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笑中带泪 共叙乡愁
历经疫情中的关停和疫情后谨慎的观望期,自7月20日全国影院复工后,前有管虎的《八佰》一腔孤勇般撑起国内票房,中有诺兰的《信条》等接力冲刺,在《夺冠》完成国庆档前的预热后,《我和我的家乡》和《姜子牙》两部重磅影片正式吹响了国庆档期的冲锋号。整个国庆假期,电影总票房成绩亮眼,久违的院线春天又回来了。
《我和我的家乡》在国庆档表现突出,除了自带的“献礼电影”光环,其150分钟的体量下,是汇聚了当下中国电影半壁江山的电影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从这个角度说,在这样一部献礼基调的电影中,编剧如何紧扣主题、导演如何拍出新意、演员如何演出个性,都是很容易达到及格但不容易取得优秀的攀登之旅。在《北京好人》《天上掉下个UFO》《最后一课》《回乡之路》《神笔马亮》5个故事中,“谎言”成为了贯穿发生在当下中国五个故事的一条横向明线,也成为了制造矛盾冲突、展现情节转折、呼应“家乡”主题的一条纵向暗线。一明一暗,谎言让人大笑,谎言也感人泪下。
《北京好人》中,谎言起因自善良的北京市民张北京用自己的医保卡为儿时的河北伙伴(表舅)检查治病。故事最后,两人市侩外表下的一颗真心在普通话与衡水话的语言交织中,落在了两张医保卡上,从而让这个故事像欧·亨利《麦琪的礼物》一样,在“报销医疗费”的错误中完成了主题的升华。看过的观众都意识到了,这个故事表达的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善。
《天上掉下个UFO》中,谎言在于黄渤饰演的贵州民间发明家自制的UFO引发了一系列的误会,在外来者的误会中,在村上三人组的相互掩盖谎言中,引发了对科技改变边远地区面貌的思考。故事最后虽有些“俗套”地落在了两座山之间的两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重逢上,但其表达的城乡协调发展、科技发展助力乡村经济开发的主题呼之欲出。
在笔者看来,《最后一课》是整部影片中最催泪的一个,也汇集了最多的电影实力派演员。范教授的阿尔兹海默症将自己的记忆都封存在了28年前的浙江省望溪村的最后一堂课上,为了拼凑出范老师记忆中的最后一堂课,当年的学生们选择奋力编一个谎言迎接归国的范老师。谎言的编织与破碎中,两代人用善良和坚持完成了接力,将脱贫攻坚背景下的扶贫先扶智、坚持教育的观念不露声色地点了出来。
《回乡之路》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故事从一个满嘴跑火车兜售沙地苹果的男子乔树林开始,油嘴滑舌的他与高冷的直播带货女王之间碰撞出的笑点密集而流畅,虽然乔树林的满嘴谎言有虚荣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为了推销治理毛乌素沙漠的乡亲们的收成和重要经济产物——沙地苹果。人进沙退,四个字之下是几十年的坚守与数不尽的汗水泪水,生态建设的主题恰逢其时。
《神笔马亮》作为最后一个故事,是整个影片中笑点最密集的一个,无愧于开心麻花团队的招牌,也为影片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画家马亮用一个谎言,在疲于应付妻子“查岗”的同时又只争朝夕地奋力描绘着茴香村的新图景。马亮面对妻子撒谎时强装镇定、妙语连珠,掩藏在谎言下的是他对妻子深深的爱意与愧疚,这种复杂的情感在茴香村日复一日的实干中碰撞出打动人心的力量,也将故事的乡村振兴主题讲述得有声有色。
今年国庆档,在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的现实面前有着特殊的意义,传统佳节与国庆日重叠,让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国庆长假”和“家乡”都带着深深的情感。《我和我的家乡》作为主旋律献礼影片,没有依附在去年《我和我的祖国》的功劳簿上试图吃影片名称和档期的红利,而是集结了优秀的电影人交出了诚意满满的答卷,这是我国电影产业日趋成熟的表现,也是观众理性选择下优胜劣汰准则的体现。鲜活的生活中要有反映鲜活生活的故事,奋进的时代也要有展现时代风貌的文艺作品,《我和我的家乡》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