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今日批评家”与当代中国文学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4期 | 曾攀  2020年07月24日14:42

内容提要:《南方文坛》的“今日批评家”栏目在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界独具特色,20多年来持之以恒地催生青年批评人才的成熟,被誉为“青年批评家的摇篮”,《南方文坛》也被称为“中国文坛的批评重镇”。本文从共振与争鸣、前沿与开放、深耕与辐射、边缘与中心等若干层面,分析“今日批评家”及围绕该栏目的多元探索与多重联动,揭示其如何以“凝聚批评新力量,互启文学新思想”为宗旨,探入当代中国文学的丰富复杂的腹地,与批评家“相携而行”,汇聚批评的力量,建构批评的场域,以鲜明的姿态和立场,与中国文学的当代发展形成深层的互文对话。

关键词:《南方文坛》 今日批评家 当代中国文学

一、关于“今日批评家”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必然也有一时代的批评与批评家。《南方文坛》的“今日批评家”栏目,便是紧扣当下之历史,聚焦一时代之文学、文学批评与批评家的重要形态。“今日”不仅仅是年龄概念,而且沉浸于中国文化的当代语境,切入文学现场,关注批评前沿,同时具备历史感与当代性。长久以来,《南方文坛》杂志持之以恒地关注青年批评家的成长,尤其在1998年开设“今日批评家”栏目以来,更是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独树一帜。贺绍俊指出,《南方文坛》“催生了中国新生代批评家的成长与成熟”,①并且始终活跃在当代中国文学的场域之中,“由默默无闻的、经济上陷入困境的‘边地小刊’,成为‘中国文坛的批评重镇’(《文艺报》2000年10月31日),其脚踏实地又充满生机的成长历程,正显示了主办者充足的能量和容量”②。在当代文学与批评的艰难转型之际,《南方文坛》迎难而上,立于时代潮头,历经风浪而日久弥坚,“所以当人们要总结近十来年的当代文学实绩时,就有必要翻开《南方文坛》。从一页页的‘记录在案’中,人们也得出了‘中国文坛最具影响力地文论园地之一’和‘中国文坛的批评重镇’等充满惊叹和褒誉的结论”。③陈晓明则提及,“这份刊物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文坛最有活力的批评和理论建构的重要阵地”。④无论是“重镇”还是“阵地”,都不是单枪匹马可以实现的,需要批评家的不断集结以及针对当代文学的持续关切,正如陈建功所言,“广西的文学评论刊物《南方文坛》,团结和吸引了全国一批实力派批评家,成为我国文学评论界的权威性阵地”⑤。而这样的评价背后,与“今日批评家”栏目的精心设置及其一以贯之的赓续密不可分。

具体而言,“今日批评家”由五个部分构成:其一为批评家的批评观,这是批评宣言的直接陈述,篇幅不长,但如匕首般短促有力,呈现的是一位批评家对当下文学及批评状况的基本观念与直接反应,并在文末附上当期批评家的学术小档案;其二是最能体现批评家能力与水平的学术文章,洋洋洒洒,观点新颖,逻辑严密,作者的才情能力得以淋漓尽致发挥出来;其三是批评家印象记,以他者的眼光,描绘批评家的肖像印迹,灵动有趣,多使批评家从故纸堆或理论场中释放出来,一个鲜活的个体如在眼前;其四是针对批评家的综合评述,这是对其研究生涯与批评实践的集中论述,以学术的态度,梳理批评家的学术轨迹,叙其特性,评其得失;不仅如此,《南方文坛》还在杂志封二彩页通过图片的形式,直观展现批评主体的风采。

这个延续了20多年的特色栏目,形成了一种“集束性”的专辑形式,全方位地集中展示批评家的文学态度、批评观念与学问襟怀。黄发有提出,“集束性‘评论专辑’通过立体的、多角度的交叉透视,较为全面地展示研究对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有利于激活创造性的批评实践,促进审美互动与思想交流。《南方文坛》1998年设立的‘今日批评家’栏目,采用的也是专辑形式,但是其聚焦对象不再是作家,而是通常被忽略的批评家。这个栏目既提升了刊物的品位和文化影响力,而且通过对新锐批评家的关注,推动了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⑥。那么,问题的关键在于,《南方文坛》的“今日批评家”栏目,是如何与当代中国文学紧密互动的?其如何汇聚批评的力量,构建批评的话语,营造批评的空间,以鲜明的姿态和立场,推动当代文学与理论批评的发展进程?

二、共振与争鸣

《南方文坛》的“今日批评家”栏目迄今为止推出了100多位批评家,其中的大部分后来都成为了活跃于当代中国文学与批评领域的中流砥柱。在这个过程中,“今日批评家”栏目扮演了一种辨识、见证与培育的角色,体现了刊物的眼光、识见与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刊物编辑的判断力,那是基于历史与时代的认知,是对当代文学及文学批评发展方向的预见。尤其栏目从1990年代开始设定延续,那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变动时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冲击,文学的边缘化,使得各地都试图拿文学开刀,一些地方为了短期效益,不惜牺牲文学理论刊物”。文学何去何从不得而知,这考验的是一本文学批评期刊的坚韧与坚定“,《南方文坛》顶住了市场的压力,在嘈杂的市场上发出了尖锐的声音,成了当代中国少数几家文学理论的权威刊物,对当代中国文学批评来说,《南方文坛》功不可没”⑦。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今日批评家’栏目催生了1990年代青年批评家的成熟”⑧。可以说,“今日批评家”对批评家群体的塑造,对抗的是时代之踟蹰与文学之混沌,通过推动批评家的集结,促生文学与批评的自觉,重新锚定当代文学的信念与价值。

“今日批评家”的代际特征是非常明显的,因为一位具有独特个性与批评自觉的批评家的崭露头角,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学术积累与训练上,代际所代表的共同的学养背景、问题观念尤其是他们所面临的时代难题与历史困境,都存在相似性或者至少是某种关联性,从而真正“集结起一批有生气的批评家队伍”。“于是,推介彼时更年轻的新一代批评家成为自觉;于是,‘60 后’‘70 后’乃至‘80 后’,意气风发,敏锐丰盈;才情思力,深长弥坚。他们以学术新知支撑了《南方文坛》。”⑨在这里,群体性并不是同质化,而是涉足批评的现场,同时回应时代的命题,关切文学当下的命运。一代代的批评家代表着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新生势力,并逐渐向中坚力量行进。在他们身上,体现着批评的精神共振,而且在共相与殊相的沉淀中,以各自的姿态,实现促进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共同旨归。

批评家们出自大江南北,大部分固然来自批评较为活跃的文化中心北京、上海、江浙、广东等地,然而,新疆、宁夏、广西等偏远地区的批评家同样成为“今日批评家”版图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批评实践中发出了自己真切而珍贵的声音;其中,女性批评家有27位,占了今日批评家近四分之一,这也是在群体性共鸣中凸显不同声部的重要呈现;而且其中的诸多批评家,都秉持着迥异的文学风格、学术立场和批评态度,每个人都各有风度气质。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如今看起来很多都是响当当的批评大家,当年加入“今日批评家”的队列时,仅仅是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新锐,“今日批评家”栏目在青年批评家们最需要鼓励的时候添了一把火,给予他们平台施展才华,对年轻的批评家而言,无疑是莫大的鼓舞;再者,杂志本身的风格和立场,反过来也激发了他们的批评观念和前沿意识;更重要的,栏目以至刊物也以虚怀若谷的心态,与新生的批评力量共同成长,见证中国当代文坛的变动与守持,也一起推进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事业的发展壮大。《南方文坛》也得以由此不断为当代批评界的同仁所认可,实现“相携而行”,共同成长。

2001年11月,20余位《南方文坛》“今日批评家”栏目推介的青年批评家汇聚广西北海,与前辈批评家谢冕、陈思和、鲁枢元、夏中义、白烨、贺绍俊等对话,共同检讨和反省自己,并总结中国新一代的文学批评,这是“今日批评家”开栏四年后的一次检阅,也是世纪之交青年批评家重要的群体亮相和群体反省。“‘今日批评家’年龄从南帆到李洁非往下挪,已经挪到年纪比较轻的一批批评家,他们正是我们1990年代——一个正值文坛变动时期涌现出来的很优秀的年轻批评家。‘今日批评家’实际上是1990年代文学批评的一个道路、一个规则的清楚展现。它集结起一支如此生气的批评力量,这不是一个一般栏目的问题。”⑩陈思和站在新世纪的开端,回望20世纪末文学批评的变动状态时,提出了一个栏目对批评家的“集结”与发散,这是批评群体及其批评理念的汇聚,同时也是其向外与向上生长的过程。那些当时崭露头角的年轻批评家,正因与当代文学构成了深刻的互文,日后很多都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的中坚力量。而且,“今日批评家”们在栏目平台上展示之时,也得到了推介者和评述者的推动,其同时也是一个文学的承传过程,从中见出当代文学批评迭代的谱系,溯及批评所烛照的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与流变史。

如前所述,“今日批评家”聚合性的集体登场,必然引向一种批评的共振;而批评家们不同的学养、立场、个性等,则建立起了争鸣的局面。这种争鸣主要体现为不同代际的话语形态,也代表着不同批评主体在学术理念与批评观点上的碰撞,如2010年首届“今日批评家论坛”即以“70后”的批评家为中心进行讨论,聚焦当时较为活跃的“70后”的一代批评群体,对他们的批评自觉以及由此塑就的话语加以研讨;时隔不久,“80后”开始活跃于文学批评的历史舞台,“今日批评家”栏目开始了“80后”批评家的集体亮相,并且在《南方文坛》专门开辟专栏。由杨庆祥、金理、黄平三位颇具代表性的“80后”学者进行对谈与发散,其中的文章结集为《以文学为志业——“80后学人”三人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2015年12月23日,《南方文坛》以“批评的初心”为主题,联合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汇聚李敬泽、谢冕、曹文轩、陈晓明、孙郁、程光炜、戴锦华、孟繁华等四代批评家,在北京大学举办该书及《今日批评百家:我的批评观》《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的首发式,并开展相关的研讨,探究文学批评的初心、现状与可能。李敬泽指出,“我同样满怀期待地要读这三位年轻批评家的对话,我不是说用‘70后’‘80后’‘90后’‘00后’的逻辑区谈论问题,而是在杨庆祥、金理、黄平三位批评家的经验中,在他们的身临境遇和学术背景中,理解他们的问题意识和他们独到的发现”11。除此之外,批评家还对文学的未来与使命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如戴锦华提到,“在文明的临界点、文明的突破口上”,文学所能做的,不是单纯的“抵抗和坚持”,“在这个时刻,一个高度自觉的、原创性的应对成为必须”12;不仅如此,随着时间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可以预见的是,“90后”的一代批评家开始不断涌现,而“今日批评家”也将开始新的集结。不得不说的是,这样的代际固然是一种划分的方式,其内部却并非同质与同一的,当中不同的生长方式与言说姿态,经常胀破代际的框囿,向外寻求更为广阔的呼应。而不同代际之间的差异与龃龉就更为显著了,时常在多元的争论与观念的差异中,构筑不同的话语结构,开拓出迥异的批评空间。这便是争鸣的价值所在,“今日批评家”的意义就在于容纳不同的声音并且协助使其扩散,从而将共鸣与争鸣同时召唤出来,以一种兼收并蓄的胸怀,回应当代中国文学的常与变。

三、前沿与开放

翻开《南方文坛》,目录页的“人文理想·前沿批评”八字理念赫然在目,这是一本学术期刊的办刊理念,人文理想代表着一本杂志的立意与品质;而前沿批评,则意味着杂志的风格、趋向与偏好。前沿阵地是一本杂志的立场和定位,而人文理想则将其品位加以推进与不断提升。“今日批评家”之名,事实上意味着“前沿”与“开放”的结合。所谓前沿,并不是说简单地紧跟文学的趋势与批评的潮流,其一方面关切文学发展的最新现象与重要文本,介入文学的当代痛点;另一方面则塑造和建构一种前沿,针对当代文学的最新动向,生产出新的批评话题与批评话语。“‘今日批评家’栏目推出的批评家有朝气又有实力,他们已经成为当代文学批评领域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出现与成长至少有两个显见的意义:第一,它表明随着文学的创作的不断发展,批评新人正在健康成长;第二,新一代批评家更能适应多元格局的文化时代,更能理解层出不穷的文化现象,在解读市场经济下的文化、多元文化下的文学,可能发挥更为有利的作用。”13“今日批评家”立意追求的历史的共振与时代的共鸣,需要建立在本身的开放态度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批评话语的开放式建构,这是批评家能够真正发出声音的关键所在,以理论回应当下的难题,以文学映射生活的困境,更以批评介入历史的命题。值得一提的是,所谓前沿,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层面,那就是批评的预见性与前瞻性,也就是说其并不是在一种思潮或现象涌现了以后才加以关注,也不是后知后觉追求时髦的即时性切入,而是以自身的判断力,识别文学的当代走向与未来趋势,将自身演化为一种话语生产与价值创造的批评装置。

而所谓开放,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其一是区域与范围的开放,“今日批评家”阵容中的来自五湖四海的批评家,栏目立足南方,放眼全国,甚至从“译介与研究”等项目的设置来看,《南方文坛》的研究版图更是扩大至了全球范围,以海外中国文学研究为契机,形成了更宏大的气度与气象;而今日批评家的视野与胸襟,其必不是狭隘与偏激的,而具有一种包容,装得下文学的沉与浮,以理解的心态面对历史的同与异,最终做出自身的判断和取舍。

其二,“开放”意味着一个杂志的兼容并包,“《南方文坛》身处岭南边陲,要想使这个中国文学批评版图,少些遗珠之憾,是艰难而永无止境的。我们唯有尽可能以多种渠道发掘新锐,寻找那些活跃在文学现场、颇具潜质的才俊文章,哪怕泼辣新鲜的批评文字出自在读博士,只要他面对文学现场有足够的真诚和个性,足够的敏感和活力,即使修为和学理有所欠缺;而栏目的包容性也须有足够的宽度与敏锐度,并因真切的爱心、责任与支持而散发温度。”14不同批评风格,甚至有着尖锐对立立场的批评家得以汇聚,为当代中国文学发出洪亮而坚实的声音。

其三,批评的开放性,还体现在批评观念的流变与批评主体的进阶,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也给文学批评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因而,批评的理论与批评的话语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着历史时间的推移与文学现场的变迭而作出及时而适切的回应,与此同时也遵循文学批评的变动规律,审视自身内部的守持与衍化。

其四,开放的批评还意味着批评话语的传播,对“今日批评家”进行多样化的呈现,同样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展开与生成。《南方文坛》针对今日批评家的栏目文章,结集出版了《今日批评百家:我的批评观》《今日批评百家:批评家印象记》等著作。前者汇聚了1998年至2015年《南方文坛》“今日批评家”栏目的96位批评家,如南帆、孟繁华、陈晓明、戴锦华、李敬泽、吴义勤、施战军、张新颖、郜元宝、邵燕君、毛尖、杨庆祥等,呈现他们彼时秉承的批评观念,为当代批评的发展历史留下显豁的注脚;后者收入“今日批评家”栏目当期其他名家状写该批评家的印象记113篇,这是栏目最为活泼灵动的文字,对于全方位地了解批评家及批评家群体起着突出的作用。2019年11月9日,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作家协会、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宣传部主办,《南方文坛》和思南公馆联合承办了“开放的文学批评——《我的批评观》《批评家印象记》分享会”。“今天的思南读书会是举办六年以来嘉宾阵容最强大的一次,基本上把整个上海非常重要的批评家都请到了今天的现场”15,这一期的思南读书会得到了海派批评家们的大力支持,也获得了广大专业的与业余的读者的一致好评。随后,《我的批评观》入围了华文好书榜的评选,逐渐形成了在业内的影响力,也令“今日批评家”的声音得以再次回旋在当代文学的批评场域之中。

四、深耕与辐射

正如一开始时所提出的,“今日批评家”栏目以自身的预见判断力,不是在批评家们成熟了再去摘下现成的果实,而是拿出眼光,去发现批评家,并细心呵护,一同成长。如青年批评家金理所言,“在我心目当中《南方文坛》这一刊物有点像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些名刊,不是那种面面俱到的刊物,它有自己非常独特的风格,也携带着张燕玲老师自己的烙印。用今天的一句话来形容,我觉得张燕玲老师是我们的批评界的养成系教母,她不是等你硕果累累已经成熟了负责来采果子,她不是这样的,她是陪伴和见证你的成长”。由此可见一个栏目与一本杂志的用心、用力与用情。在这其中,用心与用力是容易理解的,因为办杂志确乎需要持久的热情与活力,一个意图关注学术前沿的学术期刊尤为如此;而用情则意味着,一个杂志与一个栏目,“永远是在陪伴你,一起成长,包容你的缺陷,这种包容、陪伴也使得你自己不敢松懈,永远往一个更好的方向去发现”16。著名学者谢冕也曾提出,“这个栏目体现了《南方文坛》的爱心,这个爱心非常重要,现在作家层出不穷地出现,可批评家的出现非常难,需要我们的爱护”17。可见,一本杂志的耕耘,不是一朝一夕,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年累月的坚持,在繁琐的编辑日常中,交付心力,倾注感情,于文学历史中披沙拣金,汇聚成塔。

当“今日批评家”栏目逐渐构筑其自身的影响力之时,其价值也逐步从内部满溢而出,形成新的意义形态,也辐射出了新的批评价值。可以断言的是,“今日批评家”栏目是国内期刊坚持时间较长,涉及面较广,也是较有影响力的栏目,如陈思和所说,“一个杂志两三年做一件事很有意义,而中断了就是中断了。但是只要你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可能一开始大家好像比较陌生,但是一代代做下去,大家就会记得你”18。《南方文坛》正是以其坚韧与守持,将“今日批评家”的栏目经营成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一种生产装置,以此为中心,不断催生新的批评主体,也不断设造出新的可能性。

这样的可能性就体现在以“今日批评家”为基础建造起来的不同的批评样态和话语空间之中。其一是“今日批评家”论坛的举办,这出于《南方文坛》与中国现代文学馆等学术单位的紧密合作。其二是每年举办青年批评家培训班,以前沿的文学和批评话题,启迪和培育广西本土批评家,邀请名家授课,举行学员研讨及改稿会等,值得一提的是,虽是培训班,但依旧秉持“今日”之批评的理念,追求一种前沿性与时代性,为不同声部的批评声音提供有益的空间,使广西的批评力量从本土走向全国,从边缘朝向中心。其三是《南方文坛》与《人民文学》共同举办的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这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学期刊与批评期刊的强强联合,每届评出当年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与批评家,这同样是“今日批评家”的新的延伸,对每一年的文学作品与批评实践作出总结和表彰,同时还在论坛上举行作家与批评家的对话,这无疑是文学创作与批评形态的丰富呈现,为当代文学营造一种多元空间,其中得以容纳不同的声音,以回应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发展的复杂曲折。除此之外,则是《南方文坛》对各级各类文学作品研讨会的组织与参与,讨论文坛现象,汇集批评声音,探究作品得失,让“今日”之批评始终在场。

深耕之后的辐射,使得“今日批评家”不断走在前沿并走向深化。而围绕着《南方文坛》杂志栏目的结集出版,则是以更为集中的方式,将文学批评的众声喧哗辘集成深远而有力的辐射能量,《南方批评书系》《南方论丛》《今日批评百家》等颇具影响力的著作出版,是这方面的重要体现。如2019年出版的《批评家印象记》,主编张燕玲为该书撰写了后记《相携而行》,其中简要介绍了栏目缘起和发展之后,提到“这些篇什,肖人肖事,鲜活如见,文字生动,令人会心会意之余,无不感念于名家同道间相携而行的文学传统,并心生敬意;而且,以如此灵动鲜活的文字,形成文学名家间文学观念与文化精神的对话,颇具才情,很是精彩”19。不得不说,批评家印象记的集中展示,有益于回溯当代中国批评史的不同时刻,激活批评的传统,促成与当代中国文学更为有效的对话和互文。

由此可见,“今日批评家”及其围绕此栏目打造的一系列论坛研讨、著作出版、批评培训、评奖选优等,在当代中国批评发展史中形成了一种立体的批评话语,以共振与争鸣的姿态回应时代命题,始终保持前沿与开放的批评姿态,并通过深耕与辐射的多元尝试,得以在西南边地建构起具有影响力的批评话语。“《南方文坛》以‘今日批评家’为突破口,集中力量打造核心栏目,这确实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受到地理环境、编辑力量、办刊经费等条件的限制,四面出击、平均用力往往会分散资源,只有将好钢用在刀刃上,顺应批评潮流的新变化,才能铸造亮点,形成品牌优势。耐人寻思的是,1990 年代崛起的边地期刊都以精心打造的特色栏目,譬如《山花》的‘跨世纪星群’和‘自由撰稿人’、《天涯》的‘民间语文’和‘作家立场’等,在期刊界赢得一席之地。‘今日批评家’并不刻意强调刊物的立场和趣味,而是通过作者交相辉映的论说来凸显自己的价值倾向,以学理性和艺术性兼备的精品栏目来征服小众化的、专业性的读者群。”20在这个过程中,“今日批评家”并不是面面俱到的四方散射,而是从一个小的切口进入当代中国文学及文学批评场域,面对文学的当下境况,进行在场式的有的放矢,以集约型的批评汇成更敏锐的批评视野,凝聚更有力的批评主张。

五、边缘与中心

如前所述,围绕着“今日批评家”栏目的综合性与联动性,创生了当代文学的新话题、新元素,从而具备前瞻性的同时,铸造了新的话语空间,从中足以见出一本杂志的策划、经营与实践。更重要的,文学的事功衍化成种种批评的话语,并且不同话语之间构成连贯的链条,环环相扣,不断生发,连缀成种种批评的空间与文化的理念,促成了不同批评话语的众声喧哗。而不同声部的蕴蓄、引导与涌动之处,即成为了当代文学批评的中心所在。其中,“今日批评家论坛”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该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届。

第一、二届的“今日批评家论坛”由上海市作协、中国现代文学馆、《南方文坛》联合主办,在上海举行;自第三届始,论坛移师广西,仍由《南方文坛》与中国现代文学馆共同倡导,至今已历十届,并不断向前延伸。如若结合“今日批评家论坛”的主题以及历次论坛讨论中发现和处理的当代文学与批评论题而言,具有如下的特征:一是始终寻求切入当下文学批评实践的现象与问题,如当时最为活跃的“70后”批评、批评的语境与伦理、新时代的文学视野与地方性叙事等;二是及时针对当下文学现场与文化视野形成批评的声音,如当代文学中的国际视野、当年度文学透露出来的现象与问题、全媒体时代的文学审视等;三是聚焦批评内部的境况与问题,如文学批评自身的感受力与判断力探讨、作为写作的文学批评等。

以2016年的第六届“今日批评家论坛”为例,《南方文坛》特邀国内网络文学著名的研究专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邵燕君及其团队来到广西北海,与此同时,陈建功、孟繁华等传统作家批评家、新生代的青年批评家以及诸多网络作家齐聚一堂,谈论“全媒时代文学价值的发现与阐析”,需要指出的是,彼时的网络文学还没有如当下般如火如荼,但是通过论坛的讨论,在一个南方海滨小城发出声音,与当代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风潮形成共振。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的这样一个新的历史境况下,第八届“今日批评家”论坛便以“新时代与文学的总体性视野”为主题,立足“新时代”的时间维度,兼及谈论文学所面临的重要议题“总体性”,以前沿的视野,同时切入当代文学的外部与内部,启发文学与文学批评未来新的可能性。2019年的第十届“今日批评家”论坛以“新时代的地方性叙事”为主题,围绕的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书写中不可回避的“地方性”问题进行讨论,其同时也是近年来当代中国文学热点问题,而这样的讨论,就发生在中越边境小城崇左。值得注意的是,正如“今日批评家论坛”的旨归“凝聚批评新力量,互启文学新思想”所强调的,力量的集结与思想的碰撞,能够不断冲击旧有的现状与理论,纠正腐朽的陈旧的认知,并且以此启发思想的碰撞,从而建构起所谓的“批评的场域”。而这样的包罗万象的文化场域,却发生在西南边地,不得不说,这是在边缘地域重塑了一个批评的中心。

边缘与中心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圜甚至逆变。《南方文坛》之所以地处少数民族自治区,却还被誉为“中国文学的批评重镇”,于焉建构起一个“边缘的批评中心”,可以见出,在当代中国文学与批评的场域中,边缘与中心发生了置换。究其缘由,在“今日批评家”的苦心经营中,能够听得到最前沿与最扎实的学界声音,并且不同的观念、立场得以于焉发出,形成影响。这俨然生成了一种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新的发展形态:以边缘的谦逊姿态虚怀若谷,接纳四方的声音,汇聚万象,兼容并包,由此重新设定了文学批评发展的新格局。更值得注意的是,围绕着“今日批评家”所形成的众声喧哗的批评话语,是在与时代的共振中获致自身的价值与生产力的,那是一种持续性的与创造性的理念输出,接续文学的现场感与批评的当代性,将“今日”与“当代”结构成一种复杂多元的对话关系,在批评的时效性与前沿的研究意识中,保持敏感,保持敏锐,最终将当代中国的文学及批评不断推向前进。

结 语

总而言之,“今日批评家”秉持共鸣与争鸣并存的理念,集结不同代际的批评家群体,同时又充分展示每位批评家独特的批评个性;回应前沿的文学话题,以开放性的学术姿态,兼容并包,与时并进,站立文学的潮头,也专注理论的前沿;根植于当代中国文学土壤,深耕细作,持之以恒地处理文学的当代困境,输出批评理念,并以丰富立体的批评事功,开辟新的批评场域;最终形成边缘地域的批评中心,将当代中国文学的问题与难题,诉诸多样形态的批评话语,构筑文学与批评的深层互文。

《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提到,“我们知道,一个文论期刊有一种潜在的文艺领衔的职责,它会成为未来的文艺史在形成期的良种库。那么,全媒体时代,进行文学经典化工作的文论期刊,如何为文学史的良种库提供文学良种,为当代文坛提供学术而鲜活的文学现场,催生一代又一代的作家与批评家,为学术生态和社会文化生态做出有效的建设,成了今日文论期刊面临的难度”21。可以说,“今日批评家”始终执持难度意识与谦虚姿态,在文学现场与当代批评之间架设桥梁,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附着或追踪,而是真正介入中国文学的内部,寻求不同类型的批评声音的共鸣,探索不同批评话语形态的联动,实践一种立体的批评史建构,在文学、文学批评及其传统与传承所实践的真正“相携而行”的对话中,“今日批评家与当代文学有了一个互文的精神通道”22。

注释:

①⑧贺绍俊:《〈南方文坛〉与广西师大出版社强强联合意义非凡》,《文艺报》2000年10月31日。

②邵燕君:《南方有嘉木》,《文艺报》2006年6月15日。

③贺绍俊:《〈南方文坛〉:为当代文学创造新的关键词》,《光明日报》2006年6月9日。

④陈晓明:《有一种性格和精神的广西文学》,《文艺报》2006年6月15日。

⑤陈建功:《勇敢的推广 谦虚的请教》,《文艺报》2006年6月15日。

⑥20黄发有:《“今日批评家”的特色与意义》,《扬子江评论》2015年第5期。

⑦张柠:《鬼魅广西的文学精灵》,《光明日报》2006年6月9日。

⑨1421张燕玲:《与“今日批评家”结缘》,《文学报》2015年6月4日。

⑩陈思和:《“今日批评家”的今日批评》,《南方文坛》2002年第1期。

1112《批评的初心——〈我的批评观〉〈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以文学为志业〉北京首发沙龙纪要》,《南方文坛》2016年第2期。

13白烨:《“今日批评家”的今日批评》,《南方文坛》2002年第1期。

151618《开放的文学批评——〈我的批评观〉〈批评家印象记〉分享会纪要》,《南方文坛》2020年第1期。

17谢冕:《“今日批评家”的今日批评》,《南方文坛》2002年第1期。

1922张燕玲:《相携而行》,《今日批评百家:批评家印象记》,张燕玲、张萍主编,作家出版社2019年版,第556页。

[作者单位:南方文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