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张凯丽:5G时代应建立“手机艺术”门类

来源:文艺报 | 张凯丽  2020年05月22日09:0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为推动世界科技水平的提高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影视演员张凯丽从文艺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带来了“5G时代应建立‘手机艺术’门类 引领文艺健康发展”的提案。“几十年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10月31日,中国三大运营商公布5G手机商用套餐,并于11月1日正式上线5G手机商用套餐,中国已走在了世界5G时代潮流的前端,而与大众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的手机再次成为焦点。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自然将目光关注到了以手机平台和网络工具所衍生出的艺术形式及传播现象”。

“科技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物质生活,更影响着我们的精神生活。” 张凯丽谈到,100多年前,电影技术的诞生为“电影艺术”概念的出现奠定了科技基础,如今,以电影艺术为支撑的产业化发展,无疑成了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同样,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诞生,广播、电视艺术的概念也逐渐出现,并深刻影响着百年来大众的精神生活。提起1990年播出的电视剧《渴望》,张凯丽十分感慨,“通过电视艺术,全国人民认识了我所扮演的刘慧芳,中华民族‘善良’的美好品质再次滋润了一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多年来,一部部中国电视文艺作品,不仅继续传承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谈及5G技术支撑下,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张凯丽说到,人类进入手机时代以来,几十年间手机已逐渐从只能通话的通讯工具,变成了我们日常社交、购物、生活、娱乐的工具,其媒介属性正在变得更加多元化。手机微电影、手机摄影、手机文学、手机短视频等等从手机衍生出的艺术形式已经很深地介入了大众生活。“随着这些艺术形式的不断发展,我们有必要逐步建立起‘手机艺术’这一概念,为大众的精神生活、社会的文化产业发展增添一股清新的空气。”

在张凯丽看来,“手机艺术”应该是以手机为传播平台和生产工具的艺术门类,与电影、广播、电视等艺术有交叉之处,是一个交叉艺术门类,但其也有自身特点。而核心特点就是更加具有大众性、更加具有参与互动性、更加具有移动伴随性。而构建这一艺术门类,离不开社会各界,包括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教育机构等方面的支持助力。为此她提出以下建议:

一、政府部门牵头,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以人民为中心,发挥社会主义文艺优势,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引导手机艺术良性有序发展。文化、广电部门可在现有的国家级评奖中,与时俱进地设立手机艺术相关门类的奖项;鼓励文创产业园区吸纳、孵化从事手机艺术的相关机构、企业。工信部门可制定相关准入标准,引导、鼓励科研机构研发相关技术,促进手机行业健康发展,从而为手机艺术的构建营造更好的环境。

二、科研机构跟进,深化相应技术研发。以5G技术为契机与支撑,研发出成本更加低廉、稳定性更加可靠、推广性更广泛的技术,运用在手机中,与相关文艺创作者一起探讨,找出技术难点,攻克障碍,从技术上助推手机艺术发展。

三、教育机构支持,构建相关学科研究。从教育角度来看,手机艺术应逐步构建起相应的学科。作为一门交叉艺术学科,它与其他艺术门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其自身由于更具大众性、参与互动性、移动伴随性,也随之有其构建学科的意义与价值;高校教师可与相关领域的文艺工作者联合起来,在逐渐摸索“手机艺术”特点的基础上,构建“手机艺术学”,让该艺术门类的人才培养更加专业化。充分利用高校的平台及资源等各项优势,举办相关论坛或研讨会,或创新更多学术形式,为构建“手机艺术学”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张凯丽希望,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和推动下,“手机艺术”也能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从无到有并发展壮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为人民群众增添更加丰富的文化娱乐方式,为社会主义文艺增添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