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历时四个月踏遍重点贫困县区,中国国家画院61位艺术家写生作品展出 脚踩泥土,描绘扶贫“春华秋实”

来源:北京日报 | 王广燕  2020年07月17日08:58

“春华秋实”展览现场

大别山深处的农家,住上徽派建筑风格的新居;新疆喀什的“巴扎”集市上,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人们在忙着挑选活畜,观众从水彩画面中仿佛能听到嘈杂的交谈……前天,“春华秋实——中国国家画院扶贫主题采风写生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61位艺术家用200余件艺术作品展现了全国重点贫困县区的新面貌。

“从2019年9月起,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分30余条线路进行采风写生,历时四个多月时间,横跨陕西、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河北、湖南、贵州、云南、广西、江西、西藏、新疆等多个省区,足迹几乎遍布全国的重点贫困县区。”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说,艺术家们克服交通、气候等方面的重重困难,积极奔赴扶贫一线,亲眼见证了当地居民脱贫前后巨大的生活变迁,很多作品都是艺术家的现场创作。

作为这次采风写生的艺术家之一,卢禹舜来到了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未料出发后北京及河北周边普降大雪,原本4个小时的车程,花了近十四个小时,终于来到位于坝上草原核心地带的德胜村。

德胜村长久以来自然环境艰苦,人民生活贫困。然而,此行采风写生,艺术家卢禹舜却感受到了一个坝上贫困乡村的蜕变。村里近年来发展光伏电站、微型薯种植产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同时重视绿色生态发展。不管是在汽车行车中,还是停下来站在广袤的草原面前,卢禹舜一路用炭笔速写,记录在这片亘古遥远的坝上草原上,改变的贫困生活,不变的“精神原乡”。

在展览中,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所长魏广君有两件作品展出,分别是画作《平安花茂》和书法《花茂娄山联》,画中的红色竹子枝繁叶茂,象征着花茂村民今日的幸福生活。坐落在贵州省遵义市枫香镇的花茂村,有500多年烧制土陶历史。“在花茂村采风的日子,我们去了很多地方,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在一段盘山公路上,有山民热情地用拖拉机载我们一程。印象很深的是村里的人们不仅物质生活脱贫了,而且对美有很强的追求,很多人家在院墙上、门口、角落里都摆放着土陶器皿,里面种植着繁盛的花。”

十几年前的花茂村曾经一片萧条,土陶作坊转产倒闭者不在少数。如今,花茂土陶已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爬坡窑已被环保陶瓷烧制窑取代,每年生产土陶制品数十万件。采风期间,魏广君与中国国家画院专业艺术家魏杰,同当地艺术家共同创作了数十方与当地革命史迹、风土人情相关的陶印作品,用陶印这种艺术形式记录了花茂村的脱贫过程和发展经历。

在传统中国花鸟画中,文人画家常画梅兰竹菊,蔬菜水果题材往往被认为不够高洁而很少得到表现,而在此次展览中,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所所长乔宜男却画了一张红彤彤的枣,名为《秋实》。在来到新疆喀什和阿克苏地区采风写生后,乔宜男观察到阿亚格曼干村以扎扫把、做服装、养牲畜、种果蔬等方式脱贫增收。有一天,他看到当地居民采摘过后,树枝上还稀疏地挂着一些红色的枣,这一幕给了他创作灵感。他将当地人们喜爱的番茄、枣,以中国画的方式描绘出来。

“既然是扶贫题材创作,中国画就要走出殿堂,走进百姓的生活中,画一些对他们来说有感情的东西。”乔宜男说道。在采风中他了解到当地扶贫干部付出大量心血,看到了村民的笑脸,这让他深受触动。“采风写生所带来的切身感受冲击着我们的心,激发了创作动力,我们不停写生并收集了丰富的素材。”

多年来广泛深入各地采风创作,对艺术家而言,恰是长期观察贫困地区人们生活之变的窗口。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馆长何加林回忆,大概20年前他到太行山写生时曾前往一些贫困村落,看到当地希望小学十分破旧,“这个学校在深山里,只有一名校长和一名老师,几个年级的学生合在一个班里上课,桌椅都是木头临时搭起来的。当时我们看了以后很难受,就凑一些钱捐助他们。”在后来的写生中,何加林看到的希望小学变得整洁崭新,孩子们的衣服上也不再有补丁。“这20年里国家的扶贫力度可见一斑。”

何加林说,此次展出的作品有内容、有情感,艺术家通过速写、水墨写生等艺术形式,不仅表达了在一线扶贫时的真切感受,还带有自己的艺术表现风格。据悉,此次展览为中国国家画院扶贫主题采风写生创作的阶段性成果,展览将展至7月25日。艺术家本次采风写生后更完善的美术创作还将在未来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