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聂震宁:实体书店将更多转型为阅读文化体验场所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实体书店和出版业受到重大影响。后疫情时期,出版业应做出哪些改进?10月15日下午,“疫情期间的出版与阅读”主题论坛在成都举办,论坛为后疫情时期出版业的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对全民阅读新蓝图提供可借鉴建议。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作家聂震宁作了名为“后疫情时代:出版业的变化与应对”的演讲。“疫情初期,全国出版物市场实体店基本停摆,网店稍有停摆后成为图书销售主渠道。”他说,令人欣喜的是,阅读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很多人居家抗疫阅读首选经典名著。在26-35岁的人群中,有69%的男青年喜好国学古籍。
聂震宁调查发现,我国科技出版界在此次抗疫中表现尤为出色,无论是否处在疫情中心,无一例外地都投入到科技抗疫出版中来。疫情期间,出版业出版与疫情相关内容的书籍570种(基本上都采取融媒体出版),50%以上图书出自于各家科技出版社。疫情期间,我国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都尽己所能开展线上服务。
后疫情时代,出版业出现了哪些变化和应对方式?聂震宁发现,许多出版社在疫情期间都采用融媒体出版图书,使得出版传播没有因空间的中断而被阻隔,同时还把拥有自主版权的出版资源通过网络传输到千万读者手中。“由于疫情期间广泛开展融媒体出版,社会阅读将随之变化,数字出版物将会占领出版业的主导地位。”他说,未来,实体 书店将更多转型为阅读文化体验场所。
- 中国出版集团:“十四五”接续奋斗 “施工图”求新重实[2021-02-01]
- 图书市场的危机与变局[2021-01-28]
- 2020出版业变革传递信心信号[2021-01-25]
- 出版业融合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2021-01-21]
- 买书,你习惯去实体店还是网店?[2021-01-14]
- 求精求新擘画“十四五”新蓝图[2021-01-13]
- 喜庆建党百年 赓续砥砺奋进[2021-01-06]
- 珍爱读者,出版业方能走得更远[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