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的叙事(外六章)
明前茶
春风一吹,大地受孕。老茶树绽出新芽。
早起的脚步,要抢在清明雨还没飘落下来之前,将新芽采走,制成明前茶。
一芽一,一芽二……嫩生生的叶芽,就这样痛离枝头。
杀青、揉捻、烘焙、塑形……明前茶横空出世。
以其独特的口感,一压群芳,畅行天下。
以其金枝玉叶,身价堪比黄金贵。
清明雨欲来未来,老杜的杏花村还没完全苏醒,明前翠芽,独立红尘。
带着老茶树的希望,带着采茶妹致富的梦想,疾走城市、乡村,献身茶庄、品茗屋……
明前茶的故事开始热传。在初春采摘中最先失去的生命,又在最早接受沸水的浸润中,获得新生……
品一杯明前茶,品早春的滋味,品初生生命奉献的精华……
采茶
俯身甘为茶。
弯曲的身子,像一张弓,射向无边无际的茶海。
将春风遗落的童话拾起来,将土地醉人的情话拾起来,将茶山绿色的希望拾起来,将心中无限的憧憬拾起来,将关于致富的梦想拾起来……
一粒茶芽,一首翠绿的诗行;
一粒茶芽,一个醉人的梦想;
星辰作伴,朝露披肩。奔涌的茶垄,就像翻滚的浪涛,你就是绽放在浪涛中的朵朵浪花。
与泥土亲切交谈,与茶芽深情耳语。灵巧的双手,像燕子啄泥,啄下老茶树翠绿的春梦,啄下茶芽献身的理想。
春风浩荡。座座茶山,写满你奋进的歌谣。
茶歌
像阳光一样明亮;
像泥土一样浑厚;
茶歌,飘荡在故乡土地上的绿色音符。有鸟鸣的清脆,有溪水的悠扬,有情歌的婉转,有松风的激昂……
混合着泥土的香味,混合着采茶妹的汗水,虽没有伴奏,一样悦耳、动听。
那悠悠的山歌,唱绿了茶山,唱浓了茶香,唱出了致富的梦想,唱出了丰收的喜悦……
那是劳动的歌唱,没有矫情;那是自然的歌唱,不含杂质。青山绿水,是你创作的素材;广袤大地,是你演奏的舞台。
大山,因你的演唱不在寂寥难耐;劳动,因你的演唱不在枯燥乏味;生活,因你的演唱更加丰富多彩……
一首茶歌一首诗。
劳动在歌声中完成,歌声在劳动中飘起,美好的生活,在劳动中酝酿……
春风拂过山野
春风拂过山野,拂过冬的慵懒倦怠。
山梁上,游龙似的茶垄,泛出青色,翻卷起绿色的波涛。
鸟的叫声清脆起来;
采茶妹送来茶歌的婉转;
茶厂一阵阵机器的轰鸣,送来明前茶的清香;
茶山,开始一年希望的征程……
春风拂过山野,拂过我噗噗的心跳。
让我如何描绘这个春天?
茶旅一体,游人欢快的笑声,挤满茶山窄窄的小道;
富硒系列茶品牌,撞开山门、寨门,走进城镇都市,走进中国人的生活,走向世界的眼睛……
乡亲们沐风栉雨栽种的茶,成为一把致富的钥匙,打开小康的大门……
春风拂过山野,送来泥土的香味。
绿色、生态、环保……
公司加农户、合作社加农户、支部加农户……
茶产业链、茶支柱产业……这些新鲜的名词,让故乡一下沸腾起来,踩着春天的节律——
腾飞……
如何用一生去饮一壶茶
一个巨壶,一个巨大的诱惑。
在湄潭县城湄江边的半山上,安放着一个巨大的茶壶。它像一座城的地标,引人无限遐想。
这是一个极度夸张的茶壶。深红色的外表,逼真的造型,使人望壶就想一壶茶香。
它是种茶大县湄潭的宣传画像,使人想:如何用一生,去饮这壶酽茗?
一把巨壶,藏着湄潭人多少情意?
“一生只为一壶茶”,这是湄潭人喊出的最响亮口号。
茶,让湄潭人腰杆挺直,腰包鼓胀。湄潭人爱茶,也深入骨髓。
巨型茶壶,像嫦娥仙子,让多少人为之倾倒?
在湄潭街头巷尾,即使什么也不做,就看看这壶,也是一种享受。
湄潭茶的故事,全浓缩在这把壶里。它把茶文化打造到极致,把种茶人的想象无限延伸。
其实这壶,是一个宾馆超市的外观设计,一个茶理念智慧的结晶。
可以这样说,这把巨壶,除湄潭外,在别的任何地方,你从未见过。它让茶圣陆羽也没想到,一片小小的茶,会产生如此轰动效应。
随意将时光在这巨壶里煮煮,许多精彩的故事,便在心中发酵……
煮一壶酽茶
在乡村,煮一壶酽茶,就是煮一段美好时光。
围着火塘,乡人们用酽茶驱赶夜的黑、夜的凉、夜的漫长……
在乡人的字典里,茶如酒,是待人接物的最高礼数。无论近邻还是远亲,只要进门,先让坐,然后敬上一碗茶。
茶漾着黄金的色彩,从噗噗作响的鼎锅里倒出。
茶的文化,就是时时煮着茶,时时能啜饮……
山泉水煮的茶,时刻保持着纯香。它陪伴着年长的老人,走过寒来暑往。
煮着酽茶,煮着古老的乡村旧事。
日子如水般在乡村散漫地走过。有些慢慢成为记忆,存入心底。有些却不断更新,比如茶,从煨到煮到泡,日渐简单。
故乡渐行渐远。说茶的故事,越来越少。煮茶的火塘,渐次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