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四川文学》2020年第4期|陈应松:普洱,闪烁的绿色明珠

来源:《四川文学》2020年第4期 | 陈应松  2020年06月11日08:26

景迈茶山

我是从景迈茶山进入普洱的。景迈茶山有岗哨,岗哨是不允许山外的茶运进景迈茶山,防止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允许在景迈茶山里包装后,运出去冒充景迈茶山的古树茶。

为了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景迈茶山这2.8万亩古茶树,严格地保护起来,修建了通往茶山之路。因为是小方石铺路,汽车被硌得左冲右跳,犹如颠簸在大海上,十分坎坷。问缘由,是因为怕沥青铺路对茶叶质量造成影响,也不知真假。但这一定是一条通往深山和高山的路,在盘山公路上盘旋了许久,云雾升了起来,夕阳变得巨大,晚霞浩浩荡荡,洒满了景迈群山。海拔在升高,我们的车经过一个大寨子,看房屋就知是傣族寨子,而且看到许许多多的茶厂,是景迈茶山的茶叶加工地。云雾开始漫上道路和村庄,四围群山齿齿,壮阔无边。上了一个山头,碰上了赶街的集市,这已经是到了收市的时候,当地穿着各种民族服装的村民仍骑着摩托聚集在这里,卖自家的农副产品。也有摆摊卖衣服、杂货、小吃的。有猪肉摊,有彩票摊,有电信摊。听卖衣服的口音,竟然是我家乡湖北来的。

我们继续往前开,终于在一个极深邃、僻野的地方下车——这,就是景迈茶山的中心。

我终于得见这漫山满岭的古茶树,这树龄有2700年的古茶树,也有几百年的古茶树,但都是古的,古代,古老,但不古稀,因为太多。要说2700年前,这是春秋时期,群雄争霸天下,刀枪剑戟在中国的大地上闪烁,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可是,在滇南的一隅,有一群人,与世无争,种着茶树,品着有兰花味道的普洱,过着他们慢吞吞的生活,享受着与天地和谐相处的日子。

古茶树并不是太大,因为要采摘,所以都只有三五米高,直径也不粗,茶树长得很慢。是否经过人工的矮化,不得而知,但因为生长在高山云雾深处,这些茶树虽不事张扬,但沧桑内敛,树干遒劲,虬枝如龙,造型山重水复,如人工培育的盆景,叶片青绿。上面寄生了许多苔藓、石斛等附生物,特别多的是一种俗称“螃蟹脚”的寄生植物。在普洱,或者喝普洱的茶客,“螃蟹脚”也是他们的一爱。常见他们将“螃蟹脚”与普洱生茶拼配在一起冲泡品饮,别有一番滋味。此物形似螃蟹的脚爪,这东西还有枫香槲寄生、枫树寄生、桐树寄生、赤柯寄生等。但景迈茶山上的螃蟹脚最好,而且专指景迈茶山上的寄生物,只寄生于树龄较大古茶树上,也被统称为螃蟹脚普洱茶,其形卷曲伸展,细分出若干节,似扁秆灯芯草,闻之有浓烈的菌藻味和茶香味,这便是《本草纲目》中所言的“形如蚱蜢脚者佳”的螃蟹脚。此物常饮可防止血管硬化,有消炎祛痰、清热利尿等功效,是景迈山古茶之外另一大产品。

我摘了一棵古茶树的几个芽子放在嘴里嚼,有一股老清香味,有点涩,介于苦和甜之间,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苦,几乎是甜的,味道很醇厚。那天在傣族村寨的晚餐喝了景迈古茶,确实苦后带点甜的余味和兰花的香味。这么说吧,有兰香的茶,就是景迈茶山的古树茶,茶汤可泡20泡,浓郁持久,清凉旷达,回味悠长,有野山茶的气韵魂魄萦绕杯沿,久久未散。

不知有没有叫“野韵”的景迈茶,我认为,野韵是这里茶的独特韵味。野山之茶,让杯中群龙竞舞,松雪万点,高香喷薄,正是山野森林的神韵,大千世界的绝饮。李白说,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石中茶有玉泉声,说的是有什么样的环境,生什么样的茶。这里的古茶林是挟了千钧的绿潮,汲了万山的香魂。沉雄静壮,遒劲旷远,无他茶可比。

景迈山是中国六大茶山之一,千年古茶树的面积堪称茶山之最。这里产有一种茶叫“景藤腊告”,傣语就是千年古茶的意思。景迈山茶属乔木大叶种,十二大茶山中乔木树最大的一片集中在这里,也有中小叶种,混生在这一片大山之中。

景迈茶山是茶树生长的圣地,茶人心中的圣山。2003年,中国科学院有研究报告称:这里是世界茶叶的发祥地,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缩影,传承民族历史文化气息的活化石,同时它所具有的病虫害自我控制机制,对于研究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保护、茶叶驯化和种植起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价值。2013年被国际茶叶委员会确认景迈茶山为“世界茶源”。2013年11月,国家文物局将景迈山古茶林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它还被称为“古茶园的自然博物馆”“东方的普罗旺斯”。

各种誉词都可以给它。

在景迈茶山的古茶树林和其间布朗族人干栏式建筑的村寨,有一种特别的情调,这是个不可不去的地方。这话是我在云南林业厅采访时,一位对景迈茶山有特别感情的老领导深情地对我吩咐的。中国的干栏式建筑如今只保存在景迈茶山的布朗族村寨里,特别是翁基村。

我在景迈茶山申遗的材料中看到,布朗族人开始人工驯化并小规模栽培茶树,最晚在公元7世纪,至少已有1300多年历史。

在景迈茶山,有布朗族和傣族等少数民族。布朗族是云南三大原始族群之一的“百濮”,也称其为“濮人”,与德昂族、佤族有族属渊源关系。景迈山傣族是元末明初由勐卯地区(瑞丽)迁来。不过在同一座山上生活,有史载故事称这二族是亲戚关系,西双版纳土司把第七公主南腊米嫁给了布朗族头人、他们的民族英雄岩冷,共同管理茶山。这里布朗族人的后代也有傣族血统,所以二族在一起生活,亲密无间,形同一家人。

因为有一千多年的种茶史,布朗人掌握了多种茶叶品种的制作:“腊告”(干绿茶),“腊拉”(大粗叶茶),“腊贺”(糯米香茶),“腊各信”(小雀嘴尖茶),“腊广”(圆形的紧压茶),也就是后来誉满天下的普洱茶。这些茶都是难得的精品,在景迈古茶园,在翁基村,随时可以喝得到。

布朗族与哈尼族一样,自然崇拜,信万物有灵,当地每家每户都崇拜茶魂树。尤其布朗族将“一叶两芽”茶抽象成符号作为一种图腾,应用于民居建筑的屋顶装饰上,突出了对茶的感激与敬畏之情。

景迈山莽莽苍苍的古茶林,也有一些其他古树,我进入茶林,抬头看到高大的、雍容华贵的、有神秘感的另一种树,他们告诉我,叫栘依果树,结满了果实,但据说果硬难嚼,酸涩难咽。布朗族人一般会加入盐、辣椒、白糖等腌制凉拌后吃,舂碎,拌以各种调料吃。还有一种长尾单室茱萸,也是高古乔木,挺拔英俊,郁郁苍苍。

古茶林集中分布在海拔1250—1550米的山地上、村寨周边、次生林之中。景迈山现有三大片古茶林,面积1231公顷,分别以翁基寨和景迈大寨为中心。在翁基村寨里,我学到了一些知识。古茶园是一个庞大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珍贵的物种基因库,古茶林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丰富,植物有125科489属943种。古茶林层次丰富,具有乔木层、灌木层(茶树主要分布层)和草本层,形成上—中—下的立体结构。上层有构树、菩提树、桤木、西南木荷、红椿、乌墨等。中层有:白花羊蹄甲、中国山樱花、楠木、苦竹、翠叶金合欢、云南桗栘、漆树、普洱茶等。下层有:薤白、密蒙花、蕺菜、水芹、灰肉红菇、干巴菌、奶浆菌等。而古茶林内茶树则有327多万株,由布朗族、傣族,还有哈尼族和佤族人,共同守着这几万亩古茶树。

翁基村

我必须赶在天黑前到达千年古寨翁基村。我们在一片夕烟腾起的时刻进入了这个中国干栏式建筑仅存的传统布朗族村寨。这个村寨被云海托着,在傍晚的炊烟里沉醉。古木成群,房舍特别,好像进入了一个与当下生活无关的世界。没有一栋水泥建筑,看不到一丝喧嚣,停车场的许多汽车才让我们回到现实。看车的牌照,都是从各地各省来这儿住下避暑的客人,爱好自驾游的潇洒人群。有的在这里一住就是半年甚至长期生活在此。村寨在一个山坳间,村子的上方是一座佛寺,旁边有一棵巨大的古柏,这种柏就叫翁基古柏。有几个巨大的树干,高达20余米,蓊郁浩大,胸径3.3米,根部径围有至少11米,已有2580寿岁。何人所植不知,但出生在春秋时期是一定的,一棵树为什么伟大成神?因为它基本见证了一个国家的历史,这么久远的生命难道不值得我们尊敬吗?

在这个村寨寺庙的高处,可以看到翁基村的全貌和下面的山谷,那儿还有几个寨子如芒景上寨、芒景下寨、芒洪,这些布朗族村寨,陡峭黑挂瓦下的干栏式建筑笼罩在古老的茶香中,深偎在古茶林里。

这里的云海非常神奇,在山谷中,平静如摊晒的棉花,如堆砌的冰块,盘桓在寨子的旁边,流连不去。

进入石头铺道的寨子,干栏式建筑的楼下是敞开的,楼上也是敞开的。楼下是养猪、养鸡和安放杂物的地方,现在是放摩托车和拖拉机的地方,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屋檐下,有燕子窝和蜂箱,有花钵,有芭蕉丛,有废弃的碓窝,有狗,有鸡,有红色的消防栓,穿着布朗服装的男女在村里来往。女人头上包着彩色的头帕,穿着绿色的裙子,斜背着手工编织的包,穿着拖鞋,皮肤较黑。更多的房子成了民宿,有更为时尚的装修和布置,布朗族的民族元素被扩大放在民宿的门口,比如布朗族的大葫芦一排排挂在干栏上。

寨子中心的一个建筑前是族人们祭祀的祭台,石头垒砌的台子上插着高大的竹子,挑着白幡。

寨子的活动中心,是一些斑驳生苔的老石头,有一个大平台,有一个卖肉的摊子,用铝盆装着猪肉。猪肉不肥,卖肉的是本寨子里的人,用的弹簧秤,12元一斤。围在这摊子前说话的寨子里的男人和背着小孩的妇女都说,这是绝对的绿色食品,没有喂饲料的,是放养的。同行的朋友买了几斤,带回城里去。

翁基,布朗语的本意是看卦,意为看卦选址的地方。虽然布朗族的先祖带领族人迁徙到芒景这个地方时,卜过卦,但这地方本来就太好,如今又遇到更好的时代,政府加大了对传统古村寨的投入,村寨的“古村落、古民居、古树群、古老的布朗族文化、古老的茶文化”五古一体,将布朗族传统建筑、传统制茶工艺、民居体验馆、民族节日,结合在一起,打造出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在翁基村的家家户户木屋檐口顶部的翘角处,都能看到完全一样的三叉形茶叶图案,这是翁基村的图腾。寨子里每年都会举行祭茶祖活动,村民也保留着近乎原始的布朗族烤茶传统。茶是大自然给布朗族的馈赠,也是村民自然崇拜的对象。

布朗族是茶的民族,翁基人世代与茶树为伴,与密林草木为生命的依托,是茶养育了他们,水攻、火烤、陶煨、竹酿,在生活的幸福美满处,被茶香环绕着梦境。如今,翁基古寨的茶叶名满天下,加上这里的名气,更多的人来到景迈茶山,布朗人家的年收入许多已超过了10万甚至20万元。古茶树,成了布朗族永远的摇钱树。

这里独特的“茶祖”信仰仍深刻影响着布朗族的生产生活和精神心理。布朗族人每家的茶林里,都会有一棵高大的茶魂树,树干上捆绑着用竹篾编成的小篓子,用来盛放祭祀品。茶农们采摘茶魂树上的鲜叶时,都要先祭拜茶祖帕哎冷。每年春天,家家户户把各自茶林里的茶魂树鲜叶采摘下来后,制成“茶魂茶”,供奉在祖先也是茶祖帕哎冷的雕像前,祈求年年茶叶丰收。

制作茶魂茶充满了森林的神秘感,必须由家庭中的年长者来采摘,采摘前要斋戒、沐浴、更衣,然后跪拜在茶树下,献上泡好的茶和饭菜,点上蜡条并开始诵经祷告,诵经完毕方可上树采茶。每棵茶魂树的茶全部是采用传统工艺,纯手工制作,杀青、揉捻、晒青都以树为单位独立进行,不得混杂。

在翁基村,最热闹的节日是“山康茶祖节”,为了保住幸福祥和的生活,不忘根本,每年4月,翁基村都要举行山康节,就是祭茶祖的节日,也叫茶祖节。这个节日布朗族又称“好够龙”,节日历时4天。正式的祭茶魂仪式据说始于景迈山种茶后的一百年,茶魂树就是第一棵种下的茶树。山康茶祖节,全村的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的盛装,前往古茶山祭拜茶魂。祭拜茶魂的地方在景迈古茶山原始森林的深处,高大的古木遮天蔽日,古树下是成片成林的古茶树。在高大的古树下,人们用竹子搭一个供台,供台上插着各种祭祀用的纸花。供台也叫茶魂台,人们把所有的供品都摆放到上面,大佛爷和寨子里最有威望的老人站在供台的中央。祭祀的人在供台前跪下,点燃手中的蜂蜡,双手合十,在大佛爷的诵经声中,人们三呼茶魂,声震山野,对给予他们富裕和幸福的古老茶山顶礼膜拜,然后,整个村寨的男女老幼,在象脚鼓的鼓声中,人们高举手中的茶树枝,跳起欢快的舞蹈,迎接采茶季的到来。

景迈山古茶林是自然与文化高度复合的特殊生态系统,充满了茶一样的活力。

景迈茶山,在我们的杯中,永远是一年一度的绿色诱惑,绿色怀古。

百草根节

前一天晚上住在澜沧县城,遇上了3.2级的地震,竟然没有醒来。临睡前看到漆黑天空上有一块亮云,匆匆向东飘去。接着又出现一块亮云。早晨起来,听说闹了地震。

终于赶上了普洱的百草根节。这是一个第一次听说的草根节日,也是在世界仅此一家的节日。

面对着满街嫩生生的各式各样的草根,你可以知道的知识有:一是新鲜草根是可以吃的;二是普洱的山水间有这么多种草根和草;三是热带雨林的植物太丰富,因为不可吃的草根应该更多;四是一般农民都能认识这么多可以治病的草根;五是这里可能是我国中草药最丰富的区域;六是普洱百姓的饮食习惯太奇怪。所谓百草根节,就是吃草根,普洱人的口味真的太怪。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这么多好吃的草根,如果这儿的生态环境遭受了破坏,你又到哪儿弄这些草根吃呢?

草根节始于何时?问了几个人,都说不知,说普洱自古就有端午吃草根的习俗,跟汉族人喝雄黄酒的道理一样。可是汉族在端午时,也有喜欢草如蒲草艾草,只是挂到门口驱蚊避邪,这个习惯大致也有几千年了。在普洱生活的无论是汉族还是傣族、拉祜族、彝族、布朗族、佤族,到了端午前后,都要买一堆草根炖鸡或排骨。有的是一天炖一种,有的是买一堆一锅炖。根有细有粗,有大有小,有的一团乱麻,有的理顺成束,有的是茎,有的带叶,有白的,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有硬的,有软的。这些山上挖出的热带雨林的根,千奇百怪,都可食用,大部分看着就可生吃。这些根,至少一半在南方的平原山林间是可以挖到的,但其他地方为何没有这个习俗?我百思不得其解。

中午市委宣传部请我们吃了一顿百草根饭,在鸡里面煮了一些草根,如牛蒡子根、当归根、茴香根、鸡腿根、麦冬根等。然后我来到草根节的主卖场,还没到端午,但草根节已经开始了几天,各种热闹的活动过去了,如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的现场认证,在普洱思茅区阳光悦城七坊街的“原生药材展示一条街”以总长度1648.5米被认证为“规模最大的药用植物展卖会”。这条长街上,摆摊卖草根的展位数量达1099个,主要参展的草药根有鸡刺根、土党参、野当归、牛蒡子、生藤、小红蒜等200余种。这一天,现场摆了130桌“百草根”宴,千余名市民一同品尝了百草根炖生态猪脚、百草根煮生态牛排、百草满山香炖生态瘦肉、新鲜石斛花炖蛋等数道由不同药根搭配烹饪的美食。

我去的时候依然是很长的摊子,摊子摆到了会展外的大街,所谓草根,是很贱的,草根群体就是下层人群。但这儿的草根那么鲜亮,五颜六色,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十分养眼。且每一种都是中药,其实中药就是根茎为主,较多也好分辨的有牛蒡子根、天冬根、麦冬根、绿葱根(不是我们吃的葱)、小红参根、臭参根、当归根、鸡刺根、茴香根、古登根、露水草根、铺地丹根、老泡参根、生藤根、牛膝根、马尾根(一坨坨就是黄精)、防风根、五金子根、毛丹花根(炖鸡蛋的)。嚼这些根难以下咽,主要是喝汤,煮在一起,也是祛湿提气,滋阴补阳,防病治病。但满街卖草根,把各种植物翻个底朝天,有的是专门种植取根。在汉族有些地区,吃点鱼腥草根之类很平常,像云南普洱这么吃几百种根,大张旗鼓,风卷残云,闻所未闻,这也是普洱奇俗。

普洱人的话说:端午节吃百药,换了肠肚一身轻。到了农历五月,普洱这地方地处热带、亚热带,溽热、潮湿,万物生长迅速。听说这里的思茅松一年要长两个年轮,在植物界也是十分神奇。因为天热,虫蛇出动,细菌繁殖,植物腐烂,瘴气弥漫,严重影响人的健康。这个季节,人会茶饭不思,浑身无力,于是吃点草根就会增强免疫力,滋补阳气,调理阴虚。

草根都不贵,三五元一斤,贵的有十多块的,属好药。山里农民去挖采,洗净,再挑进城来,一个大摊的上百斤,也卖不出多少钱来,只是强壮了市民的筋骨,滋补了他们的气血,满足了他们的口福,对中草药的认识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老妪早晨提着篮子上街,就可以买一堆回去,家里的人是什么体质,适合吃什么草根,炖什么东西,老人都心里有谱,成了半个中医师。一般来说,炖猪蹄和鸡的较多,一锅中,应该有10来种草根,这炖出的汤才有药效。五筯姜伸筋络,当归补气血通筋络,鸡刺根排毒,党参、公鸡果根和茴香根补气(常言说:三年茴香根,赛过半支参),山白枝根、石菖蒲、鸡肚子根消食健胃,百部根润肺腑止咳嗽,九股牛(羊角天麻)清热解毒,露水草止咳镇痛,何首乌益肾乌发(想起在楚雄满街是何首乌炖鸡的餐馆),黄牛犀补肝肾强筋骨,绿葱根清热利尿,牛蒡子根疏风散热、解毒消肿,水牛犀散淤消肿,天冬根、大白芨润肺止咳,小白香、菜当归、小红参根和小红蒜根都是补气血,白花蛇舌草、粉果根、野生鸡刺根和重楼根都是消炎排毒,红白解根解百毒,红毛丹根活血祛风,猴子背巾叶根补肾壮阳、活血调经,回心草根养心安神,麦冬根润肺清心,爬树龙除湿除风,苤菜根清热利水、养胃止渴,蒲公英消炎利喉,山乌龟根散淤止痛,生藤根祛风散寒、行气通络,岩七根治胃痛……

在普洱街头,你不买草根,就是逛逛,植物嫩根的气息弥漫在大街上,沁人心脾,微甜,微苦,微腥。那些嫩生生的根,五颜六色,看着就能感受到深山草莽的氛围,感受到云雾深处的水灵。

关于植物的故事,关于草根治病救人的故事,在卖根人和买根人中间,都可以说出一串一串,非常传奇。普洱人对草根的迷恋,说穿了是对自然的迷恋,医治人疾病的、养生的药都在草根中。我听说这里有一种可食的草根叫“脱腰药”,是健腰的,腰疼、腰肌劳损,吃了就好。这是老天独赏给人类的,如果是牲畜动物吃了它,马上会受到惩罚“脱腰”,因为它们不配。上苍赏赐给人类的绿水青山,包括美丽的草根,就是我们百宝箱,我们珍惜并守护着它,它也守护着我们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