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叶永烈与他留下的“一卡车”创作档案

来源:澎湃新闻 | 石剑峰 罗昕  2020年05月16日11:25

作家叶永烈有一个特别的房间——顶楼游泳池改建而成的书房。在这个书房里,除了普通的书橱,还有一箱箱装满手稿的铁皮柜,装满采访录音磁带的塑料箱……

作家叶永烈从11岁起发表作品,现已出版180多部著作。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叶永烈建立了完善的个人创作档案,各种文稿、书信、照片、采访录音、笔记,作品剪报、评论、样书等均分类保存。叶永烈长期从事中国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纪实文学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的档案和口述历史资料,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叶永烈创作档案”,成为中国当代历史研究的一批原始文献。

2014年,所有这些叶永烈私人档案整体由上海图书馆收藏,档案数量近“一卡车”。上海图书馆宣布这批叶永烈捐赠的文献将以“叶永烈专藏”的名义予以收藏,这是上海图书馆首次为在世的中国作家命名文献捐赠专藏。在上海图书馆看来,叶永烈捐赠的文献是研究中国科普科幻创作史、中国现代史的重要资料。

叶永烈有一个存放文献资料的书房,绿色的铁皮柜中,存放满了他半个多世纪创作生涯中收藏的写作手稿、采访资料、书信等原始资料。

在这批捐赠中,有叶永烈父亲为他保存的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毕业的所有成绩报告单,也有他11岁投稿时报社编辑写给“叶永烈小朋友”的信、信封以及第一篇作品发表时的报纸。“我5岁上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张成绩报告单上写着作文、读书(即语文)两门不及格,都是40分。这张成绩报告单不仅是我成长的记录,而且对于今日一些成绩不好的孩子也是一份励志书。”叶永烈在2014年捐献档案时说。这些私人物品中,还包括叶永烈几十年日记,其中手写日记18卷,“我每年的日记就有40万字。”

在这批捐赠文献中,最具历史研究价值的是叶永烈对很多历史当事人的采访原件——采访笔记或是录音。这些采访原件形成一个个以重要人物或者重大事件为中心的“私家档案”。叶永烈早期采访都是使用磁带进行录音,这些磁带都被他留存下来。因为这样一个习惯,叶永烈保存了几千卷磁带,其中包括很多对国家高层人物、“文革”等历史敏感人物的采访录音。

这些捐赠中还包括1980年中国训练航天员的照片和电影正片。1979年,经钱学森批准,叶永烈进入鲜为人知的中国航天员训练基地。当时他担任导演,拍摄了电影《载人航天》,这部电影后来由于种种特殊的情况,未能公映,电影胶片也不知所终。“当年我在剪片时,觉得每个镜头前后剪下来的片子都要白白烧掉,很可惜,就保存起来。

幸运的是这些资料都已经得以妥善保存。“叶先生交给上图的采访录音,我们都已经完成了数码化。前年他本人还来看过我们的转录现场,对我们的转录设备、管理流程都很满意。”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黄显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得知消息后他觉得很突然,“今年一月我们还去医院看过叶先生,当时他夫人还有家里保姆还说等好转了,我们再把最新的捐赠证书给他。我们一直等着他身体好转。”

上海图书馆于去年11月举办的《妙笔生辉:上海图书馆藏名家手稿展》也展出了叶永烈“红色三部曲”之一《红色的起点》等手稿物件。上海图书馆馆员刘明辉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她从去年2月15日开始就展览选取哪些展品征求叶永烈建议,当时叶永烈提出可以展出他捐赠的与华罗庚等名人的书信,手稿可选香港《大公报》的手稿。

“对于展品选择及其具体介绍,我们始终保持沟通。比如他自己最想展出的是‘红色三部曲’、《“四人帮”兴亡》、《邓小平改变中国》、《陈云传》这些作品。”刘明辉说,在沟通中她得知叶永烈的身体情况并不好,在去年8月住过一次院,9月8日时还说:“这次病得不轻,手术在即,主要是一直忙于写作,延误了病情,直到病情严重才住院六次,要开刀了。”

“他一边养病,一边对我们的选品和介绍文字提出意见,哪怕是一些简单的答复。”让刘明辉印象深刻的是叶永烈的认真与仔细,“我们选择了一份他和高士其的信,他说得确认是高士其本人写的还是秘书代笔的。当我们发去扫描件,他马上告诉我,那份书信是秘书代笔,最后展出的最好还是亲笔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