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张君成:打开通往神奇的科幻世界之窗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张君成   2020年11月13日15:36
关键词:科幻小说

很多喜欢科幻小说的读者认为,科幻文学在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时就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原因在于那是人类第一次站在更高的视角来审视星球,这种感觉夹杂着恐慌与兴奋。于是很多科幻文学作家开始有意识地创作大量作品来表述这种情感,科幻文学也从那时起摆脱了猎奇文学的标签,向更高的维度延伸,而给予它发展的正是现实的力量。

很多人认为科幻文学的作用是能够预测未来,如《2001太空漫游》的作者阿瑟·克拉克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先知”,他在作品中的预测至今还在影响着科技界。然而在许多科幻文学作家看来,科幻文学作品不是科普作品,科幻文学包含的科学信息是服务故事的。科普作品正好相反,它们往往是由一个小故事作为开端,来引出对科学技术手段的解释。

所以我们阅读科幻文学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品味另一种文学类型,它以科技为外衣,但核心还是文学所探讨的,即人与自己、他人、环境之间的关系。正如韩松所认为的,科幻作品“一定会关注到人、关注到社会的传统,人类社会、物种命运的关系”。

如在作品《匣中祠堂》中,陈楸帆将潮汕祠堂里金漆木雕的传统工艺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一只匣子,竟然打通了父与子之间多年的鸿沟。故事中那个炫酷的匣子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服务于科技与传统之间的关系,引领读者思考。再如张冉的作品中始终存在着科幻意象对现实的隐喻,也印证了他的观点,“在科幻作品中,科幻并不是核心,人性的内容才是核心”。好的科幻文学创作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与维度,既能包含科幻作家们天马行空的创意,也能容纳他们对于现实的反思与展望。

生活在新时代的科幻文学作家们,可谓赶上一个新的创作黄金期。当前的中国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这为科幻文学创作提供了沃土。同时在政府的重视、读者的热切期待之下,科幻创作发表、大赛和奖励平台剧增,这些都为科幻文学的发展注入了力量。

当然,科幻文学作家在创作时面临诸多问题。正如吴岩所说,“具体到写作上,科幻作家都很热爱科技,写作中对科技的运用不是难题。困难的是缺乏纯文学作家塑造精彩人物和故事的能力,这对科幻写作形成很大挑战。小说中人物情感的不足,是科幻作家最头疼的事情,也是需要提升的地方。”

对于大众而言,读科幻文学有很多好处,可以扩充知识体系,引发思考。那些认为科幻文学高深、有阅读障碍的读者,可以先撕下标签,把它当作一本小说来读,从最本质的地方去认识它,相信能够带来不同以往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