程旭记得那个场景,现场坐得满满的,书店有读者闻讯而来,把外围包得严严实实。编辑正在筹备第三季图书,预计明年上半年出版。她希望未来能在博物馆办一次线下活动,让文物、图书、读者在同一个空间相遇。

今年9月30日~11月17日,山东青岛城市艺术馆展出《遇见大师》文艺复兴时期复刻作品展,包含“文艺复兴三杰迷宫”“欢乐艺术博物馆空间”等多个展区。该展览是2019年《欢乐艺术博物馆——欧洲艺术大师经典复刻作品展》的续篇。这是少儿艺商培养丛书“欢乐艺术博物馆”的线下推广活动之一。早在2018年,青岛出版社曾邀请作者卡特琳·德·杜伍举办新书发布会,活动持续10天,在北京、青岛、南京、厦门、郑州等地开展讲座,近百名小读者与卡特琳互动、交流。

青岛社编辑修婧认为,图书宣传需要挖掘产品的附加价值。编辑团队结合手工绘画,配套开发“小小艺术大师班课程”,并配备完整教案、课程手册、课堂演示动画、作品收集册、创意实验课材料包。一堂艺术课分为课前导入、作品赏析、创意实践课三部分。教案设计清晰且细致,甚至预设了学生反应,连语气词都贯穿其中。“任何一位幼儿园教师拿到教案,都能把这堂课上好。”编辑袁堃这样形容教学材料的完善程度。

配套材料包也是一大亮点。绘制梵高的代表作《星空》时,学生把蓝色吸管剪成小段、粘贴形成星空图案。“梵高笔触奔放,整体富于变化、极具动感,孩子通过剪贴的方式更直观感受其艺术风格。”修婧介绍。

打通知识与生活

“当抽象的历史化为具体的文物,通过实践场域与生活联结,孩子更容易发现它的价值。”步印阅读推广人游玲琳说道。

游玲琳对经典阅读策略有研究,有多年一线教学经验。她把历史看做一个巨大的球场,里面有很多球互相碰撞。“我们可能是站在那颗球上的人,但偶尔也可以跳出去,看看这个场是什么样,找到自己的坐标。”

2019年11月,步印童书馆策划第1期“步印逍遥会”,游玲琳与学生共读《中国历史长卷》《那爷爷讲国宝的故事》,主题是“时间·故事·历史和我”。《中国历史长卷》以6米长的篇幅绘制中华五千年历史,含有500多幅手绘插画、文物图。一个人的经历是故事,一群人的经历汇成了历史。就像一个孩子出生、学会写字,中华文明也是从“女娲造人”“仓颉造字”开始。当儿童从自身经验出发,重新审视历史发展,便有了新的体察。

一次重要的探索是在2019年6月。《中国历史长卷》在时代美术馆展出,5名小志愿者在现场讲解中国历史。他们自主撰写讲稿,线上线下3万余人关注。游玲琳意识到,项目式学习能够构建起一个互信的学习共同体,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和美好,通过社会服务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与探索的动力。

“书以一种感性的语言切入,一旦挑起孩子的兴趣,就能引发他们对文物的探究。”樊程旭讲起儿子和《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故事。儿子读完整本书后,给班上同学讲国宝的故事。同学很爱听,后来他又到年级里演讲。更重要的是,当孩子通过文物的细微之处,想象一个时代的本来面目,这就是在进行深度学习。

卡特琳是一名艺术史学家,从事艺术教育20余年,曾供职于比利时皇家美术馆,教比利时皇家小公主美术。了解自闭症儿童后,她专修心理学,研究艺术对心理的疗愈功能。为了做出一套艺术启蒙童书,她甚至成立了一家出版社。卡特琳在一场讲座中说起,艺术启蒙不是让孩子成为一个画家,而是开发能力——观察生活的能力、享受幸福的能力、感受爱的能力。

职业策展人张建华认为,博物馆是一个重要的叙事空间。电影的叙事方式一般是“线性叙事”,通常由开端、发展、高潮和尾声构成。博物馆的空间大多采用“非线性叙事”,大多数文物呈现出的是碎片信息,需要孩子去找到拼合故事片段的线索。他在《我在博物馆里迷路了是因为……》导读手册中写到:“孩子是否能够真的完成‘故事拼图’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个参观过程中,观察、探寻、发现、思考、询问和讲述的每个环节都会提高孩子讲故事的能力即综合表达能力,而讲故事的思维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