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守护民间文化,建设美丽阿坝 ——中国作协“我们向着小康走”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四川阿坝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肖姗姗  2020年09月30日15:55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文学不能缺席,作家更不能缺席。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9月22日-27日,中国作协“我们向着小康”主题采访团走进四川壤塘。本次采访团由作家阿来担任团长,采访团成员包括李东华、葛水平、马金莲、熊莺、周李立、黑陶等作家。采访团深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脱贫攻坚主战场,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捕捉脱贫攻坚多彩场景,感受脱贫攻坚火热生活,为书写脱贫攻坚的“四川故事”迈出坚实的步伐。

近年来,随着教育扶贫、文化扶贫、生态扶贫等一项项惠民政策的落地落实,一座座最美校园在壤塘拔地而起。

采访团成员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创业园,刺绣班学员正在创作

抵达壤塘的第一天,作家们就选择了县寄宿制小学作为采访的首站。“一个地方能不能脱贫,教育很重要。”无锡市作协主席黑陶直言。步入书声琅琅的校园,壤塘的教育没有让作家们失望——宽敞明亮的教学大楼、独具特色文化的非遗走廊、整洁干净的学生宿舍……无一不让作家们赞叹。期间,孩子们还为远道而来的客人献上了丰富多彩的藏戏、弹唱等非遗表演。据了解,这里除了教授各种文化课程,更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兴趣班,壤塘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濒临灭绝的传统技艺在此得以传承、发扬光大。

藏族孩子们在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课

采访活动非常丰富。作家们见证非遗传奇,走进上壤塘乡,采访陶艺传习所、藏香传习所,实地考察藏陶和藏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采访了中壤塘镇非遗传习创业园、唐卡班、刺绣班、动漫班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藏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基地、四川藏羌彝文化产业园区……这是壤塘最响亮的名号,也是壤塘最鲜活的生机。采风行程中,作家们参观棒托石刻公园,与石刻传承人班玛罗尔吾沟通交流;在巴生村幼儿园,观看小小非遗传承人的藏戏表演,格萨尔王的故事被孩子们演绎得生动有趣。

采访团成员采访制香工艺

据了解,壤塘县依托厚重的文化底蕴,通过挖掘整合非遗资源,目前已成立非遗传习所47个,涉及藏戏、唐卡、石刻等不同领域和技艺,通过文创产品销售,走出了一条农牧民不离乡、不离村、不离土、不离牧的技能增收新模式。

“壤塘在脱贫攻坚工作上的做法特别值得研究,将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和脱贫奔小康这两个目标联系在一起。脱贫攻坚在这里有很深远的意义,包括改变思想意识、改变生产方式、移风易俗,它有非常深刻的意义,社会变革的意义,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指标。”阿来说道,此行所看到的各种项目,都是在挖掘传统文化,然后使之发扬光大。“比如唐卡班的小孩儿,过去念书念不走,游手好闲的大有人在,而现在,他们不仅解决了自己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的问题,外在行为上也有改善。”

采访团成员与当地居民交流

在阿来看来,把文化带到民间,改造人、提升人,创造和谐社会,这无论是对地方政府还是老百姓,都是一项新举措,“除了经济指标以外,社会生活当中、社会结构当中、社会治理当中出现这样的润物无声的文化的方式,我觉得很好!” 此次“中国作家阿坝行”活动由中国作协主办,四川作协承办,是中国作协“我们向着小康走”系列采访活动之一,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庄严承诺和重大部署,以文学之笔生动记录和呈现阿坝人民在建设小康进程中呈现的新风貌、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