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文学公开课”在四川成都和眉山举办
9月16日,由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主办,四川省作家协会承办,四川师范大学、眉山市文联和四川工商学院协办的“文学照亮生活”——中国作家“文学公开课”在成都市和眉山市举办。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作协副主席、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元胜,报告文学作家、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纪红建分别在四川师范大学和四川工商学院,为高校师生、基层作家和文学爱好者进行专题授课。
李元胜为四川师范大学师生作题为“旷野的诗意”的讲座
李元胜为四川师范大学师生带来题为“旷野的诗意”的“诗歌写作课”。他回顾了自己30多年来的创作经历,阐述了当代诗歌的作用与价值,如何阅读理解当代诗歌,并通过具体作品分析讲解诗歌的创作。他认为,评价诗歌应从其创新性、完成度以及作品展现的世界观三个维度来考量,思想、情绪和技术都是诗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李元胜还分析了自然与诗歌创作的关系,他表示,对诗人来说,自然所给予的启发是全方面的,在自然中能够发现诗歌新的形式和结构。
纪红建为四川工商学院师生、眉山市基层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作题为“作家的使命”的讲座
纪红建重点围绕其报告文学作品《乡村国是》的创作过程,讲述了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追求幸福生活的决心与力量,并通过分享作为中国作协赴武汉抗疫一线采访创作小分队成员在抗疫一线采访创作的经历和感悟,阐释了作家的使命和担当。他谈到,作家需要深刻且视野宽阔地理解事物、探索人性、展示高尚情操,通过作品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努力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参与民族精神的铸造。
讲座结束后,两位作家与听众进行了交流互动。
讲座结束后,李元胜接受采访
纪红建讲座活动现场
据悉,中国作家“文学公开课”作为中国作协文学公共服务的品牌活动,将继续邀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获奖作家走进基层,与广大文学爱好者面对面交流,传递文学的魅力和价值,进一步夯实文学事业和作协工作的社会基础。
(图/眉山市文联 何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