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樱桃园新事

来源:人民日报  | 周树华  2020年08月10日06:37

为了叙述方便,我先交代他的微信昵称——“樱桃园”。

结识“樱桃园”,是一次随朋友去果园采摘大樱桃。果园的男女主人迎接了我们。夫妻俩身材微胖,女主人热情爽朗,男主人少言寡语。樱桃园在山里坡地,沟沟坎坎多,看不出园子面积多大,但目力所及都是樱桃树。早熟的樱桃红艳艳,亮闪闪,挂在绿叶中间,有的是单独一个,显得个头很大;有的结成一对儿,看着颇为有趣;更多的是热热闹闹的一团,六七个甚至十来个聚在一起。晚熟的品种还没有转色,颜色是淡绿的,质地像冰种的翡翠,形状像鼓胀的娃娃脸,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

那天我和同伴每人拎一个绿色的塑料篮子,穿走在樱桃树间,像蜜蜂采蜜一样,东瞅瞅西看看,看准了就踮脚摘几粒,先尝尝,好吃接着摘;不中意再转到其他树下。我是过足了摘樱桃的瘾,吃够了新鲜的大樱桃!

之后,我被拉进了这家男主人为群主的“樱桃园观光采摘群”。我被群主经常发送的文字、图片、视频吸引了,越发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

早春二月,他就到樱桃园劳动了。正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在视频里说,即使上山干活儿,地广人少,也要戴口罩,万一碰到别人呢?注意点没坏处。他一边干活,一边录短视频,一边往群里发,笑着说今年拉枝采用了自己想出的“新技术”,用塑料袋装上沙土挂在需要下拉的树枝上,使树枝不再往上蹿,而往旁边生长。以前是用石头坠在下面,改成装沙土,分量多少可以自己掌握。他哈哈一笑,说这也算小小的技术创新。

“樱桃园”虽刚过四十岁,可是种樱桃已经有十年经验。他用自己的双手把过去的荒山变成了今日的果园。

在山坡上栽种樱桃困难很大,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缺水,一个是有虫。

这个地区平常年份就经常春旱,又在存不住水的山坡上,不解决水的问题,就没法发展水果产业。于是“樱桃园”投资请人修了三个蓄水池,里面铺垫上土工膜,用水泵把山泉水抽到蓄水池里,少雨缺水的时候用。通过他的短视频,我清楚地看到了水质清澈的蓄水池,喷灌喷头正四散喷浇。

水的问题解决了,接着是虫的问题。随着樱桃树的生长,一种叫天牛的天敌开始搅局。这时没有别的招,只有人工捉虫。果农这时又成了啄木鸟。在短视频里,我清楚地看到他用铲子铲开一块树皮,剜掉已经变糟的木头,找到了那些深居于此的天牛。“樱桃园”说,治理天牛目前没有好办法,只能靠人工。到了樱桃成熟期,果蝇又出来啃食樱桃。为了保障大樱桃的食用安全,控制农药残留,“樱桃园”对付果蝇也是用“土招”。他自制了“捕虫神器”,就是在半截塑料瓶里装上药饵,四面拴上细绳,挂在樱桃树之间进行诱捕。

水和虫两个问题解决了,大樱桃丰收了,剩下的大问题就是销售。“樱桃园”的原则是零售但不摆摊,自销但不当果商。

他家的樱桃为什么销售得这么快?最清楚其中原委的当然是顾客。他家出产的是山地樱桃,口味和平原樱桃不一样,口感软中带实,醇厚的甜蜜中带有丝丝酸爽,而且吃着放心。一位大学女教师特喜欢吃他家水果。“樱桃园”家除了樱桃,还种有黄桃、葡萄、苹果,这位女教师样样都爱吃。不仅她自己成箱成箱地买,还把办公室的同事也介绍来。有了这些固定的购买群体,他家的水果很快被抢购一空。

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有效的助力销售渠道,那就是网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即使是一个果农,也有着敏锐的时代洞察。他很快发现,短视频平台可以为他带来流量,也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种樱桃的过程。借助短视频,顾客不到现场也可以亲眼看到他们夫妻二人从早春就开始忙碌的身影,看到他们一路走来克服各种困难创下的战绩,自然也被他们的勤劳和诚意而感动。从留言、视频中,我知道他一切都是自己亲力亲为,虽然累,但感到很欣慰。我认定他是一个怀揣梦想、吃苦耐劳、乐观豁达的创业者。

他制作短视频如同种樱桃一样用心。他不是简单随意地录一段,而是认真剪辑,用心设计,使用滤镜、特效、音乐等手段,制作的短片很好看。他制作开春和媳妇一起上山干活的视频时,配了一段动感欢快的音乐,看了让人感到舒畅痛快,乐在心中,也能感觉到他干劲满满。懂得利用网络的力量,他的樱桃事业获得了新的发展,在我心里,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新时代果农。

多年的信誉积累,他有了客户基础,成立了一百多人的客户群,群里都是喜欢他家水果的有缘人。樱桃从转色到成熟,他几乎每天在群里发树上樱桃的适时照片,心急的吃客着急购买,可差一天他都不卖,完全达到出售标准了,他才接单、发货。还有一些樱桃卖给了愿意到果园采摘的客人。来的人不仅仅为了买樱桃,也为了到山里游玩。

我至今不知道他姓甚名谁,也没再光顾过他的樱桃园。但我每次通过短视频,看到“樱桃园”乐观积极的生活状态,都让我觉得,我和他无比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