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守护廿四夜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沈杨涵  2020年06月05日16:25

古往今来,传统文化总在一年又一年中滋养着正在成长的我们。千秋万代,它也在一岁又一岁中见证着中华名族的底蕴。

腊月廿四的早晨,熹微的晨光笼着我家的庭院。我搬来了一张铺着暖暖椅垫的藤椅,坐在院中诵读着《燕京岁时记》。“二十三日祭灶,古用黄羊,近闻内延尚用之,民间不见用也。民间祭灶惟用南糖、关东糖、糖饼及清水曹豆而已。”而我们江南地区祭灶是在腊月廿四,奶奶轻轻地搅动着锅中的红豆,古音袅袅,小院中回旋着质朴的音韵。脸上漾着笑容。“咕嘟咕嘟”,红豆在砂锅中翻腾着,浓浓的豆香溢满了整个院子,暖而香。我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奶奶,今天是祭灶,您煮红豆干吗?”奶奶慈爱地笑着说:“我要做豆沙,然后用豆沙来包汤圆,用汤圆祭灶可是我们这的传统习俗,你可得学着点。将来这些传统习俗得由你们这些小辈来传承守护,我也是从长辈那学来的。”

下午,奶奶从玻璃神龛中郑重请出“灶界老爷”,“灶界老爷”是一位红色脸膛、慈眉善目的老爷爷,印在宣纸上的。小小的灶台上,盛放着汤圆、水果、糖果、豆腐干、百叶,奶奶还会点上蜡烛,烛光摇曳,“灶界老爷”的脸越显红润。奶奶点上香,嘴中又念念有词:“灶界老爷,我们都是自己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我们全家诸恶不做,众善奉行。囡囡,快来给灶界老爷磕头!”我立刻跪在红垫布上对他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响头。

“囡囡,你会背《燕京岁时记》中关于送灶的片段吗?”奶奶拍了拍我的肩膀。“祭毕之后,将神像揭下,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我若有所思,“奶奶您等会也会这么做吧?”奶奶那爽朗的笑声告诉我她一定会那么做。我不禁沉思起来:《燕京岁时记》记叙的是清代北京岁时风俗,距今约有384年了,是什么让至今的人们还在延续这些传统习俗?

夕阳西下,太阳的光芒已不再耀眼,昏昏沉沉,染红了半边天。我站在院中,细细端详着奶奶扎灶神的轿子。奶奶用金黄色的麦秸杆和芝麻杆扎成一大股,顶上加入了青翠的松枝柏头,再把麦秸秆分成三股,支撑在地上,每一股的下面用一圈红纸封好。一顶漂亮的轿子就扎好了,红红绿绿煞是好看!“传统文化也是艺术的结晶呀,它也蕴藏着美。”我拍手感叹着。我把“灶界老爷”请到轿子中,奶奶点上火。天色渐渐变黑,院中吹来了呼呼的寒风。我拿着围裙挥舞说:“左肩掼到右肩,灶界老爷上天,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明年见!”寒冷的廿四夜,金黄的麦秸秆闪耀着温暖的火光,映红了我的笑脸!芝麻杆的“哔哔啵啵”的响声让奶奶感到了“芝麻开花节节高步步甜”的幸福!奶奶回想起这一年的辛勤耕耘,看着家里五谷丰登,幸福美满,“岁岁丰收常熟田”的喜悦一下子涌上心头!

在书房温暖明亮的灯光中,我又细细品读起《燕京岁时记》来。祭灶、贴春联、初一接神、拜年……《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的,正是七天后我们将要做的。是什么让至今的人们还在延续这些传统习俗?下午思考许久的问题又浮现在我眼前。读《燕京岁时记》就是在与智慧的古人谈话,而真正去实践这些传统习俗,就是在赞美古人的智慧。这些蕴藏着古人的智慧、民间的勤劳的传统习俗正在一天又一天的积淀,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这些隐藏在民间、深埋在岁月深处的传统习俗一代代传承,比如感恩,比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奶奶向上一辈学习传统习俗,并且将它们教给了我,每家每户也都是这样的。代代传承,代代守护,才得以保留了这些传统习俗,守护的力量是伟大的。

许多老辈们都是我未曾谋面的人,但只要用心去守护传统习俗,我便与他们来了一次心与心的交流!我们怎样与古人对话?怎样去学习他们的文化?我想不仅要饱读诗书,更要亲自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跟着长辈们好好学习传统文化,也要认真教好小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去走走,去看看,去了解不同地方的传统文化,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作者: 沈杨涵 年龄:13 指导老师:钱佳黎

学校: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中学初一(8)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