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以“脱贫攻坚”为主线的电视剧《花繁叶茂》央视开播 遵义的扶贫实践,都化在“百姓富、生态美”的蜕变故事里

来源:文汇报 | 王彦  2020年05月12日08:47

昨晚,电视剧《花繁叶茂》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该剧聚焦遵义下辖几个山村从一贫如洗到“百姓富、生态美”的蜕变。作为今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脱贫攻坚题材重点剧目之一,《花繁叶茂》改编自欧阳黔森的报告文学《花繁叶茂,倾听花开的声音》,由中央电视台、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出品,上影集团等联合出品。

上影演员剧团演员刘小锋担任该剧的出品人、制片人。他告诉记者:“创作过程中,我们从老乡的喜怒哀乐、真情实感出发,用一桩桩小事‘罗织’出一个政策下的山乡变迁。” 透过34集笑中带泪的故事,观众将看见这些年来遵义的扶贫实践、老乡的切实获得。

用亲切细致的乡村事,串起精准扶贫的不同模式

贵州遵义,中国革命发生伟大转折的红色圣地,曾经也是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战场。那里流传着两句话,数年来,深刻影响着脱贫一线的奋斗者。

“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农村“三改”、土地流转、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升级……每一个政策关键词,都牵动着脱贫百姓的幸福指数。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致富路上勿忘呵护生态美,决定着乡村旅游成不成,外出务工的年轻人愿不愿回。

唐万财是枫香镇花茂村村支书。这天,他送儿子唐多多去村外上大学。村前等车的当口,他望着纷纷进城打工的年轻人百感交集,一恍惚,儿子没能挤上车。同一天,花茂村与相邻的纸房村和大地方村分别迎来了各自的“第一书记”欧阳采薇、赵子奇、王隆学。他们也不太顺利,去纸房村的沿途异常颠簸,他们一下车就吐了。

几位主人公的出场遭遇都让人有些啼笑皆非,电视剧就在轻喜剧的氛围中开始了。定下这般语境基调,刘小锋说,党的政策是大格局的,更是一条一条落地生根的,“我们用电视镜头讲故事,就得把抽象的文字,用亲切细致的人与事展现出来”。

以精准扶贫的理念为例,一方水土有一方的故事,十里不同天。剧中,创作者们借花茂村、纸房村、大地方村的不同发展策略,反映扶贫过程中“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花茂村自然风光旖旎,不仅适合乡村旅游农家乐,还能结合红色旅游资源,打出“红色之家”的品牌。纸房村植被珍稀,养蜂成了科学之选。而在大地方村,不合格的煤矿被关停后,村干部们合力寻找升级的产业作为替代。

跟随剧情推进,旅游扶贫、生态养殖、易地扶贫搬迁等多种模式,都会在充满趣味的小事里穿插而行,见微知著。

以鲜活可信的小人物,还原脱贫攻坚战的艰辛和收获

创作阶段,欧阳黔森曾在现实中的花茂村反反复复走了两年。那段和泥土芬芳相伴的日子,至今历历在目。“脱贫故事写什么,怎么写,我都是在扎根生活的土壤中,得到答案的。”欧阳黔森说。

土陶烧制非遗传承人母先才老人的故事,给了编剧莫大灵感。当年,老手艺赚不了钱,老人家就做些泡菜坛子、酒罐子维持生计,一度还打算放弃手艺。即使镇长和村第一书记登门,老人也对非遗能致富抱有怀疑态度。几次三番找原因共谋划,困顿了几十年的非遗手艺才在教学、旅游、制陶体验等多管齐下中,重绽新生。当母先才脱贫后感慨“活了这么久,我终于重要了一回”,创作者也明确了破题的路径:从人物的感受切入,还原脱贫攻坚战的艰辛和收获。

《花繁叶茂》中,每个人物都是立体鲜活,有着各自辨识度的。唐万财满脑子主意,虽常常闹笑话,但他对扶贫事业有着满腔热忱;欧阳采薇外貌姣好,看似娇滴滴的外表下有着一股干事业的韧劲儿和狠劲儿;石晓峰信奉脚踏实地,一心为民;村会计何老幺则憨厚老实,虽然偶尔固守理念。

剧中更会有不少“扶贫之难”的呈现。比如王隆学的心头始终装着贫困户,但对“等靠要”的王富贵,他却有点束手无策,甚至不惜自掏腰包帮扶对方。直到一次次无功而返,他方才体悟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石晓峰也遇上了大难题。纸房村养殖的蜜蜂不明死亡,经专家现场查勘,发现周围刺梨太少,蜜蜂只能去到远处采蜜,不免冻死累死在途中。可一想到得先种刺梨、再养蜜蜂,都觉着自家吃亏,长期效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许久之后才厘清。

唐万财有句台词,对于人物、故事、以及现实中的脱贫实践,都很是贴切,“只有深入一线的亲身经历,才知道扶贫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深深扎进土壤,才能看见花繁叶茂的生态美景,听见花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