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弱但不可摧毁的事物:胡少卿诗选》
《微弱但不可摧毁的事物:胡少卿诗选》
作者:胡少卿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ISBN:9787542669285
定价:48.00元
内容简介
“我们”的诗系列,源自一群可爱而极富探索精神的诗人,他们*初和一直活跃在北大的“我们文学社”皆有一定之关系,他们始终持着那份对于生命的最初的热爱,一直按照自己的方式观看世界,按照自己的方式表达与述说,并始终持有那份诗人的谜之骄傲。第一辑收入胡少卿、程一身、邵风华三位诗人的诗选。
《微弱但不可摧毁的事物》是诗人胡少卿的首部诗集,一部充满激情的作品,也几乎就是诗人自青春期起的一部个人“诗的回忆录”,全书分“庞大固埃”“恨铁成钢”“明神”“坐一个敬山亭和我”四辑,从“青春”的校园,从自习教室入手,以诗歌的语言,以一首首诗串起诗人对于知识、真理、爱情、生命的灼热的探索、追问与思考,从狂热的青春与爱恋的“庞大固埃”,到初涉人世艰辛的“恨铁成钢”,到不断求索与自我审视的“明神”,最后到澄净的“坐一个敬山亭和我”,一步一步,我们随着诗歌,看见生命于尘世间对于一切美好的追求,和在尘世间为诸般纠缠苦苦求索的道路,以及诗人那一份永不放弃的坚守。
这是一部非常纯粹的诗集,是一个幽微自守的人对于世界的叩问,如诗集之名,诗人希望诗歌诗人都保持“清洁柔软”之性,因为他坚信这是“微弱但不可摧毁的事物”。
作者简介
胡少卿,1978年生于湖北黄梅,1996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参与创办北京大学“我们”文学社。2007年自该系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教授。著有《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性”叙事(1978— )》、《驶向开阔的世界》等,编有《顾城哲思录》。
目 录
辑一
1998-2003
庞大固埃
校园(组诗节选) / 003
鸟巢 / 006
水流 / 007
寒夜里 / 009
雷雨过后 / 010
对于世界,我没有太多要求…… / 011
我在岁月的河流边 / 012
我不相信北京的雨 / 013
燕园 / 014
动物园 / 015
少年时 / 016
单身女人 / 017
学校 / 018
短诗一束 / 019
长廊 / 023
乡村二首 / 024
骑车 / 026
平常 / 027
凋谢了的樱桃园 / 028
庭院 / 030
在路上 (组诗) / 031
月份组诗 / 039
自行车 / 044
清晨的哀歌 / 045
夜 / 046
离开你 / 047
上班 / 048
光线 / 049
城市 / 050
辑二
2004-2009
恨铁成钢
呼唤 / 053
栀子花 / 054
你 / 055
告别 / 056
年龄 / 057
夜车 / 059
世界 / 060
这是 / 062
秘诀 / 063
我的白天被占领了 / 064
路遇 / 065
领悟 / 066
清秋曲 / 067
少年时是小溪 / 068
这 / 069
老太太 / 070
近来 / 071
2008年2月21日 / 073
癞蛤蟆 / 075
桃花 / 077
雷电 / 078
辑三
2010-2014
明神
滴答 / 081
明神 / 082
绿 / 084
梦 / 085
我 / 086
瓷器 / 087
三 / 088
学习 / 090
杂物 / 091
笼中 / 092
早晨 / 093
在夜里 / 094
青年十诫 / 095
麦子 / 096
监考 / 097
槐花 / 098
我们 / 100
机器 / 101
打扫 / 102
酒 / 103
无题 / 104
清晨 / 105
毕业十诫 / 106
学期 / 108
老屋 / 109
洞 / 110
雨 / 111
菊花茶 / 112
电梯里 / 114
辑四
2015-2019
坐一个敬山亭和我
许诺 / 117
桌子 / 118
放下 / 119
老屋记 / 120
出征记 / 122
走 / 123
在龙湖商场 / 124
绿之海 / 125
四时杂咏 / 126
剥开 / 128
星期六 / 129
诗断片 / 131
梁山 / 138
遇见 / 139
冬天的雪 / 140
坐 / 141
一场想象的春雨 / 142
红色的花 / 143
井 / 144
想象翻旧年的日记 / 145
明月 / 146
幼儿园 / 147
剃刀 / 148
小时候下雨天 / 149
凶手 / 150
等待 / 151
黎明 / 152
空虚 / 153
另一个我 / 154
一双鞋 / 156
大觉寺 / 158
龙泉寺 / 159
柏林寺 / 160
河边 / 161
你见过爱情吗? / 162
赠别 / 164
记忆 / 166
自画像 / 167
菜站里 / 168
躺在床上的女人想法 / 169
宜昌 / 170
菜刀 / 171
蓝夜 / 172
人们 / 173
变形记 / 174
后记 / 175
媒体评论
无论诗或散文,胡少卿的文字有一种蕴着内劲的朴拙,尽管似乎他很能欣赏流丽的风格。其实更多人的巧透着太过自觉的圆滑,更多人的拙只是笔力不足,难以妥帖。胡少卿行文,一字一词,很见打磨的功夫,但都收在朴拙的面貌底下。看似平常地逶迤开去,其实严丝合缝,不能稍作移易。间有似不着意的浓墨,一点即过,不作留恋地朴拙下去,更见光彩。
——行湘
古典和现代的意象、行文可以结合得这么和谐,似乎能让人感觉到在心房下方有轻轻的一刺。
——高草
在胡少卿这里,真正使文字产生力量的是情感驱使下的文字编排。单纯的技巧只能使文字产生表面的力量,且是外在附加的力量,而诗歌的内在力量永远来自诗人的生命感受和内心激情。
——程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