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七旬老人十多年创作400多首诗歌 后续还想出书
来源:重庆晚报 | 朱婷  2020年09月17日07:26

“一壶杜康酌花间,二人无对邀月仙。三千白发因愁染,四川惊呼蜀道难。五月天山咏雪皑……九天之上邈云汉,十千斗酒不惜钱。”近日,在重庆大足区万古镇,70岁老人欧邦其中气十足地吟诵了他创作的数字诗《诗仙李白联想》。

像这样将数字嵌在诗句首位的为藏头数字诗,会让诗歌显得精巧有趣,但也更考验创作者的知识积累,以及对文字的“排兵布阵”。

“我就喜欢这样费脑子的事情,越老越要锻炼大脑,这样大脑才不会萎缩,而且,写诗,我乐在其中。”欧邦其告诉记者,最近,在友人帮助下,自己已将多年创作的400多首诗歌整理成册,后续还将考虑自费出书。记者了解到,为了准备出书,他现在仍然在修改完善当中。对此,欧邦其这样解释:“又创作了一些,还对原来的旧诗又有了新的灵感和想法,当然得改,老了也要追求一个进步!”

欧邦其展示自己的诗集

“诗词书画,身不老化”

近日,记者来到大足区万古镇玉清村4组,在一所挂有多幅书法的乡居,见到了70岁的欧邦其。

本来可以和儿孙居住在一起,但欧邦其没有,他说,自己现在不愁吃穿,虽然老了,精力大不如从前,但有更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这当中,创作诗歌便是其一。

见记者来访,欧邦其找出了一沓手稿。“最近正在修改叹《红楼梦》贾宝玉的藏头数字诗,总觉得还可以更凝练,你帮我看看。”说着,他拿起这首诗歌的手稿,吟诵了起来:“一拜天地笑盈盈,二拜高堂意忘形,三拜心急红头掀……九霄之外闻哭声,十问诗稿何处存……”

记者注意到,藏头数字诗将数字缀在开头,虽然形式更新,但非常考验创作者对文字的把控。“这首诗就是再次看完《红楼梦》后创作的,当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就想写点什么,贾宝玉浑浑噩噩,满心欢喜拜堂,却发现新娘不是林黛玉,‘九霄之外闻哭声’,是为了表现宝玉闻知林妹妹已逝悲痛得昏天黑地,‘十问诗稿何处存’,也体现了书中所说的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诗稿何处存这一意象,也暗示林妹妹的离去。”

记者注意到,与欧邦其交流时,他不仅思维敏捷,语速也较快,而提到诗歌时,也兴致满满。“诗词书画,身不老化。”欧邦其这样总结自己爱好诗歌创作的理由,还说,除了诗歌,自己还喜欢写点书法。

欧邦其写诗的草稿

创作480首诗全部整理成册

随后,欧邦其又小心翼翼抱出几本书。“终于编辑成册了,是我10多年来的心血。” 欧邦其告诉记者,他生于玉清村,当过农民,也当过民办教师教过音乐和体育,还做过生意,虽然以前也会偶尔看看书、写写字,但都没有长期坚持,10多年前,他把自己的生意交给儿子后,开始进行诗歌创作。

“我必须承认,写好诗歌,一点都不容易,比如律诗,讲究格律、平仄和押韵,但文无定法,诗歌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欧邦其说,自己学写律诗的同时,也写自由诗、打油诗、俚语诗、数字藏头诗等等,一共480首,前不久,一一编辑成册后,他自己掏钱去镇上打印,装订成册。对于自己花了多少钱,欧邦其没有透露,只说:“因为还在完善中,前期只印了几十本。”

翻开他的诗歌集,记者看到,虽然没有市面上那些诗歌集精美,编辑略显简单和粗糙,但诗歌种类不少,当中,有歌咏大自然的,比如写松的:“烈焰铸就金刚针,黄沙薄土有厚恩。老死青山无悔意,厅堂大雅不偷生。”咏梅花的:“若无春风助,难得见嫣红。”也有写乡村变化的:“公路修通到农家,妇孺老幼乐开花。老公开回新宝马,媳妇急忙鞭炮拿。”

这当中,也有不少藏头数字诗。记者注意到,除了《诗仙李白联想》,还有《赞诸葛亮》《哭祭诗友》等。其中,《赞诸葛亮》这样写道:“一心报国安天下,二六出山显才华。三顾茅庐定大略,四人同心统华夏。五虎上将领雄狮,六出祁山征北伐……百劳成疾命早逝,千古恨主把吴伐。”短短数句,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生,看得出来,在写藏头数字诗前,欧邦其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

整理后的欧邦其的诗

纸笔随时放枕席,反复推敲

“数字藏头诗必须高度凝练,而且要用数字串起来,还要不显得生硬、刻意,所以,准备功夫要足,就算后期写完了,也要不断看书增加知识,再修改。”欧邦其说,自己享受修改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自己又对原有的事物会有新的理解。

为了在自己灵感涌现的时候及时记录下来,欧邦其甚至在自己床头的枕头下,也放上了纸笔。他在关于自己创作的诗歌中,这样提到:“作诗做文心莫急,纸笔随时放枕席。一夜梦醒莫早起,自有诗兴神来笔。”

“哎呀,他真的是……”47岁的蒋力是欧邦其的“忘年交”,提起这个老友,蒋力“槽点满满”。他告诉记者,去年10月,在家中看到老欧写的诗摆放得比较零散,他建议归类成册,“但是,老欧不懂编辑电脑,于是,从纸稿誊写到电子文档的工序就落在了我肩上。”

“400多首,体量还是大了一点,但想着慢慢抄写吧,但抄的过程中,老欧总是不断提修改意见。”接受采访时,蒋力还举了一个例子。“10多年前,认识老欧时,他就创作了自由诗《我是一头牛》,这些年,看他也是反复修改,定稿后本以为不会改了,没想到,临装订成册前,他说又有一个新想法,这一改,将之前调好的格式都弄乱了,我又只有再编辑一次。”蒋力说,虽然有时有点埋怨老欧的反复,但看得出来,老欧是真心把写诗当成爱好,并且是想把自己创作的诗努力修改到最好,“不说诗歌水平高低,他的这一份认真和执着,确实让人佩服”。

想出书也是为追忆亡妻

蒋力还透露,其实,老欧之所以将诗歌装订成册后没有大量复印,是因为他还想在诗歌集里增加诗歌。“这当中,有写已经过世的老伴的,所以,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推敲、打磨。”

记者了解到,欧邦其和老伴感情一直很好,今年上半年,其老伴突发疾病过世。“老伴的过世,给了他很大的打击,他消沉了一段时间,我去找他,再次说到编辑诗歌集,因为忙这个事情,他才渐渐从老伴离世的悲痛里走了出来。”蒋力说。

欧邦其告诉记者,老伴这一辈子,对他不离不弃,可以说是温柔贤惠,上半生,老伴跟着他一起做生意,风里来雨里去,吃了不少苦,退休后,本想着和老伴一起的时光可以更久远一点,没想到,老伴却走了,“老伴过世太突然了,对她的亏欠,怎么也不能偿还,只有用文字将她的好一一记录下来。” 欧邦其说,除了对诗歌的痴迷,这也是自己这么想出书的原因之一。

“难得吾知音……”欧邦其还给记者展示了写给过世老伴的初稿的一部分,不过,他表示,自己还没有定稿,对初稿也不甚满意,后续还要再进行修改。

“定稿后,我会把后面补充的诗,都加进诗歌集里,装订成册后,我打算联系出版社,自费出书都可以,如果真的出书,我会交给儿子和孙孙,让他们永远铭记他们的妈妈和奶奶,也会赠送给亲朋好友,让他们都来了解老伴这一辈子对我的好。”欧邦其说。(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朱婷/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