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新时期鲁迅文学院发展概述
来源:文艺报 | 陈帅  2020年11月16日09:02

1978年,中国作协恢复工作,两年之后,“文学讲习所”得以重新启动。1984年,经中宣部批准,“文学讲习所”正式改名为“鲁迅文学院”。这一创举,使得这所中断了27年之久、以培养作家为宗旨的教学机构重新焕发青春。由此开始,鲁迅文学院找准了自身定位,勠力创新,踏实笃行,坚定为国家培养文学人才的办学目标,强化为社会凝铸文学精魂的责任道义,在80年代文化复苏勃发、90年代经济大潮冲击以及新世纪多元精神激荡的时代脉搏中,站稳脚跟,明确方向,用数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在教学发展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总体来说,鲁迅文学院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极具特色,既稳又快,既重传承又求突破,在班次设置、教学安排、学院建设管理等方面,践行着一直以来坚守的“培养文学新生力量,壮大文学队伍,繁荣文学创作”的教学方针,为中国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着极为重要的力量。本文聚焦鲁院1978年至2012年的发展情况。

班次设置

从80年代举办的各类作家班、进修班肇始,到2002年开始举办的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高研班),鲁迅文学院的班次设置一直体现着其办学的高规格性和专业性。鲁院通过研修班和高研班的举办,聚拢了当时最为优秀也最为迫切需要学习的中青年作家,通过邀请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专家为其授课,为文学界输送了大量的文学人才,也先后成就了一批影响深远的文学名家。王安忆、朱苏进、赵本夫、石舒清、温亚军、麦家、红柯等等,这样的名家不胜枚举,他们不仅获得了茅奖、鲁奖等权威奖项,也薪火相传,多担任各级作协机构的重要职务,将培养文学新力量的责任使命不断践行并传承下去。

鲁院班次设置的专业性还体现在鲁院对各个行业、各个地区的文学人才培养的关注和兼顾。从鲁院定名前夕的文学讲习所,到后来的高研班,鲁院一直注重不同群体和不同类别班次的设置,比如少数民族班、编辑班、评论班、英语班,还有随后和各个地区合作的省市地区班,和行业合作的公安班、地矿班等。此外,从2009年开始,鲁院开始了网络作家班的设置,加大对网络作家的培训和指导力度,从而更好地助力网络文学发展。经过上面的梳理,不难看出,鲁院在班次设置上注重对基层地区、各行各业最广大作家群体的重视和培养,注重因材施教,因时制宜,始终根据时代需要去灵活增设必要的班次设置,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去量身定制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以系统化为经,以专业化为纬,两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鲁院的教学效率和培训质量,而这些也成为鲁院办学特色一以贯之的体现。

从实际出发,以学员为主,不断开拓办学思路,不断完善教学计划是鲁院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新世纪以前,鲁院的长期研修班无法获得教育部授予的学位和学历,没有学历,则不能吸引更多优秀的作家前来学习。为了向国家高教体制看齐,也为了更快地向正规化发展,鲁院开拓思路,举办了一系列时间短,但教学规格仍旧很高的进修班、研究班、培训班。从实际出发,鲁院考虑到作家队伍的时间情况和内在需求,通过短期班的形式,节约了受训学员的时间,也消解了大家对学历的要求,从而在教学实践中培训并提高了大量作家。除此之外,为了解决鲁院无法授予学员学历的问题,鲁院于90年代前后和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进行合办研究生班,与首都师范大学合办大专班,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学员对于学历的需求。这些尝试,既满足了学员的学习要求,也为文坛培养了一批举足轻重的名家,如莫言、余华、刘震云、迟子建等人,都曾经在鲁院和北师大合办的研究生班学习过。

与此同时,在八九十年代,为了向更广大的作家服务,鲁院常年举办函授班,通过将鲁院授课内容和教学资料邮寄函授的方式,每年培养学员有数千之多。以此为端,鲁院开展了对文学爱好者长达20年的培训,这一班次设置,扩大了鲁院的教学影响,也让更多的作家群体从中受益。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鲁院在教学安排和班次设置中,一直秉持着科学性、全面性和社会性的原则。这些原则既有社会历史的影响,更多的是建立在鲁院对学员学习负责,对教学工作严谨认真、开拓创新的基础上,通过这些措施,鲁院的教学成果和社会影响力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

教学安排

如果说班次设置是鲁院教学成果得以不断发展提高的外在保证,那么教学大纲的不断革新,教学内容的科学安排便是鲁院保持教学特色,奠定文学地位的核心缘由。有别于一般高校文学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研究性,鲁院的课程安排更着重于问题性、针对性、全面性和对文学本质和创作核心的探讨和讲授。

鲁院的课程安排始终将政治理论学习和国情时政教育放在首要位置,用深刻的政治理念来充实武装作家的头脑,以对社会国情、人民群众的深入理解和体察来塑造作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文学课程设置方面,鲁院一直以问题导向为课程安排标准,注重有效的激荡和启发,避免生硬的灌输和讲授。为了保证课程的效果,鲁院邀请全国相关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专家为学员进行专题讲座式的授课,确保教学质量达到国内最高水平。经过不断的摸索实践,鲁院的课程安排不断丰富完善,并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门类方向。这些门类从大的方向划分,有国情政治、文学创作与文化理论、艺术鉴赏、作品研讨、社会实践与读书创作等几大类。

这几大门类在不同时代有细微的差别和侧重,比如在80年代,课程突出对苏俄文学的讲授,强调各种西方文学理论的介绍,侧重对文学史和古代文学的普及教育;在90年代则侧重对西方文学思潮的讲解,对当时文学现场、小说思潮与流派的跟进和分析等等。总的来说,鲁院的课程设置总是站在时代最前沿问题的思考之上,紧贴文学思潮和社会实际,用丰富而又新锐的课程内容对学员予以最切实和最深入的启发。

除了这些常规课程安排,根据不同的班次类别和学员层次,鲁院还会专门邀请契合的专家对学员进行针对性的课程指导,比如少数民族班、编辑班、翻译班等,因班级性质和学员层次不同,其课程安排都会根据客观实际,邀请与之相关的专家学者,向学员讲授最有帮助的内容。

新世纪之后,鲁院的课程安排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主张三分之一时间授课,三分之一时间研讨和辅导,三分之一时间自学、创作与社会实践,从而为作家提供一个空间,使他们有时间系统地思考问题。与此同时,鲁院还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师人才库,壮大教师队伍,聘请国内最具实力的学者、专家、作家来院授课,聘请权威专家做客座教授,邀请创作经验丰富的作家做学员的创作导师等等。王蒙、谢冕、钱理群等作家、评论家都曾经常来鲁院授课,从教学人才上保证了鲁院教学内容的独特性和鲜活性,为学员在校的学习和创作提供最强劲的动力和保障。学员在完成创作后,鲁院还会组织学员研讨,邀请编辑前来改稿,通过思维碰撞的方式,直击创作现场,帮助学员快速提升并推荐发表。

学院建设管理

在这30多年间里,鲁院的发展蒸蒸日上,屡创佳绩,在中宣部和中国作协的关怀和支持下,在鲁院全体教职员工以教学为本的努力和奋斗下,鲁院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不断实现着提升和飞跃。

硬件方面,鲁院的办学环境和教学条件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80年代初期,鲁院的办学主要以租用外界房屋为主,没有自己的固定校址,常年处于流动办学的处境,这对学校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保证都有一定的不利影响。1986年,经由鲁院的争取和多方的支持,新校址终于在八里庄落成,从此,鲁院开启了辉煌办学的历史新篇章。此后,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壮大,办学层次的不断提高,鲁院于2002年对八里庄校舍进行了彻底的翻建和改造,教室的电教化、多媒体化,宿舍的单间划分和卫生间配置,食堂的改善以及院内环境的美化和绿化,增添健身器材,扩充图书馆藏书量等等,从方方面面提高鲁院的硬件配置,以应对新时期的教学要求。2010年,鲁院又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设立了芍药居校区,以进行日常办公和高研班的教学。此后,鲁院划分为八里庄和芍药居两大校区,两处分别负责不同的教学任务,这一创举,不仅壮大了鲁院的规模,也推动了鲁院在高速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除了在硬件上的改造升级之外,鲁院在教学机构的设置改革、教师干部的教育培养、教学思路的创新提升等软件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根据不同时代、不同办学层次的要求,鲁院始终紧贴客观实际,紧贴学员成长需求,对教学机构进行精简优化,对教学思路进行时时更新,注重对教师队伍专业研究的敦促和升级,从根本上保证鲁院的教学质量和学员的学习效果。

文学讲习所时期,鲁院的教学机构只有创作室和理论室两个部门,一个负责创作指导,一个主攻理论研究,很多时候教师既要负责行政事务,又要参与日常教学,这既消耗教师精力也影响教学质量。到了80年代,为了适应教学需要,也为了各司其职,让教师队伍学有所专,教有所长,集中精力进行教学研究工作,鲁院不断健全完善组织架构,成立教务处(包括教学安排,函授班,整理讲义等工作以及专职班主任)、教学研究室(文学讲师)、行政办公室(行政办公),此后,为了更好地辅导学员创作,鲁院还成立了教学辅导室。到了80年代中后期,随着函授教学的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抵制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也为了更好地服务作家,鲁院专门成立了函授部,以完成函授方面的相关工作。1996年,为了解决部门林立、工作重叠等矛盾,鲁院进行机构简化合并,教研室、教学辅导室、教务处合并为教学部,主要负责一般的长期教学;函授部改名普及部,负责函授教学和一些短期培训。本次机构的精简,在新世纪后一直沿袭,因时代的发展和教学的需要,后来教学部改为教研部,主要负责高研班教学,普及部改为培训部,停止函授教育,主要负责网络文学、行业班、地区班等短期培训。至此,这两个部门作为鲁院的主要教学机构一直延续到现在,为鲁院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除了机构精简,鲁院在教学思路上也不断与时俱进。秉着培养文学力量、壮大文学队伍的初衷,鲁院始终以培养作家、服务作家为办学核心,不光注重对学员的课程讲授,更注重对优秀学员的创作指导、作品研讨和推荐发表,帮助学员不仅在课堂之上学有所得,还能在随后的创作实践中获得跟进关注和出版发行,使学员在创作上获得更加全面的助力。这些安排和设置,不仅是鲁院人才培养和教学规划合理化、人性化的体现,也是鲁院的学科建设和教学管理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典型成果。

纵观鲁院新时期以来30余年的发展,其在班次设置、教学安排、学院建设管理3个方面,站稳脚跟,大步向前,形成了很多极具鲁院特色又契合中青年作家发展成长需要的教学经验。无论是80年代和北师大合办的研究生班,还是新世纪后办得有声有色的高研班,鲁院都为中国当代文坛培养并输送了一大批极具分量的作家。鲁院的辉煌成就离不开中国作协等机构的政策扶持和大力帮助,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成就是建立在鲁院时刻明晰自己为人民培养作家的办学定位、积极学习党的政治理论指导、践行党的相关文艺政策之上的。以此为基,鲁院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紧贴社会现实的办学理念,用极其专业的文学素养和满腔热忱的教育理想,去尝试、去突破、去创新,主张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注重读书和创作的兼顾,强调研讨和争鸣的激荡,通过丰富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思路和培养方案。这些发展成就,为鲁院日后的不断壮大积攒了充足的方法指导和现实经验,也对中国文坛的日益繁荣和中青年作家的提升进步提供了不竭的力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