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马烽:文研所开办之前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0年11月05日14:35

第一次文代会结束后,我就被留在了新成立的“文协”(全称是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时改名为中国作家协会)。我们几个搞创作的人,被编成了一个创作小组。

创作组没有具体创作任务。我除了为报刊写点短篇小说外,主要时间是看书。在根据地时没有这样的条件,主要是没有书,现在当然要抓紧这个时机学习了。不久之后,听说文化部把原北平艺专改成了美术学院,同时正在筹建戏剧学院和音乐学院。我猜想一定也会成立一个文学院,那样我就有了一个学习提高的机会。创作组好多同志和我有同样的想法。可是经过多方打听,得知文化部根本就没有创建文学院的打算。我们只好把希望寄托于文协,并把这一想法向主持文协工作的副主席丁玲讲了。丁玲同志说,她经常收到一些青年作者的来信,大都是要求有一个学习提高的地方。她还说:特别是解放区土生土长的一大批作者,急需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这事她和文协的其他领导都交换过意见。这就是说,他们早已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了。

1950年春季的一天(具体日子记不得了),文协召集在京的理事及文学工作者开了一次茶话会,地址设在北海“仿膳”。前来参加会议的大约有五六十人,大都是文学界的知名人士。主持会议的是文协主席茅盾。茶话会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向文协领导提了一项建议,大意是说:在《讲话》精神指引下,各解放区都培养了一些青年文学工作者,虽然也写了一些作品,但由于文化素质有限,因而作品水平也就不高。我们非常希望文协能够创办一个文学院,使我们能够有一个进修学习的机会。

我的话刚说完,老舍先生就接上说:“这是个好意见。我看不仅年轻人需要学习,我们这些上了年岁的人也需要学习。不然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他的表态引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大约过了个把月。有一天,丁玲同志把创作组的人召集到一起开会,告诉我们说文协主席团、党组经过商讨,认为办文学院条件不成熟,决定办一个文学研究所,主要是给一批土生土长的青年作者创造一个学习提高的场所。不公开招生,而是采用调干进修。以自学为主,请专家讲课为辅。党组已向中宣部打了报告,中宣部同意,并指示由文协与文化部共同办理。业务学习由文协负责,行政、党务由文化部领导,开办经费亦由文化部教育司拨给。

听到这一消息,我们都非常高兴。具体的筹备工作也就落在了整个创作组的肩上。分配给我和陈淼的具体任务是购买房子。文研所的当务之急就是买房子,麻雀下蛋孵雏还要先筑个巢,买不下房子,办研究所就成了一句空话。因而那时,我和陈淼天天骑上自行车,跟着“房纤”满城转游。有时赶不回来吃中午饭,就只好买个烧饼充饥。我专门买了一份北京地图,凡看过的地方都标了记号,并在笔记本上写明房屋的间数、质量、价格、优点、缺陷等,为的是作个比较。我和陈淼经过一番比较,都觉得鼓楼东大街103号这座宅第倒还可以。另外还有一处是什刹海后海南河沿,环境比较幽静,空地大,房子也不算少,只是有点杂乱无章,大瓦房与小平房混在一起,可房价比较便宜,只要预算的三分之二就可以全部买下。

丁玲同志来看了,她看后也很满意,可她又舍不得放弃后海南河沿那一处。她说:“调来进修的同志都是搞创作的,他们要看书,难免也要写点东西,住的应当尽量宽松一些。一个房间里最多不要超过两个人。这两处地方相距又不远,最好能都买下。”第二天她就亲自出马找了文化部。很快文化部就派人来了解情况、察看两处地址,终于答应给再增加一部分购房经费。

我没有参加签定契约的事。当时文协派我参加中国人民代表团,赴朝鲜参加朝鲜解放5周年庆祝活动。

当10月初我回到北京的时候,文研所的筹备工作大体上已经就绪,机构人员也宣布了:所长由丁玲兼任,副所长是老作家张天翼,田间任秘书长,康濯任副秘书长。下设行政、教务两个处。行政处长是邢野,教务处长是石丁。陈淼兼任了丁玲的秘书,为的是与所长联系起来方便。我被文化部党委指定为所里的党支部书记,为了工作起来方便,挂第二副秘书长名义。听到这消息,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我积极参与文研所的筹备工作,目的就是想在这个环境中安安心心听听课,读点书,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如果担任了这一职务,必然影响学习。思来想去觉得文化部党委一定是听了丁玲的建议才下的这一指示,于是我就去找丁玲同志辞职。我说了好多理由,她没有劝说我,也没批评我,而是巧妙地说服了我。她说:“你想安心学习,这我能理解。康濯、邢野他们也想专心学习。我是作家,想专门去搞创作。这样咱们就只好散摊了。”她这一说,我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文研所正式开学是在第二年(1951年)的1月初,具体日子记不得了,只记得就在那间会议室里举行了开学典礼。除所长、副所长外,郭沫若、茅盾、周扬、沙可夫,还有一些老作家老教授也参加了。典礼虽然没有宏大的场面,但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这天以后,文研所就正式开课了。

(作者为中央文学研究所第一期第一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