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纪红建:那场激烈而温暖的研讨会

来源:文艺报 |   2020年11月20日14:29

七八年过去了,但那一幕幕恍如昨日。

温馨的校园,温暖的老师,友善的同学,自由的身心,思想的碰撞,那一幕幕时常在我脑海中荡漾,那波浪在朴素的生活里荡开了美妙的音符,滋养着整个人生。

我们的“鲁二十”,是在环境优雅的芍药居校区度过。每天晚饭后,我们总是三五成群漫步其中。说是漫步,实则洗礼。院内有雕像,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大师和巨匠。每走近一个人,都会肃然起敬;每一次相遇,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当时正值盛夏,桑葚满枝,或红或黑,我们不忍心吃,在一旁虔诚地看着它们掉落,那是文学的浪漫与意境。鲁院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都成为了我们生命旅途中的美妙风景。后来,我又在鲁院当代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班学习,在八里庄校区。院儿虽小,但感受相同。

我的思绪总会回到那场激烈而温暖的研讨会。那年5月下旬的一天晚上,九点多了,同学赵卫峰敲开了我宿舍的门。卫峰是贵州人,是诗人,也是诗评家。

“你怎么看待报告文学写作?”卫峰抛出了这晚的话题。我心里有些惊奇,没料到他会探讨报告文学话题。我们围绕报告文学写作展开了讨论。渐渐地,讨论变成了辩论,辩论变成了争论,争论变成了争吵。卫峰坚持他虚构写作的诗意与浪漫,而我坚持非虚构写作的现实与真实。我说服不了卫峰,卫峰也说服不了我,我们争得面红耳赤,最后不欢而散。

后来我渐渐了解和理解了卫峰。他是个特立独行之人,有批评家的勇气和胆识,敢于批评,敢于拿名家开刀,就事论事,不留情面。报告文学不是他耕耘的领域,但他如此严谨认真、深入细致地探讨这个文本,现在想来,着实令人敬佩与感动。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

不是因为与卫峰的争吵,而是因为我所喜爱的报告文学。百余年来,中国的报告文学之路虽然曲折,但仍取得了巨大发展。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报告文学真正有了直面现实,不回避矛盾、问题,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特性,其报告性、新闻性和艺术性、思想性得以完美结合,其文学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但因为一些作家文本意识的缺乏,甚至有些和金钱相关联,被社会所诟病。有些读者没有记住那些报告文学经典作品,反倒对那些“苍白的表扬稿”留下了深刻印象,造成了一些误解与偏见。我意识到,作为报告文学写作者,除了自己创作时要加强文本意识,同时也要成为这一文本的宣传者。

第二天早上,我找到了同学谢友义。他来自广东,坚定的报告文学写作者。他早我十年出生,把我当成他小兄弟,学习和生活中,没少关照我。我一股脑儿地倾诉了心中的苦闷。

“不急,兄弟,先喝茶。”友义永远是那么沉稳和淡定。他冲泡起从家里带来的正山小种,边喝边聊。从《包身工》聊到《谁是最可爱的人》,从《哥德巴赫猜想》《大雁情》《小木屋》《胡杨泪》聊到《落泪是金》《寻找巴金的黛莉》《智慧风暴》《西部的倾诉》《木棉花开》……我们徜徉在文学的海洋,见证着报告文学的一次次探寻与突围,感受着这一文本自身的生命力量和巨大价值。

“鲁二十”不仅师生情谊深,同学感情好,学习氛围更是浓厚,几乎天天都有文学沙龙或小型研讨。

我们先后找到王凤英、苏宁、王永盛、曹景常等同学。凤英是军旅作家,又是评论家,曾为李鸣生老师的力作《震中在人心》写过精彩评论;苏宁来自江苏,写诗,写散文,写小说,还写评论,一直密切地关注着报告文学;永盛来自厦门,是评论家,也写报告文学,对报告文学情有独钟;景常来自吉林,写诗,也写报告文学……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随后,我们又开始在“鲁二十”QQ群里征集参与者,周鸿、彭文瑾等同学积极报名参加。最开始,我们只打算围绕报告文学这个主题,在班上开个像样点的研讨会。但在筹备的过程中,我们的交流碰撞进一步深化,最后达成共识:研讨会的规模应该扩大,就当代青年报告文学作家的责任与担当,并针对面临的困惑与挑战等具体而现实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剖析;通过青年报告文学作家真诚的发声,让更多的作家关注时代、关注民生,增强作家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令人感动的是,当我们向班主任李蔚超老师汇报此事时,蔚超老师微笑着说,必须支持,还有陈涛、孙吉民等老师也伸出热情的双手;当蔚超老师向时任常务副院长的成曾樾老师和时任副院长的李一鸣老师汇报时,两位院长二话没说,当即拍板决定支持。

老师们的大力支持,给了我们更大的信心和力量。我们成立了工作班子,请蔚超老师担任总策划,班长温青、副班长刘绍英,支部书记马包强、副书记杨凤喜担任总协调,设有联络组、接待组、会务组、宣传组。我们分头行动,各司其职。虽然大家来自大江南北,生活习性不同,但热情、理想和追求相同。“鲁二十”藏龙卧虎,各种人才都有,大家发挥各自特长,为研讨会服务。

另一方面,我们进一步细化研讨会方案,明确主题,并确定进行主题发言的同学。为了使这次研讨会更具针对性,发言分为两大阵容:“鲁二十”发言的八位学员,主要谈报告文学创作中面临的困惑与切身感受,为避免重复,发言各有侧重;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和老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发言。

6月30日下午,那场名为“责任与担当——当代青年报告文学作家的追求”专题研讨会在鲁院召开。研讨会上,我们就自己创作中面临的困惑与挑战等具体而现实的问题,以及自己对报告文学创作的追求进行了充分的阐述与表达;老师们则针对我们的发言,结合他们丰富的创作经验,进行了深度的沟通与交流,共同探讨了青年报告文学作家的价值取向、文学自觉性追求等方面的问题。研讨会气氛热烈、交流充分、内容丰富,甚至有点火药味,但却引起了我们青年报告文学写作者的共鸣,从心灵深处起到了导向作用。

那场研讨会,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可贵的师生情、同学情,更坚定了我从事报告文学写作的决心和信心。我想,如果不是来到神圣的鲁院,如果不是遇到老师和同学,如果没有那场研讨会,或许我们就没有那么多心灵的共鸣与碰撞,我们对文学的认识与理解也不会有那么深刻。或许,这就是鲁院对我们最大的滋养吧。

于我而言,鲁院的经历绝对不只是60天的学习,而是搭乘文学之舟开始启程。随着文学之舟,我与文学在最大限度地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