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徐观潮:深入生活“深”在哪 ——2019年定点深入生活感悟并总结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徐观潮  2020年05月11日12:15

此次定点深入生活的选题是采写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健康进行时》,历时163天,走过江西6个地市、32个县区、61个乡镇、52个部门和单位,采访卫生健康领域的典型或代表人物203人,写读书笔记和采访记录35万字。

目前,我已进入创作阶段。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健康进行时》的写作初衷是立足江西看全国,立足健康中国宏观布局看大国健康,立足基层看现实,立足创新看未来;试图通过追溯建国以来中国摆脱重大疾病威胁、构建健康中国大格局的历程和记录正在进行的健康中国行动,探求生命的意义和内涵,礼赞孜孜以求的奋斗精神。报告文学分上、中、下三部共十章。上部《国家免疫力》书写建国三十年中国为健康而奋斗的历史,中部《艰难的转折》审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下部《健康大时代》描绘建设健康中国的宏丽画卷。

采访90岁的共和国名医罗发瑞时,我看他一头黑发,说罗老真年轻。罗老说,眼睛会骗人的。我恍然大悟。这次走了这么多地方,眼睛“骗”了我多少?如果眼见未必为实,那么这种走访式的深入生活是不是真的“深”入了生活?

哲学家艾思奇说:“认识和照镜子、摄影有相类似的地方,但又有着根本的不同。”作家是镜子,是摄像机吗?显然不是。生活虽然触手可及,但这就“深”入了吗?眼睛告诉我,你在卫生局、卫健委工作了七八年,对这个领域有不少了解,心却告诉我,你知道的还只是皮毛。

有一次,我随一位72岁的老中医到深山采草药。老人爬山如履平地。我随机在路边拔一棵野草,他便能叫出名字,说出药性和主治的疾病。老人能认得2000多种草药,退休后开了一家中医诊所,诊所里所有用药都是自己采集、炮制。我跟他聊天,陪他采药,看他为人诊治。这样下来,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我对中医也有了更深的认识:行医先做人,中医不仅治病,还得治人。

毛主席说过:“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生活浩如天空,深如大海。163天的定点深入生活,也只是一段有限的旅程,真正的深入生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还有一段在定点深入生活之外的个人际遇,与健康生活有关,一并记录在此。那便是,我的左眼突然视网膜脱离了,在医院住了段日子。

老天留了一只眼睛给我,还给了我一个在医院以病人身份深入生活的机会。那段日子,我每天闻着病房的药水味,吃着医院食堂的盒饭。虽然有一只眼睛可以视物,但也不能长期睁开。我只能用耳朵去“看”或者“想”来的人是谁,要干什么。从病房到检查室,又到手术室,再回到病房,都是如此。还要反复回答护士的提问。

护士问,你患病的是哪只眼?

我说,左眼。

护士把左眼翻过来洗,洗完又问,哪只眼患病?

我说,刚才问过了。

护士说,刚才是刚才,现在是哪只眼?

我答,还是那只眼。

护士还是坚持说,用左右回答。

我说,左眼。

护士说,很好。

我说,不好。为什么要反复问这么弱智的问题?

护士没有回答。

在手术室,医生又问,哪只眼患病?我直接回答是左眼。然后,医生才开始麻醉左眼。旁边的护士说,患者血压达到180。医生问,平常多少?护士回答,140。医生说,患者有点紧张。那位医生是眼科主任,他说不要紧张,这种小手术,我亲自上,没事的。口气像在哄小孩。

出院时,我还没忘问护士,为什么反复问左眼右眼?七八天了,我和护士也熟了。她说,医院规定。我笑着说,知道是医院规定,就想问为什么,你懂的。护士悄悄告诉我,听说过左肾患病切右肾么?你懂的。

我感觉,这也算是一种“深入”生活吧。

附:1. 深入生活现场照片及文字说明。

在南昌采访共和国名医罗发瑞

在江西中西医结合医院采访国医名师宋南昌

在鹰潭市余江区血防区深入生活,老人为当年血吸虫病患者,电影《枯木逢春》“苦妹子”原型邓梅㚢

随一名72岁的老中医(中间)到深山采草药

徐观潮左眼视网膜脱离,住在医院“深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