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朔方》2020年第10期卷首语、目录
来源:《朔方》 |   2020年11月04日16:27

卷首语

鲁迅鼓励并支持陈烟桥从事新木刻运动,与其书信往来二十多次,从木刻的技法、构图、思想等多个方面,给予陈烟桥具体中肯的指导。1934年4月19日,鲁迅在《致陈烟桥》(《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2005年)的信中曾说:“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

美国学者史蒂芬·罗在《再看西方》(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中有言:“我们无法在太空中获得全球性;我们只有同时是来自某地的,才能真正成为全球的。”

可见“地方色彩”和“来自某地”之于文学的重要性,或者说文学要来自地域,更要超越地域,尤其是诗歌——既要写出在地性,又要抒发思想情感;既要具有独创性,内容形式统一和谐,又要突破地方局限,具有较为深远的意境。而当诗人的观念被全球化浪潮深刻影响之际,创作真正的“地方之书”并非易事。

本刊一度的诗歌栏目名为“诗西部”,主要是西部地区天高地阔、风光独特,还有边塞诗、西部诗的优良传统和西部大开发的嘹亮号角,就是要强调诗歌创作的地域性、时代性和创造性。

为展现21世纪20年代地域性诗歌创作态势,年初就确定了这期专号,面向全国,编发具有地方色彩的诗作,春播秋收。

“蝉鸣桑树间,八月萧关道”。六盘山下的固原县,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丝路重镇,诗意高原。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固原地区和固原县,设立固原市和原州区。近几年来,原州区委、政府在决胜脱贫攻坚之时,大力支持本地文学发展,启动“中国诗歌之乡”创建工程,并为此作了大量工作。正值中国诗歌学会授予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第18个“中国诗歌之乡”之际,编发出生或生活工作于原州区的诗人作品专辑,以示庆祝。

现以诗东方、诗西部、诗原州、译作、访谈、诗评几个版块排列,以飨读者。

——本刊编辑部

目 录

2020年代地域性诗歌专号

[开 卷]

006 我的银川/骆 英

[诗东方]

010 山居笔记(组诗)/周所同

013 怒马(组诗)/北 野

016 闽地,不可更改的水土(组诗)/卢 辉

019 那一年(组诗)/潘洗尘

022 江南册页(组诗)/李 浔

025 虚古镇(组诗)/韩文戈

028 高原反应及其他(组诗)/余笑忠

031 四海为家(组诗)/侯 马

034 忽然而至(组诗)/宋晓杰

038 云栖竹径(组诗)/卢文丽

041 福建(组诗)/安 琪

044 问江南(组诗)/林 莉

047 黑土地及其他(组诗)/张立群

050 时光(组诗)/刘 川

[诗西部]

053 尘埃记(组诗)/人 邻

056 青海湖:时间与空间(组诗)/耿占坤

059 新疆诗章(组诗)/李东海

062 水房子(组诗)/凸 凹

066 雪落青海(组诗)/杨廷成

069 藏历年(组诗)/贺 中

072 终南山(节选)/第广龙

075 青海地理诗典(组诗)/章治萍

078 异乡人(组诗)/沈 苇

081 在黔地(组诗)/姚 辉

084 钟声敲落时间(组诗)/瘦西鸿

087 我要告诉你(组诗)/梁积林

090 山区(组诗)/冉仲景

093 另一种表述(组诗)/刘 涛

[诗原州]

096 清水河随想(组诗)/虎西山

098 泥土与星空(组诗)/杨 梓

101 萧关内外(组诗)/王怀凌

104 三关口(组诗)/单永珍

107 行者有疆(组诗)/高鹏程

110 在我所不知的时刻(组诗)/林一木

113 故乡物证(组诗)/王武军

116 原州:苍老的春天(组诗)/唐 晴

119 远山静默(组诗)/刘乐牛

122 原州风起(组诗)/安 奇

125 山水之间(组诗)/杨建虎

128 那片土地的乡愁(组诗)/张 嵩

130 漫一首花儿/马永珍

133 朔方(组诗)/胡 琴

135 在须弥山(组诗)/林 混

137 每一棵草都被深爱过(组诗)/李向菊

139 驻村的日子(组诗)/王永玮

141 邂逅古雁岭(组诗)/李 蓉

143 村庄的暮色(组诗)/张家传

145 新疆诗篇(组诗)/武碧君

147 乡镇见闻(组诗)/李兴民

[译 作]

149 戈斯波迪诺夫诗选(十一首)/董继平 译

[访 谈]

152 诗是画的无限延伸/潇 潇 彭志强

[诗 评]

156 地方性知识或空间诗学/霍俊明

——关于地域性诗歌的可能、悖论及反思

166 何以让我们意外/胡 亮

——在新时代宁夏诗歌研讨会上的发言

169 从《诗经》到《清平乐》再到原州诗群/周所同

173 渐次隆起 亟待突破/张 铎

176 征文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