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贴近火热生活 走进群众心坎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记者手记

来源:光明日报 | 李慧 张文攀 王晓樱 朱蒂尼  姚亚奇  2020年07月30日08:07

湖南:小康生活写在百姓的笑容里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中华民族为解决温饱问题、为实现小康生活,已经奋斗了上千年。如今,美好的愿景在很多地区已经变成现实。

日前,记者跟随“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采访团在湖南进行了一线调研,从湘西的十八洞村到湘粤赣交界的郴州汝城县文明乡沙洲村,行程约700公里, 在广袤的湖湘大地捕捉老百姓小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在精准扶贫思想发源地十八洞村,过去的泥巴地换成了青石板、沥青路,黄桃、猕猴桃基地建起来,来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们开起了农家乐。如今的十八洞村,“鸟儿回来了、鱼儿回来了、虫儿回来了、年轻人也回来了”。

在湖南韶山的韶山村,浓浓的志愿服务氛围给百姓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在这里,村民有什么微心愿,都可以通过“点单”的方式提出来,很快就有爱心人士接单。

在湖南隆回县小沙江镇的金银花田里,百姓告诉我们,金银花让花农户均增收1万余元,金银花已经成为他们的“致富花”和“幸福花”。

一路采访,我们都在思考什么是小康生活,可以说,小康生活写在孕育希望的金银花田里、辣椒大棚里,写在年轻人返乡创业的热情里,写在志愿者的汗水和村民的笑容里。而这样的生活,离不开我们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党和政府对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返乡创业的好政策,离不开每一个勤劳百姓辛勤的努力和耕耘。

采访的最后一站,在汝城县文明乡沙洲村,一个“半条被子”的故事感人至深。这个故事是这样的:1934年11月初,红军过境汝城,在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3名女红军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什么是共产党人——共产党人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如今,当地已经建起一座“半条被子”纪念馆,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而徐解秀老人的曾孙不仅成为纪念馆的一名解说员,也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正带领村民昂首阔步走在小康之路上。

一条棉被,剪成两半,永远相连,记录着红军与百姓间的亲密情感,也象征着共产党和人民群众须臾不可分离的鱼水深情。

一路采访,我们也在思考,为何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带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上绘就砥砺奋进的历史画卷,使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从“半条被子”的故事中,我们找到了答案——那是源自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立场和人民情怀。正因为此,全国人民才能攻坚克难、勠力同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

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这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也为实现中国梦想注入了信心和底气。(本报记者 李慧)

宁夏:下最大的力气 啃最硬的骨头

六月中上旬,在中宣部组织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报道中,我有幸再次走遍宁夏的山川大地。从最北端的贺兰山下到最南端的六盘山区,领略了高山、湖泊、草原、沙漠、戈壁等差异巨大的自然景观,徘徊在脑海久之不去的还有宁夏西海固地区干部群众一张张自强不屈、洋溢着幸福自信的笑脸。

汽车沿着盘山公路行驶,一眼望不尽的苍翠。山坳间,红顶白墙的砖瓦房掩映林间。忽然想起一个人和一群羊的故事。7年前,坐火车第一次从中部的老家一路向西,两边的自然景色逐渐从郁郁葱葱变为“黄肥绿瘦”。即将驶入宁夏的时候,车窗几乎贴着外面的大山。山坡上,一个年轻小伙衣着褴褛,赶着一群羊往山上走,火车鸣笛声响起,他扭头张望、目不转睛,我似乎看到了那双眼睛里的好奇和懵懂:外面的世界什么样?那里是不是有不一样的生活?时光飞逝,若不是再次置身山峦间,也许很难记起他和他的羊群。7年来,中国这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或许早已改变了他家乡的面貌。在迈向全面小康的新征程上,无数和他一样的贫困群众,都融入了这个火热的时代。

雨中的彭阳县,远山含黛,云雾时隐时现。一大早,白阳镇中庄村党支部书记闫生栋邀请县上的农技师来给种养殖户讲课。下午,他冒雨带着几十户村上的致富带头人和群众,在村子的各小组观摩,互相学习致富的好经验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好做法。“先在村上、镇上看,然后再到县上观摩学习,最后一站是临近的大湾乡杨岭村,就是激励群众在互比互学互帮互助中不断提高自己。”闫生栋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从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庄村样样都不能落后,村民期待的产业梦、宜居梦、文明梦、平安梦、幸福梦“五个梦”慢慢都要实现。

在宁夏的贫困地区,更多与贫困世代相拥的人,正在进行收官之年的最后冲刺。

闽宁镇原隆村的扶贫车间里,面对手机那头的潜在客户,27岁的西海固移民海燕流利地直播卖货。要知道,她可没上过几天学。海燕说,搬出大山好几年了,头一次知道自己还会做这么多事,一个月两千多块钱的收入,让她拥有了养家糊口的自豪感。海燕所在的巧媳妇直播团队,曾有着相似经历的姐妹们,也收获着同样的幸福。

这片黄土地上,从来不乏有梦想、肯吃苦、敢打拼的人。从一双双清澈的眼眸里,我看到了他们不仅满怀小康愿景,更有实现的路径。作为一个在这里工作了7年的外乡人,今日的“塞上江南”,有些许陌生,却又那么熟悉。陌生,是因为这些年它从里至外的变化,已非旧时模样;熟悉,是因为这方百姓誓要摆脱贫困的倔强和拥抱幸福生活的坚定,每天都在持续。(本报记者 张文攀)

海南:牢记嘱托奔小康

盛夏的海南,骄阳似火,却阻挡不了各地游客前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打卡”的热情。无论是在村里各具特色的网红民宿前,还是在绿水环绕的哎岬湖畔,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游人。特别是哎岬湖畔镌刻着“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两行大字的石碑吸引了很多游客纷纷驻足留影。见到此情此景,我们也不由得按下了快门。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3年4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博后村,与企业工人和农民聊发展、话增收,留下这温暖亿万农民心窝的深情嘱托。博后村党支部副书记符儒建告诉记者:“我们将习近平总书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重要嘱托刻在石碑上,激励村民们在共同富裕的小康之路上不断前进,现在家家户户有产业,人人有就业,村民奔小康的路子越来越宽敞。”

走进村里,只见村道干净整洁,红花绿树中掩映着一栋栋精美的民宿。“你看,这是网红风的‘宿约107’,这是简约风的‘木禾忆舍’,这是古典风的‘朋伯乐’,这是村里最早的民宿‘海纳捷’……”采访中,随行的三亚市吉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令辉对沿路一栋栋风格迥异的民宿如数家珍。

在一排展板前,我们停下脚步,符儒建指着上面的一组旧照片介绍:“这就是村子以前的面貌,污水横流,房屋破旧,乱搭乱建,简单来说就是‘差乱差’。这几年,真的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他的介绍,我们得知,原来博后村是一个纯黎族聚居村庄,三亚市革命老区村之一。过去的博后村十年九旱,遇到台风海水就倒灌,村里的农田变成盐碱地,种出的水稻、番薯收成都不好。虽然临近亚龙湾国际旅游区,村民却守着金海岸,过着穷日子。

“2013年,总书记在我们这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一重要论述为村里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孙令辉说。近年来,博后村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因地制宜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特色民宿等产业,走上了小康之路。博后村村民年人均收入从2012年的5200元增加到2019年的24520元。目前全村已开业民宿34家,房间数约1000间,还有10家民宿正在建设。今年的五一黄金周期间,虽然受到了疫情影响,但博后村的民宿入住率整体仍然达到了90%。

在海南近一周的采访行程中,我们从博后村出发,由南往北,贯穿海岛东西,通过聆听一个个朴实的故事,深切感受到了老乡们对小康生活的无尽向往,感受到了他们奔小康路上的拼搏和奋斗。正如博后村村民苏吉丽说的:“奋斗让曾经的苦日子变甜了,现在一家人不愁吃、不愁穿,有空还能出去旅游,看看外面美丽的风景,过着这样的日子,我哪儿也不想去了。”(本报记者 王晓樱 朱蒂尼 姚亚奇 本报见习记者 陈怡)

 

相关链接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