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与时俱进 守正创新

来源:文艺报 | 柳建伟  2020年11月25日08:37

70年来,走进鲁院深造的中国作家没有一万个,恐怕也有有数千人之众。我恐怕是最受母校垂爱的那个学生群体。从1994年到2015年,在这21年里,我先后四次进入鲁迅文学院学习深造。四入鲁院学习的学生,在母校七十华诞的时候,心里只能是对母校的感激与祝福。

1994年至1997年,我在鲁院读鲁院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办的第二届作家研究生班,我们的指导老师是著名文艺批评家何镇邦先生和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先生。这三年,两位恩师为我们请了几十位中国各界的顶尖级人物授业解惑。没有这样的学习经历,我这个资质平平的文学青年,绝对不可能在毕业后的四五年里,写出《北方城郭》《突出重围》和《英雄时代》三部长篇小说。这三年的系统学习,让我终生受益。

2002年9月至2003年元月,我在鲁院读首届全国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班上的49名学员,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中直、部队等系统,都是卓有成绩的中青年作家。这种精英班的新的培养方式,让我受益良多。这半年,除了从几十位名师大家的授课中获益之外,我又从几十位同学身上学到了各式各样的本领。没有这半年的学习深造,我不可能在由文学跨行到电影之后的十来年里,创作出了《惊涛骇浪》《惊天动地》《飞天》《兰辉》《血战湘江》等十几个电影剧本。

2015年9月至2016年元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母校鲁院办了一个从前15届高研班结业学员中选拔的50人组成的提高班。我再次有幸被母校选中,进入这个班学习深造。经过这半年的学习,我对文化自信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作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也得到了加强,以人民为中心创作的观念变得更加牢固了。

2018年5月,我第四次进入母校鲁院学习,就读于为期半个月的现实题材创作专题研讨班。这个专题短训班的举办,体现了母校办学理念的再次与时俱进。文以载道、诗言志、文章合为时而著,这样才可能做到以明德引领风尚。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全会公报中,特别强调了现实题材文艺创作的重要性。两年前,母校办的这个短训班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

简单回顾我的四次在鲁院读书的经历,我深深地意识到了鲁院对我人生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在母校,我完成了一个作家知识体系的基本建构;在母校,我认识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化精英,也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在母校,我一次次充电后,坚定了继续在文学道路上奋进的信心;在母校,我知道了守正创新有多么的重要。

新时代已经开启,再用1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已经提出,文艺必须有大的作为。文学作为一切艺术之母,责任自然是更为重大。过去70年,母校鲁院已经为中国的文艺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我相信,在新时代,在建成文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母校鲁院一定会对中国的文艺有更为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