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广州作家对话古琴传承人,探讨“文学+非遗”
来源:信息时报 | 陈川  2020年10月27日08:33

青年作家蒲荔子、古琴斫制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笔华展开对谈。通讯员供图

近日,由十月文学院、北京作家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正如火如荼地进行。10月24日,在十月作家居住地之一的广州,也以线上直播的形式举办了一场分会场特别活动。活动为“老城市 新活力:文学对话非遗”为主题,邀请青年作家蒲荔子、古琴斫制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笔华展开对谈,一同探讨“文学+非遗”的可能性,探索如何实现两个领域资源的叠加及融合发展。

非遗离我们并不遥远

“置身在广州的人,一定会接触非遗,比如当地美食、五羊传说、广彩瓷器。”蒲荔子说,或许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非遗离自己很遥远。但实际上,随着非遗的门类越来越多,非遗早已深入每个人的生活之中。他举例道,作为一名作家,当创作涉及现代人的生活时,就会牵涉到非遗。

刘笔华是化工专业出身,在中学时,他通过文学作品与古琴结缘;但直到工作后,有了较多的业余时间和自己的生活,才开始学习琴艺。三年后,为了加深对古琴的理解、并在操作实现自己对乐器的追求,他开始学习古琴制作。

“早年在广州做琴的人不多,在对外推广、教学体系、学理建设等多方面仍有许多工作需要展开。”刘笔华回忆,自己的老师已年届七旬高龄,不方便四处教琴。自己作为年轻后辈,深感有继承、发扬的责任。如今,他时而教琴、表演,但更多是整理琴谱、研究理论建设。“每个人都在发挥自己的长处,去把传承工作做好,比如有的老师会把现代歌曲编到古琴曲之中。”刘笔华说。

蒲荔子坦言,文学里的古琴,往往是高雅的象征,“大家知道古琴背后所代表的精神,对它已经有很多既定预期和想象空间。”因此,现代琴师如何把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古人传统的精神所联结,中间存在着许多值得探究的故事。“读者可能会好奇,来自岭南的化工系琴师怎么弹琴、造琴、教琴。”蒲荔子笑道。

“我的生活并不传统。”刘笔华坦言,虽然是琴师,但自己的生活方式跟大家一样,平时也看各种小视频,并且“从不看古琴的短视频”。要说有什么特别的生活方式,就是会在闲暇时和琴友、同门之间讨论琴曲或演奏情绪上的问题,交流彼此之间新的想法。

理解传统,方能创新

谈及岭南古琴的演奏特点,刘笔华认为是“爽朗、刚健、明快”六字:“爽朗是性格,刚健是力度,明快是速度。”

刘笔华介绍,自己和老师在教学方面,都是“有教无类”,只要学生愿意练习、学习,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通过老师的循循善诱解决。最大的难点,则在于一线城市的生活节奏过快、生活内容过于繁杂,以及许多学生可能缺乏对传统生活语境的认知与经验。“比如渔樵是如何从水上顺流而下的、桨声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理解,是弹奏古琴的重要基础。”

刘笔华指出,虽然艺术一定有着时代的烙印和特点,但也要保留与传统相联结的“通道”,在熟悉古琴传统经典曲目的基础上,才可能进一步探索古琴浩如烟海的精神层面。“理解了‘渔樵’,方能理解‘圣人心’。”他认为,这涉及到文化整体的传承问题,对于传统文化经验有一定的感知能力、接受能力,才谈得上后续的发扬、创新。

近年来,越来越多各行各业、各年龄层次的人爱上传统文化。“现在许多人是往内、往前,去寻找与自己精神产生共鸣的传统艺术。”蒲荔子认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从“仰视”变为“平视”,让越来越多人成为传统文化的“粉丝”,且将成为未来的一大趋势。

对此,刘笔华补充道:“对厚重的传统文化,一定要有敬畏之心。”现代人获取信息、物质的方式更便捷、轻易了,但对于传承了几千年的宝贵遗产,越扎进去,会越发现自己的渺小和不足,以安静沉稳的心态,才能扎实深入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