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毕飞宇苏童影像集推出引发关注 读图——打开文学的另一种方式
来源:南京日报 | 王婕妤  2020年08月14日08:55

一图胜千言,一书寄华年。

习惯了作家以文学相对,以文字交流,突然改以影像模式相见,新鲜之余,也让作家与读者的联系更加紧密。在今年陆续推出并引发读者与业内关注的“当代名家影像”书系中,南京作家走在了前列,毕飞宇、苏童推出的影像志,在对作家的写作与人生寻踪追迹的同时,这一份“文学的彩蛋”也试图还原出时代文学风貌。

南京作家

陆续推出影像集

一位作家,一生可能写作、出版很多作品,但影像集应该不会很多,很可能仅此一册。

因此,出版图传、画传对于一位作家来说,虽不鲜见,但是一位当代作家推出属于自己的影像志,还是让读者多了一份新鲜感。

辽宁美术出版社新近推出“当代名家影像”书系首批三种,其中有两位南京作家,分别是由评论家晓华、汪政所著的《伫立虚构:毕飞宇影像》、评论家张学昕所著的《南方想象:苏童影像》,以及作家韩少功所著的《到此人间一游:韩少功影像》。为此,南京万象书坊在前不久做了一场毕飞宇影像展,吸引了诸多文学青年前往一睹这位作家的“生活写真”。

作家的身影,总是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不现身、不立像,隐身在文字符号后。透过照片而现身的作家,让读者体会到一种揭秘的快感。

“区别于一般图传、画传,该系列影像志强调先精选图片,然后围绕图片编选或撰写文字。”出版方介绍:“心理学家说,人类接受信息,83%通过视觉实现,11%通过听觉实现。呱呱坠地,睁开眼睛,世界就映入我们眼帘。阅读图像我们天生没有障碍,图像直接通过眼睛作用于心灵,而文字阅读能力要靠后天习得。所以,和文字阅读相比,影像阅读更容易为读者接受。而韩少功先生的话,则揭示了图像的重要性——有时候,一幅图像确实胜过千言万语。”

韩少功的影像集是作家本人写作的。

而为毕飞宇、苏童撰写影像志的,是彼此非常熟悉的评论家,分别是与毕飞宇相交数十年的文学评论界著名伉俪晓华、汪政夫妇,张学昕曾出版多部研究苏童的专著,也是深得作家信任的评论家。汪政说:“穿行于真实与虚构的两重天地,一个优秀的作家就是如此,在文字之外,影像是他奉献给世界的另一种作品。”

呈现作家与生活的生动关系

在读图时代,这样一本另类传记,也让曾经“神秘”的作家,逐渐走入读者生活。

整理、阐释苏童影像,张学昕在重点关注苏童本人的图片之外,还注重挑选同时期对苏童影响大、和苏童交往比较多的作家、学者及其代表作的图片,让读者看到更丰富的文学世界。

而晓华、汪政则与毕飞宇一起,从几百张照片中精选出一批影像,不仅浓缩了毕飞宇五十多年的成长记忆和探索文学世界的心路历程,也熔铸了晓华和汪政两位作者与他近三十年的交往、友谊,以及他们共同经历过的最诚挚、美好的青春年代和文学时空。

毕飞宇的百岁照、未完成的小说手稿、诸多首次亮相的瞬间……读者跟随着一张张影像穿越时空,回到毕飞宇跟随父母到处迁徙的童年,看见那个又调皮又犹豫的文学少年,一路从他的青涩中学时期到徜徉在文学海洋的大学时光,再到入职南京特殊教育学校、报社媒体的教师与记者生涯……一张张读者未曾见过的照片,是毕飞宇的文学足迹,也是串联出作家文学语言的一个个生活故事,重建起作家与大众、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近一二十年,随着读图时代悄然到来,有关文字退场的预言虽过于夸张,但影像的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重塑了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其巨大的冲击力、感染力、影响力非同小可。”谈起自己挑选并写作的这本影像志,韩少功坦言,“好几次,我给学生们上课,发现自己哪怕讲出了满堂的惊呼或大笑,他们也并未记下多少,倒是PPT的一些影像更能在他们那里入脑入心,引来一次次议论和回味。”一只枯瘦的手、一位前贤的冷目、一堵斑驳的乡村老墙、一段雪域森林的清晨航拍……在韩少功看来,似乎胜过千言万语,“传达了更多说不清甚至不用说的概念与逻辑。”

一幅幅影像,记录了作家的一个个人生瞬间,或暗淡,或喜悦……它们组合起来,构成了丰富的作家人生画卷。

重返文学现场还原时代风貌

在影像与文字之间,我们得以重新去认识毕飞宇、苏童、韩少功,走进他们的写作轨迹与人生轨迹。在评论家和作家本人挖掘并记录下许多不为人所知的写作人生故事中,影像志又在图文互衬中带领读者重回文学现场,提供了理解作家作品的全新视角。

汪政说,在写作之前,即便已经与毕飞宇相交三十年,但依旧做了充分的准备功课,做了大量的采访、查考作家创作与生平的案头工作,在此基础上创作完成。在晓华成稿之后,汪政做了大量删减与增添,希望可以尽可能地还原出毕飞宇作为一个作家的真实原貌,而不仅仅是“八卦”而已。

因此,读者在影像志中,更多地看到了文学的故事。

毕飞宇创作中篇小说《雨天的棉花糖》,灵感来自于一位被妻子轻视的丈夫之口。曾经在文学界被频繁提及的现象级小说《玉米》,诞生于一句歌词的灵光闪现,以一种摇滚的方式出现在毕飞宇笔下,最后出现在读者眼前。这些文学故事,通过评论家好友之笔,公之于众。

提及与晓华、汪政的友情,毕飞宇坦言:“1991年我的处女作《孤岛》刚出来,他们就开始关注我。我们见面一聊就是几个小时,彼此都对各大文学期刊上冒出来的新作非常熟悉,聊天时从来没有哪个人‘落单’,我们也从不聊文学之外的东西。我和批评家之间保持的这种开放的对话关系,对于我的精神成长非常有益。”

一个个作家的个体影像志,在重回文学现场的同时,也还原出时代的文学风貌。作为时代发展的亲历者,作家的文学个人史融入社会历史中,一张张照片与一段段文字,以文学见证者的方式共同记录了时代风貌。当一张张图像次第展开时,人物、经历,连同沿途的风景、故事,甚至社会的风尚变迁,都迎面扑来,鲜活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