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海燕》2020年第5期|韩加君:猎户人家把你挽留

来源:《海燕》2020年第5期 | 韩加君  2020年06月19日09:08

出同江城向东,沿着被枫叶染红了的不宽的乡道前行,远远地就会看见在街津山南麓的莲花河畔有一片异国情调极其浓厚的建筑,那就是黑龙江畔的赫哲人为旅游开发而兴建起的民俗村。

正是晚秋时节,秋风为了让人们记住大森林这一年的奉献,用自己的温柔,把森林染成了五颜六色,群山于是便成了一幅幅美妙绝伦的图画,只要你置身于其中,就会有飘飘欲仙的感觉,更诱人的是枫叶环抱的莲花河上,几只扁舟在荡桨,翡翠碧玉一样的水面上,一群水鸟在欢唱合鸣。

此情此景,谁能不为之动容?

越野车缓缓地驶进了这幅无边的画中,河岸上层层叠叠的白桦林中,露出了一幢幢俄罗斯情调的木刻楞子房,这些建筑,全是用东北的红松木组合而成,房顶则用现代红色的琉璃瓦装饰,在五彩的林中别有一番韵致。房前正在修补渔网的赫哲人,举起手中的网梭热情地向我们致意。车在一幢写着“猎户人家”的房前停下,陪我们前来的同江电视台的陈岩、国荣夫妇热情地邀我们下车,告诉说这是一家猎户饭店,然后把我们引到了饭店门前。

还没等我们从画山秀水的美好思绪中走出来,猎户人家热情的赫哲姑娘就捧上了热气腾腾的小米茶,端上了只有渔乡才有的水灵灵的红沙果,接着就是甜美怡人的歌声:“欢迎您啊远方的客人,赫尼那欢迎您到赫哲乡,芳香的美酒不醉人,猎户人家歌声飞扬……”原来,这“猎户人家”和民俗村的大小饭店、旅店都是赫哲人兴办的。

这真是名副其实的猎户人家。门楣上是潇洒的手书“猎户人家”几个大字,单凭这店名,便能给人一种遥远而神秘的感觉。屋檐下,悬挂着山鸡、野兔、狍子、兔子、野猪及猎场的标本,一支擦得耀眼锃亮的猎枪也挂在屋檐下,边上还挂着一排整齐的猎枪子弹。看了这些,我心里竟开始忐忑不安起来,如果民俗村里有这么几户猎户人家,那么山里的动物可要遭殃了。刚才还一如秋天阳光般的心情顿时暗淡起来。

见我没了笑模样,好友陈岩夫妇顿时笑了起来,说:“你瞧你瞧,这些动物的皮毛全是人工养殖的动物的皮毛加工而成的。”我上前一看,果不其然,那野猪皮和狍子皮是家猪皮和狗皮加工制成的。那鹿角也是人工养殖的梅花鹿身上的。看到我惊诧的样子,陈岩夫妇告诉我说,为了保护山里的珍禽野兽,赫哲人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走出森林,许多赫哲人加入到发展养殖业的行列中,许多赫哲人办起了家庭养殖场,养起了山鸡、家兔,结束了赫哲人只猎捕不养殖的历史。一阵梅花鹿的呦鸣声吸引了我,原来,在枫叶如丹的柞树林里,已经建起一个鹿场和一个狍子场,那是为来猎户人家的游人准备的。

我顺手从墙上拿下那支猎枪,原来这猎枪也是支假枪,猎户人家的户主老尤说,这枪挂在墙上主要是当件装饰品,让游人看后产生一种神秘感,这样才能招揽生意……

老尤的话使我笑逐颜开:文明早早地来到了这边陲的赫哲乡,赫哲人的观念变了,这个勤劳善良的民族正在改变着自己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在民俗村的猎户人家,我感慨万千。

我和老尤在猎户人家的火炕上热烈地攀谈起来,窗外是一望无际的白桦林,阳光照射在白桦那洁白的躯干上,格外地赏心悦目。这美丽的景致使我的心里荡起了阵阵涟漪。我建议老尤在窗上加上一个油画框子,那样,这窗外的风景就成了一幅十分有情趣的油画了:春天,这幅油画沾着露珠飘扬着布谷鸟的和鸣;夏天,这幅油画吐着清翠,洋溢着山丁子花的芳香;秋天,这幅油画染着缤纷,迷离着大自然画师的意象;而到了冬天,这幅油画就是一首边塞诗,诱得松鼠在白桦林里不停地跳来跳去。

猎户人家这窗外的风景真让人忘情,湛蓝蓝的莲花河上秋风徐徐,轻波悠扬,莲花河的怀抱里,藏着各种各样的游鱼。陈岩兄告诉我,当地的赫哲人都长着识水性的眼睛,即使是藏在深水之下,也能用鱼网将它们网起,但只取个大的,小的再放回河中。

赫哲少女小玉撑着桦皮船,载着我们在莲花河上欣赏这如画的渔乡之秋。两岸的秀色森林,里面珍藏了多少关于猎户人家的故事呵,那一排排在水边嬉戏的白天鹅,那是赫哲人的吉祥鸟,世代受赫哲人崇拜。

夕阳西斜,莲花河红彤彤的,猎户人家掩映在这桔红色的世界里,此刻,已分不清是金秋里那五光十色的山水给了夕阳以更多的魅力,还是夕阳给了这世界以无限的钟情,总之,这赫哲人的猎户人家充满了静谧和神秘。

为了让我们感受赫哲人的热情好客,老尤早早地在江畔燃起了篝火,他在这里为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烤塔拉哈,让我们以独特的方式品味赫哲族的鱼香。

我被尤大娘邀请到篝火旁坐下,然后,在场的人依次坐下,只见尤大爷将一条鲤鱼用刀从腰杆子上一分为二,然后串到一根柳树条上,在上面涂上辣椒、盐等佐料,然后置于篝火上烧烤起来,顿时,一股扑鼻的清香迅速地扩展开来,诱得在场的人垂涎欲滴。这道烤塔拉哈,是赫哲族的名吃,一般人到赫哲乡,很难一饱这个口福。

酒过三巡,猎户人家的赫哲人在尤大爷、尤大娘的带领下,伴着《乌苏里船歌》那悠扬动人的旋律唱起了伊玛堪:那尼傲歌盛世,白天鹅舞蹁跹,江上民族踏歌来,欢迎朋友喜开怀,那尼傲……这歌声情真意切,吸引了在民俗村下榻的游人欢聚而来,大家沉醉在了猎户人家营造出的民族团结的情景之中,纷纷地加入到欢乐的人群之中。

从此,猎户人家的赫哲人,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记忆之中,这份美好的回忆就像那录音机里的磁带,想念猎户人家时,只要把磁带倒回去,便能欣赏到那段亲切而又热烈的故事。

离开猎户人家时,悠扬好听的伊玛堪又在我的耳边响起:远方齐鲁大地上的客人,请您慢慢地回头走,豪放的猎户人家啊,热情地把您挽留……

 作者简介

韩加君,现居青岛。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青岛作家协会理事。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视觉中国、中国旅游报社“美丽中国行”签约摄影师。中国网旅游频道专栏作家。青岛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在《人民日报》《人民画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央视网》《散文》等报刊刊发消息、通讯、文学作品、摄影作品10000多篇(幅)。作品多次获得今日头条“青云计划”奖。《一个个体户的特别遗嘱》《飞阅青岛,看西海岸新区一片妖娆》等1000多件文学作品和新闻作品以及摄影作品获得国家、省、市新闻奖和文学奖、文艺奖、征文奖等奖项。出版有作品集《背着唐诗走西欧》《新疆艳遇》《莱茵河畔的微笑》《劲舞长镜唱大风》等。其中,散文集《背着唐诗走西欧》获得青岛文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