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真正的报告文学要“看见黄浦江流动的过程”
来源:文学报 | 张滢莹  2020年09月17日15:13

“报告文学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填空,新闻没有完成、小说没有完成的部分,就是报告文学所需要提供的。”在2020年的上海,作家何建明提供的这份答卷丰富而厚重:以《第一时间》和《上海表情》,和即将出版的《城市猎毒者》等一批角度迥异、风格鲜明的作品,他对上海城市精神和上海抗疫方案进行了全景式的文学展现。

9月11日,于上海作协大厅举行的“上海表情 人民城市——何建明抗疫作品研讨会”上,四十余位评论家、作家汇聚,在研讨何建明的抗疫书写的同时,深入探讨报告文学中突出的作家责任意识和文学精神。

“‘上海表情’,何尝不是全中国的表情”

读者如今所看到的,是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何建明所带来的四本关于上海的作品:《革命者》《浦东史诗》《第一时间》《上海表情》。“这四本书串联起来正好是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真实写照。”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评论家何向阳表示:“从一批充满马列主义信仰的年轻共产党员的贡献和牺牲,写到了上海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作为前沿城市、浦东作为上海改革开放重要窗口的活力和巨变。刚刚出版的《第一时间》和《上海表情》,则以一个疫情初期滞留在上海的作家这样独特的目光来打量拥有2400万常住人口的国际化城市在疫情爆发时,如何凭借政府决策和市民素质渡过难关。”

无论是《第一时间》中对于城市公共卫生系统的抽样式观察,还是《上海表情》中用思辨、实录、追溯以及深入其中的亲证相串联的篇章,“他论证了上海为什么‘能’,能在第一时间如何有效地遏制,怎么迅速地赢取时间,保证市民的健康安全等等,这是他非常重要的贡献,可以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难得的、生动的实践文本。”何向阳说。

与之前的作品相比,何建明在《上海表情》中更突出、彰显了作家的主体性思考。“整个行文非常灵动、有节奏、有张有弛,既有慷慨陈词、激扬澎湃,有深情款款和浪漫的抒情,也有温婉的描述,幽默俏皮。”在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看来,这些都是作品的特征所在,“以一个比喻来讲,是一曲多彩、优美的乐章。”

“经由作品所展现的‘上海表情’,又何尝不是‘武汉表情’,和当时全中国的表情?”《文艺报》总编辑、评论家梁鸿鹰眼中,《上海表情》的独特性,也在于何建明通过作品探索的一种新的报告文学出路。“何建明写下的也是抗疫过程中的民族性和国民性,并将浦东和上海的发展等元素都结合起来,探讨上海在发展理念、社会治理、民生事业、对外开放、科技教育等方方面面走在前列的原因。”在阅读过程中,他读到的也是一种诗性的品格,有思考、有升华、有对历史的回溯和对未来的前瞻,凡此种种,使得作品“在文本上具有多样色彩,有一种多元共生、杂花生树的样貌”。

“他总是把精气神、把人民最闪光的一面挖掘出来”

研讨会上,两部作品的出版方表示,《第一时间》已输出俄罗斯语、白俄罗斯语、吉尔吉斯语、哈萨克语等四个语种,英语、法语等语种版权也在洽谈中;《上海表情》则推出了俄语版,日语等版本正在翻译。“在全球性的疫情面前,我们每天都在看新闻报道,但从文学的角度而言,在即兴式的温情过后,如何从全局展示、把握这样的事件,从中可以看出作家的关切及功力。”在作品中,上海市作协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杨扬感受到的是从“整体性”到“准确性”的掌控,以及其中可贵的批判性。当这种格外真实、真切的作品样貌未来以译作的方式面向海外读者时,将会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他的批判性不仅是对个别现象的批判,也是一种批判精神,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展示给全世界人看——在这样的疫情中,中国是怎么做事的。”

这样的精神,在原作家出版社总编张陵的印象中,一直融合在何建明的创作中:“他的问题意识十分强烈,通过问题意识,来反映时代矛盾和冲突。刚才谈到的批评性,实际上是他对问题思考的深和浅,所以功夫在写之外,何建明的问题意识会使他的写作动起来,有很强的人文主义色彩。”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何建明多年的文学创作,梁鸿鹰会说:“每逢国家有大事,何建明必挺身而出。”“国家的重大主题,时代所面临的共同课题,他都有所担当,他觉得自己必须写,他有这个坚定的信念,他的创作永远在路上。”这样的创作,对同为写作者的梁鸿鹰来说形成了很大的鼓舞。与此同时,在何建明的作品中,他发现的是一种贯穿始终的敏锐和坚定,以及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时代意识:“作家胸有大义,笔下才能有大气象,何建明始终秉持这样一种信念。他的很多创作中有一个很明显的旋律——是什么让我们民族如此的坚强?为什么社会主义行?为什么中国人民伟大?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他从来都是冲在最前面。”

在何向阳这里,问题则变成了:“为什么是何建明?”她印象中的何建明,总在社会发展的浪尖上冲锋陷阵,哪里有危险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的初心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紧密相连,是一个有大局观、视野非常开阔的作家。他自觉作为时代的书记官、时代的答卷人,拥有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于文艺与时代关系的研究,何建明是其中标志性的作家。”在她看来,以作品反映波澜壮阔的国家发展的何建明,是真正以人民为中心的作家,有浓厚的人民情怀。“他一直在人民的伟大实践中丰富自己、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作。他总是把精气神、把人民最闪光的一面挖掘出来,把他们的喜怒哀乐、奋斗人生付诸于他的作品中。《第一时间》中我们读到的就是这样一些人民,不是符号,而是具体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人。”

“真正的报告文学要‘看到黄浦江流动的过程’”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上海文坛涌现出一批体现上海城市精神并且具备抚慰人心、鼓舞士气功能的作品,而何建明的《上海表情》《第一时间》无疑是其中的佼佼之作。”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伟表示:“无论是困滞在浦东的酒店,抑或冲在抗疫工作的采访一线,他都注重挖掘一手资料、记录真实见闻,高站位地对疫情中的上海做法、上海经验进行深入综合的梳理和提炼,而细微之处又充满人性的悲悯和温暖。”

这种悲悯和温暖,并非偶得,更不是天然而成。在每一次的创作中,何建明都会自问: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究竟怎么走?依据自身写作经验,他一直在实践中摸索,根据每个题材来探索和表达。“真正的报告文学是非常难的,在瞬间的过程中如何捕捉光芒,这比小说难得多。”在回望鲁迅、张爱玲那批作家的写作时,他感受到了这种力度:“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在瞬间的过程中,他了不起地捕捉到了当时中国人民的压抑感和苦难感,塑造出了典型人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向他们学习的原因。”

在实现对历史和现实填空,完成新闻和小说所欠缺部分的同时,何建明认为,报告文学也需要拥有对大众感情的宣发功能。与此同时,他也阐释了自己对于报告文学的理解:“在做整理的工作之外,真正的报告文学要‘看到黄浦江流动的过程’,这条江到底发出了怎样的光芒,它与众不同的是什么地方,江底下有什么东西,这是考验报告文学作家的地方。”

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镇,上海拥有丰厚的作家、作品资源。近年来,上海作协在组织重大主题创作,推动上海文学全面繁荣的过程中,也把纪实文学创作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何建明看来,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作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理应站在城市文学的创作前端。“作家们有没有看到今天的新上海?看到了,但我们的笔是不是投入很多呢?我觉得还不太够,与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应有的地位,或者现实主义形态还有一定距离。本世纪中国的文学、上海的文学如果有所突破,那恐怕就是城市文学,而在这其中,上海文学是非常重要的高地。”

研讨会由上海市作协、作家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主办,上海市作协秘书长、专职副主席马文运主持。丁晓原、王晖、杨斌华、许道军、马娜、毕胜、薛舒、李伟长等评论家、作家及杨绣丽、王萌萌多位抗疫纪实创作的上海作家代表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