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巩固拓展非遗扶贫成果

来源:中国艺术报 | 刘晓山  2020年11月12日08:2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是: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我国文化聚力、文化张力、文化实力,随着“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完成,所彰显出的文化自信体现在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这种文化自信,有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广大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逐步树立起文化自信,树立起贫困地区的文化自信、贫困群众的文化自信,将使中国文化自信更加完整、底气更足。

经过8年精准扶贫、 5年脱贫攻坚,区域性整体贫困已经基本得到解决,贫困群众的收入大幅增长,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加快,中国减贫治理能力显著提升,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中国的减贫事业,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脱贫攻坚战,不仅使贫困地区摆脱了落后面貌、贫困群众摆脱了生活窘境,更为重要的是,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们将在共享发展成果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繁荣兴盛,事关实现民族复兴,事关人民美好生活。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经济资本,更是文化资本,这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扶贫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辟了新的保护传承路径。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的创新性手段。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往往是贫困问题最集中的地区,文化扶贫是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一种重要的扶贫方式。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利用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旖旎的自然风光发展文化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国务院扶贫办会同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等有关文化部门和相关企业,通过非遗保护传承、文艺文化宣传等形式与脱贫攻坚融合。2018年,国务院扶贫办和文旅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 ,正式启动推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支持各地以传统工艺为重点,支持各类文学艺术创作为载体,依托非遗项目,设立了一批特色鲜明、带贫作用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2019年,又印发《关于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的通知》 ,进一步强化了政策扶持,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纳入产业、就业等各项扶贫政策支持范围,按照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遴选程序和标准,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培学员中,遴选一批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加大扶持力度,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生命力的产业优势,是孕育于基层、扎根于群众的精准扶贫方式,是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扶贫车间,有力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带动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成为行业部门实施脱贫攻坚的强劲力量和一道靓丽风景。

目前来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至少实现了3个“双丰收” 。一是实现了非遗保护传承和扶贫产业的双丰收。发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盘活了当地的文化资源,不仅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带动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扶贫产业,也让非遗保护传承基础更牢靠、发展更长远,坚定了文化自信。二是实现了传承人和贫困群众的双丰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一头连着传承人,一头连着贫困群众,在发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过程中,传承人得到系统“充电” ,提升了能力,拓展了市场,同时让贫困群众学会了传统技艺,掌握了一技之长,增加了劳动收入,成为新的非遗传承人。三是实现了扶贫和扶智扶志双丰收。通过发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帮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做到“挣钱顾家两不误” ,实现了“农民变工匠” “厅堂变车间”的转变,提升了能力、增强了自信,逐步起到了扶贫扶智扶志的作用。尤其给留守妇女等弱势群体提供了就业渠道和交流平台,促进了家庭和谐,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还鼓舞了干劲,受到了基层和贫困群众的欢迎。比如,深度贫困的甘肃东乡县,民间刺绣从传统作坊自用自销的民间工艺走上姹紫嫣红的国际服装秀,脱贫后的普通绣娘亮相T型舞台,是非遗文化的底色和脱贫后自信力量所呈现的中华文化新精神、新风采、新风貌、新气象。

文化传承、文化凝聚、文化滋养、文化认同、文化发展、文化创新给脱贫攻坚战带来强劲动力和勃勃生机。消除绝对贫困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将继续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成为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重要宝库。同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将更好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当然,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贫困人口覆盖范围还不够大,一些地方对于本地区非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传统工艺等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足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解决,从而推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持续壮大,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在乡村振兴中继续发挥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就是维护和传承人类共同的文明,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如何用好政策,因势利导打好“非遗+扶贫”这张牌,坚持守正创新,推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这需要处理好六个关系、抓好五个方面,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潜力,全方位利用好文化资源,赋予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更有质量地推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发展。

六个关系即处理好传承和开发的关系、开发和利用的关系、利用和保护的关系、保护和弘扬的关系、弘扬和参与的关系、参与和特色的关系。五个方面是从完善评估手段着手,运用大数据来统计、研判、分析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增收作用;从提高传承能力着手,培养传承人、开拓市场,条件适合时,瞄准高端、发展精品,更好地保护传承非遗;从汇聚多方力量着手,联合更多的领域和地区,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传承人、村落社区、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协同发力,构建完善的培育体系和机制;从坚持带贫目的着手,在探索利益联结机制、巩固脱贫成果上下功夫,把贫困群众嵌入非遗传承人创办项目的产业链中,构建贫困人口与传承人的利益共同体,更好地服务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从讲好中国故事着手,充分认识非遗文化的符号意义和价值,通过非遗扶贫符号引出中国文化故事,通过文化故事打造中国商品品牌,通过中国商品品牌讲好中国故事,尤其是脱贫攻坚故事,既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提升中国形象,推进国际减贫合作交流。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展望“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释放出更大的潜力,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作者系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副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