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广州文艺》2020年第5期|赵剑云:等太阳升起(节选)

来源:《广州文艺》2020年第5期 | 赵剑云  2020年05月09日08:00

“如兰收养了个弃婴,对母亲打击很大,她天天打电话,让如兰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如兰看着甜甜清澈的眼睛,她怎么舍得呢? ”

1

微风吹过,银杏叶飘飘洒洒,落了一地。如兰怔怔地看了一会儿,又快快地扫起脚下的树叶。公园外面,枯黄的叶子铺满人行道,密密匝匝。一个早班,如兰要来来回回扫五六遍。落叶飘飞,扫了又落,落了再扫……

霜降以后,是如兰最忙碌的时候。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四点半上班,中午十二点下班。上班早高峰前,她要将片区清扫干净。她每天累得筋疲力尽,夜里做梦,路上都铺着厚厚的“黄金甲”。

今天,如兰不记得扫几遍了,是第六遍还是第七遍?

如兰将落叶扫到一起,运垃圾的牛师傅一铲铲把落叶装进清运车,再运到垃圾中转站。如兰和他打了个招呼,落叶多,大家都忙。过去,牛师傅每天来两趟,早上一趟,下午一趟,一入秋,每天跑五六趟。

中午交班的时候,如兰满身汗,她和接班的李大姐说了两句话,忽然,一阵寒风呼啸,几片叶子又落到了地上。如兰擦了擦额头沁满的汗珠,笑着说:“早上我扫了好几遍,你看又落下了。”

路中间也飘了几片叶子,如兰看四下无车,急忙跑到马路中间,迅速地把落叶扫到簸箕里。

李大姐说:“你快回家吧,这些放着我来扫。”

如兰走过自己清扫干净的人民路。这条路,只有每天傍晚和周末的时候热闹,平常车辆寥寥,行人稀少,冷冷清清。手机突然响了。如兰看到是大哥打来的,她没有马上接。前面有两辆车开过来,除草的声音震天响着。如兰快步走过皇冠酒店,吵声小了,如兰才拨了过去。

大哥着急地说:“如兰,你下班了吗?”

“刚下班。”如兰说。

“那你快过来,妈又和你大嫂吵架了,家里闹得鸡犬不宁,你大嫂回娘家了,她说要和我离婚。妈也闹着要离家出走,你看能不能让妈在你那儿先住一段时间。”

“妈在哪?”如兰问。

“在家里,你打个车过来,我给你报销车费。”大哥说。

“那你也得等我换身衣服。”如兰放下手里的扫帚说。

“别换衣服了,赶紧过来。我怕妈想不开,真的离家出走……”大哥看来是真着急了。

如兰一身的汗,头发都湿透了。幸亏她戴着帽子,不然准要头疼的。她拍打了几下身上的灰,拖着扫帚急匆匆地往前走,经过公共卫生间,她进去洗了一下手,早上只吃了一个饼,一个鸡蛋,没有喝水,汗倒流了好几身。她最近明显感觉自己又瘦了。

公厕管理员张卫国看到如兰,把手里的桶子放到地上。

“如兰,我昨晚回去包了饺子,给你带了一盒,你中午回去下了就能吃,正想给你送过去。”张卫国说。

如兰点了一下头,急匆匆地说:“我的簸箕和扫帚先放你这,我妈和我嫂子又吵架了,我哥让我赶紧过去。”

“那你把饺子带上。”张卫国说。

“不了,我没时间吃,早上一直扫树叶连水都没顾上喝,本来想回去喝杯水,你看我这命……”

“那你等着,我去给你倒杯水。”张卫国说。

如兰摆摆手:“没时间,那边锅都炸开了。”

如兰急急忙忙开了一辆电助力自行车,大哥家在甘南路,骑助力一刻钟就到了,比打车还快。

如兰骑车,上了金雁大桥。金雁大桥向东不远处是城关黄河大桥,向西是雁滩黄河大桥。如兰天天能看见这贯通南北的三座桥。如果不是去看母亲,她很少过桥。她住黄河北,母亲和大哥住在城里。

桥下清凌凌的黄河水缓缓东流,太阳白晃晃的,桥上寒风阵阵,如兰穿着厚厚的绿色工作服,倒也不觉得冷。往常去大哥家,如兰都要换身干净的衣服,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如兰买房那年,还没有金雁黄河大桥,黄河北是兰州城的偏远地带,全长600多米的大桥,两岸却是城乡差别。如兰当时就想远离城区,她的钱也只够买偏僻地区的房子。

如兰很庆幸自己离婚后第一时间就买了房子,不然连个安身之所都没有。

如兰的父亲五年前心梗去世,母亲跟着两个哥哥轮流住,前半年住二哥家,后半年住大哥家。母亲本来有房子,那个老房子是父亲厂子里分的,厂子虽然倒闭了,可房子位于城中心,变成了学区房,那房子一下成了香饽饽,房价比兰州高档小区的价格还高。两个哥哥为了争那套房子,差点打官司。当初,他们争着抢着要母亲,一个比一个孝顺,一个比一个殷勤。后来哄着母亲把学区房卖了100多万,哥俩和母亲三人平分房钱。母亲本来想买一间小房子养老,可两个哥哥都抢着让母亲住他们家。母亲只好在两个儿子家轮流住。两个嫂子开始也孝顺母亲,她们想尽一切办法,花光了母亲身上的30多万。大哥的儿子上大学,二哥的闺女要游学、要出国、要报班,母亲手里的钱哗哗地往外流。钱花得差不多了,两个媳妇都不搭理母亲了。她住在老大家,半年够了,老二不来接,她住在西安的老二家,老大连个电话也不打。兄弟两个都怨恨对方,骗了母亲的钱。去年春节,大哥和二哥差点在饭桌上打了起来,当时,如兰不知如何安慰抹眼泪的母亲。

从那之后,大哥二哥互相不打电话,他们有事,都给如兰打。

这后半年,母亲一直住在大哥家,如兰去过几次,每次家里都闹哄哄的,不是大嫂组织家庭聚会,就是大嫂约的几个中年妇女在客厅里打麻将。母亲永远在厨房里忙,不是在摘菜,就是在揉面。看到母亲总是劳碌,如兰很心痛,大嫂这是把母亲当保姆使。如兰劝母亲少干点家务,母亲说,不干点什么,她着急。见到女儿,母亲总是拿出水果、糕点让如兰吃。如兰从来都不吃,她的日子虽然艰难,可她不想大哥大嫂看不起她。大嫂已从企业内退,家里的大小家务她都不管,每天晚上还要去跳广场舞。如兰看过她跳广场舞的样子,舞池中的她激情澎湃,兴致高昂,像换了一个人。如兰给母亲带了自己做的牛肉辣椒酱,她嫌家里吵闹,经常会把母亲喊到楼下,在楼下花园里,和她聊一会儿,吃的用的递给她。母亲每次都要把如兰送到小区外面的公交车站。

如兰劝母亲:“要不你去我那住些日子?”

母亲摇摇头:“我在这里挺好的,你照顾好甜甜。”

如兰知道,她没有分到家产,母亲不想给她添麻烦。

八月初,母亲做饭的时候,在厨房里被菜叶子滑倒,小腿骨折了。二哥说,母亲是在大哥家出的事,他不管,电话里的他还气呼呼的,不问母亲身体怎么样,就想把大哥打一顿。大哥把母亲送到医院,就犯难了,他工作那么忙,大嫂又回了娘家,这可咋办,只好给如兰打电话。

当初分家产的时候,说好的,不给如兰分任何东西,如兰也不用管母亲,他们给母亲养老送终。可是,母亲住院后,如兰能不去吗?

母亲刚七十,身体一直挺好的。母亲没读过什么书,只有小学文化,父亲去世后,她一直郁郁寡欢。母亲一住院,如兰心急如焚,急忙把甜甜安顿给邻居曹大妈,马上赶到医院。母亲被确定为小腿错位骨折,医生及时安排了手术,手术很成功,手术后,母亲非常虚弱,医生说,一定要精心护理。

手术后,母亲身上插着导尿管,戴着氧气罩,腿上打着绷带,手上打着点滴。看着母亲难受,如兰心如刀绞。如兰掉着眼泪,紧紧地握着母亲的手,一遍遍安慰母亲。

母亲虚弱地问:“甜甜呢?”

如兰说:“曹大妈帮我看着,你不要操心,要好好休养,医生说,你的手术很成功,过两个月,就和过去一样能走路了。”如兰说着眼泪唰唰流下来。

母亲十分坚强,术后几天,她疼得冒冷汗,可她一声没吭。

那段日子,如兰给环卫站请假,她每天把甜甜早早送到曹大妈家,再乘一个小时的公交车,给母亲送早餐,在医院陪母亲打针输液,陪母亲说话、给她喂水倒尿。母亲住院的时候,大哥偶尔才来一下,他工作一直很忙。大哥请了个护工,又丢给如兰5000块钱。他说大嫂因为母亲的事,天天和他闹,他工作压力又大,都快崩溃了。

如兰安慰大哥,一切会好的。她整整在医院陪了母亲半个月。如兰和护工轮流守护母亲,如兰守白天,护工守夜里。母亲邻床的老太太,儿子是个领导,前来看望的人络绎不绝,营养品堆得像座小山。母亲床前冷冷清清,如兰看到母亲忧郁的眼神,她更不放心,坚持把母亲陪到出院。母亲心疼她,让她回去睡觉休息,女儿甜甜在电话里,想妈妈想得直哭,可如兰还是坚持天天陪母亲。

曹大妈把甜甜照顾得很好,那个月,如兰给了曹大妈1000元。那段日子太难熬,就是那段日子,张卫国帮了她不少忙。她很感激。

母亲住了半个月,出院前做了检查。大夫说,术后恢复得非常好,可以出院。出院后,大哥又把母亲接回去了。母亲的主治医生悄悄对如兰说,你母亲没什么大碍,这次住院把她的一些老毛病也顺便治了治,你们要多关心老人,人老了,就像小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如兰点点头,医生的话,大哥也听到了。出院那天,大嫂没来,整个住院期间,如兰从来没有见过大嫂。当初为了让母亲拿钱给儿子交学费,大嫂对母亲殷勤得就像五星级酒店的门童。

伤筋动骨一百天,母亲在床上躺了两个多月,大哥请了保姆照料母亲的生活起居。那段时间,大哥一直住在老丈人家。如兰一有空,就带着甜甜去帮母亲按摩,帮母亲做点喜欢吃的。上上周她去的时候,母亲可以拄着拐杖到处走动了,她辞退了保姆,说可以自己照顾自己。过了几天,如兰听说大嫂搬回来了。

如兰把电助力车停好,匆匆上楼。大哥家新装修的房子,三室两厅,150平方米,房子无人打理,家里乱糟糟的,地上有许多灰尘。

母亲看到如兰,眼睛立即有了神采。

母亲说:“这里我呆不下去了,要么你们把我活埋了,要么把我从这里接出去。这里我透不过气来。”

大哥没有吭声,他一直在叹气。

如兰擦了擦额头的汗,她穿得太厚。

“妈,你这好端端的,又干什么,大嫂不是回来了吗?”

“她一天到晚吊着脸,恨不得让我早点走。”母亲很不客气地说。

看来大哥家,母亲是真的住不下去了。之前,母亲从来没表示过,要搬去和如兰一起住,如兰也知道,自己的房子条件差,和母亲现在住的高层阳光房是不能比的。如兰看着母亲的可怜样,她能怎么办呢,母亲眼巴巴的,再闹下去,有个三长两短,后悔都来不及。如兰喘着气,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喝了一口,对大哥说:“我去收拾一下东西,麻烦你把妈送到我那边,我那没有电梯,你帮我背上去。”

大哥点点头。

如兰进了母亲的屋子,地上堆着两个大纸箱,两个撑得鼓鼓的编织袋,母亲把她所有的东西都打包好了,看来母亲是有准备的。

“妈,你怎么自己收拾,骨头刚刚长好,你就这么不小心?”

母亲看着如兰,什么也没说。

“没事,东西不多。我几下就装好了。要是你也不想让我去你那儿,你们就直接把我送到华林山火化了算了。”母亲说话一点不留情面,她还憋着气呢。

如兰急忙呸呸呸。

“妈,我一直让你过去,还能帮我看看甜甜,甜甜最喜欢你了,天天盼着你去,你知道的。”

母亲一听甜甜,立刻笑了。

大哥背着母亲,到了如兰的楼底下,这是大哥第一次上如兰家。如兰以前的家,大哥就去过一次,是给如兰送水果。大哥在市直单位工作,以前逢年过节,好多人送水果、特产。大哥吃不完,就给父母、如兰送一些。一般是如兰去母亲家取,那次好像是两大箱苹果太重了,大哥顺道开车给如兰送到门口。大哥从小学习好,在北京上的重点大学,如兰一直很崇拜他。后来大哥想留北京,父亲坚决让他回兰州,为此大哥一直怨恨父亲。大哥回来后,心高气傲的他,一直很不得志。

如兰的家在黄河北的一个旧小区,是90年代初盖的多层楼房,小区门口是个菜市场,大门口的墙面,几乎全被五花八门的小广告霸占了。小区院子倒是整洁干净。住的都是药厂的老职工。小区就怕下雨,由于地势洼,排水不好,一下大雨就积水,居民进出都得趟水走。

如兰住在靠街边的一栋,房子两室一厅,只有50平方米,当初买的时候,屋里的墙皮脱落,窗户也漏风。如兰把原来房主的东西全部送给收破烂的,自己花了2万多简单装修,换了塑钢玻璃窗,把卫生间和厨房重新铺了瓷砖,全部换了新的洁具和厨具,地上铺了木地板,墙面也重新粉刷了,又买了新家具、新窗帘,屋子焕然一新。房间非常紧凑,第二个卧室非常小,只有9平方米。

在路上,如兰想着让母亲住大卧室,大卧室光线好,她和甜甜住小卧室。大哥停下车,他的车已经七八年了,当时算是好车,现在满大街都是宝马奔驰,大哥的车也不那么突出了。

楼道里的灯坏了,黑乎乎的,大哥背着母亲,缓缓上楼,如兰听见他喘着粗气。如兰摸出钥匙,打开门,一缕阳光照在客厅里,显得温馨又干净。三人座的橘色布艺沙发,一个玻璃茶几,墙上挂着电视,窗台边的小书架上放满了书,窗台上养着几盆盛开的海棠花。

大卧室有一张一米八的床,一个大衣柜,一张小书桌。小卧室放着一张一米五的床,一个床头柜,床上放着几个芭比娃娃和毛绒熊,都是甜甜的玩具。屋子小,容不下太多的东西。能拥有这间小屋,如兰很满足。如兰搬进来后,母亲来过几次,因为没有直达的公交车,如兰不放心,经常是她去看母亲。

大哥把母亲放到沙发上,看了一眼屋子,转身对如兰说,下午单位要开会,说完就走了。如兰让母亲先休息,她把小卧室收拾了一下,又给母亲的大卧室铺上干净的红格子床单、被罩,阳光照进来,屋子温暖而舒适。

“以后我和甜甜住小的这间,你住大的那间,那间光线好,不靠街,晚上不吵。”母亲说“行,让甜甜和我睡,你那屋太小了。”

“等腿好了,让甜甜陪你睡。”如兰笑着给母亲换了拖鞋,脱了外套,倒了一杯水,打开电视,如兰让母亲看看电视,她去做点饭。

如兰做了两碗汤面,炒了两个素菜,一刻钟的时间,两个人都吃完了。折腾了一早上,如兰累得快散架了。

她说:“妈,我们去睡一会儿,四点半,我还要去接甜甜。”

一转头,如兰看到母亲抹眼泪。如兰知道,母亲在大哥家受了不少委屈。以前父母住的虽说是老房子,但老街坊老邻居都相熟,后来父亲去世,老房子也卖了,母亲像根浮萍,四处飘荡。母亲说,她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把老房子卖了。

“妈,别难过了,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你永远的家。”如兰说着从后面半搂着母亲,拍了拍母亲的手,母亲又笑了。

如兰和母亲睡了个午觉。

直到四点的闹钟响,她才被吵醒。如兰压掉闹铃,手机又响了,是张卫国打过来的。张卫国说他下班了,在如兰楼下面,他买了点水果,让如兰下楼拿一下。人到楼下了,如兰不好推辞,就答应了。

出门的时候,如兰对母亲说:“妈,你可千万别乱动,好不容易你的骨头长好了,等腿好利索了,我天天陪你去马拉松公园转。”

母亲说:“放心吧。”

2

张卫国穿着深蓝色夹克和浅蓝色衬衫,看起来精神。他浓眉大眼,轮廓分明的国字脸,一米八的身高,中年刚过,两鬓就全白了。张卫国说起话来慢吞吞的,他是个厚道淳朴的人。平常,上班的时候,张卫国穿着半新不旧的蓝色工作服,带着帽子,如兰经常见的是他穿工作服的样子。

他递给如兰一包水果:“你先拿着上去。我去帮你接甜甜。”

如兰看了看时间,快四点半了。她没让张卫国去接孩子。她和张卫国仅仅是普通的朋友。她知道张卫国对她有意思,但他们俩谁都没有明说。

如兰是两年前的冬天认识张卫国的,那是如兰最艰难的日子,甜甜还不到一岁,如兰经常背着甜甜扫马路,那时候,她每天上下午班,她把甜甜放到小推车里,中午十二点上班,下午八点下班。夏天的时候,甜甜很乖,自己在车里睡、车里玩,可一到冬天,就很麻烦。人民路上有个很大的公共厕所,那年冬天,张卫国成了公厕管理员,两个人天天见面,见了经常打招呼,后来渐渐熟了,张卫国就让如兰把孩子放到他那里。如兰工作的时候,张卫国就帮忙看甜甜。甜甜也很喜欢张卫国。为了感谢张卫国,如兰经常给他中午带一顿饭。有时候,如兰会带上饭,他们三个一起吃。

张卫国说:“如兰,我比你大六岁,你以后就喊我哥吧。”

如兰说:“我还是喊你张卫国吧。”

六年前,张卫国的老婆出了车祸,一直瘫痪在床。那几年,他要上班,还要照顾卧病在床的妻子和上高中的儿子。三年前,他老婆病情恶化,去世了。张卫国大病了一场,休息了几个月,就找了公厕管理员的活儿。今年,他儿子马上大学毕业了。他说那五年,没睡过一个好觉。为了让儿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他每天都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家里闻不到一点异味。那几年,他压力大,心里苦,可是他从来不在孩子面前流露,儿子也争气,考了好大学。

张卫国说他本来是个技术工。

“那你为啥来看厕所?”如兰吃惊地问。

张卫国说,他来看的不是厕所,看的是厕所边的黄河。张卫国说过去几年,除了给人安装管道,要么跑医院,要么在家照顾妻子,要么给孩子做饭、洗衣服,他忙得像一只陀螺,喘不过气。如今孩子也毕业了,他就想静静的一个人呆着,顺便挣点工资。

“那孩子估计也不会回兰州。”他叹了口气。

“我也不指他给我养老,上学的时候,家里有个病人,儿子显得特别懂事,一放学不是帮忙洗碗,就是帮我照顾他妈。也怪可怜的,我就想让他飞得远远的。撞伤老婆的车是一个单位的公车,赔偿了60万,老婆花掉了一半,剩下的留着给儿子结婚。”

如兰说:“你年纪也不大,又没负担,可以再找个伴啊!”

话一出口,如兰有点难为情了,自己是个离婚的女人,实在有点毛遂自荐的嫌疑。如兰急忙借口去看甜甜醒了没有,岔开了话题。甜甜正趟在张卫国的小床上睡午觉。

这是大公共厕所,男女厕所很大,中间是一间休息室,一间仓库。张卫国爱干净,他说他老婆卧病在床几年,每天都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身上没生过一个褥疮。他说,外国的厕所和厨房一样干净,厕所干净,人的心情也好。张卫国每天打扫两遍厕所,不打扫的时候,他也进去拿水冲一冲,或者点根卫生香,去一下味道。几次突击检查,张卫国看的公共厕所是城关区最卫生的,为此他还多次得到上级表扬。

如兰扫完一遍马路,会休息半小时,休息的时候,她会和张卫国聊几句。他们坐在马路边的道牙上,一边说话一边看着黄河。马路下面是濒临黄河的马拉松公园,河对面是体育公园,马路对面是会展中心的大广场。这里是兰州风景最好的地方,夏天一到,公园里绿树成荫、花草飘香,园内各色花卉一起盛开,大片的马鞭草像一片紫色的花海。

断断续续,两个人的情况,各自都了解了。公厕管理员的收入和环卫工人的差不多。去年夏天,有一次,如兰打扫完卫生,坐在马路牙子上休息,张卫国在他的屋子里摆了两盘菜,喊着如兰一起吃,烈日当头,街上没有一个人,如兰就进去了。张卫国倒了两杯酒,如兰忙了一早上,有点口渴,她端起杯子,一口把酒喝干了。几杯酒下肚,她的脸就像一朵花,话也比平时多了,她和张卫国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过去的事,说着说着痛哭起来。张卫国也和她说自己的事儿,说着说着也眼圈红了。

张卫国说,他老婆死后,他把他们住的房子重新收拾了一下,又换了新的家具,把房子租了出去。张卫国说他受不了那个小区的环境,所有的人都知道他们家有一个瘫痪在床的老婆,所有的人见了他,都向他投来同情的目光。

张卫国说,他前段时间搬进了新房子,是以前他爸住的老房子拆迁分的房子。他父母都没等到住新房子,就去世了。

张卫国说着说着哭起来,如兰也听着掉眼泪。

如兰不知道自己喝了几杯酒,她晕晕乎乎地站起来,摇摇晃晃想拿扫帚,可她一点力气也没有。旁边就是张卫国的小床,如兰就躺倒在床上。

张卫国说:“那你睡一会,放心,一会儿我帮你去打扫。”

张卫国边说,边给她盖了一个小毯子。恍恍惚惚之间,如兰突然一把抱住了俯身下来的张卫国,她晕晕乎乎地说不要走,张卫国就一动不动地让如兰抱着,直到如兰沉沉睡去。

如兰酒醒,后来一想起那件事,她的脸就红红的。好几天她都没敢和张卫国说话,从那以后,张卫国对她就不一样了。

有一次,如兰家的马桶坏了,如兰没办法,只好找张卫国帮忙,他帮她换了一个新马桶,又帮她换了厕所里的灯,那灯一闪一闪有一段时间了。那天忙到天黑,如兰做了几个菜,留张卫国吃饭。吃完饭,张卫国陪甜甜玩了一会儿,甜甜很快睡着了,他还没有走的意思,如兰只好陪他看了一会儿电视。如兰和他说了许多甜甜的事,张卫国几次欲言又止,晚上十点,他才走。分别的时候,两个人都笑了笑。

张卫国说:“以后还欢迎我来吗?”

如兰说:“以后我做了好吃的,一定请你来。”

张卫国又深深地看了一眼如兰,如兰急忙转头躲开那千言万语的目光,孤男寡女的,以后不能让他来家里,如兰想着。

如兰和张卫国一起走出小区。小区门口就是公交车站,她看着张卫国上了公交车。如兰去幼儿园接甜甜。幼儿园门口聚着不少人,如兰一扭头,就见李大姐走过来。李大姐眼睛红红的,像是哭过。可能又受儿媳妇的气了。她儿子结婚后,没钱买房子,和她们一起住在40平米的房子里,听说小两口天天吵架,天天闹。

如兰冲李大姐招了招手,李大姐看到如兰,微微笑了一下。

甜甜马上要出来了,如兰想着明天再安慰她。甜甜穿的粉色碎花的小裙子裙摆上全湿了。早晨扎的两个小辫子,也乱糟糟的。不过甜甜看到妈妈,高高兴兴地跑过来。如兰一把抱起甜甜,不用问,甜甜又玩水了。小孩子都喜欢玩水,甜甜给老师挥了挥手,如兰扭头一看,张老师衣衫整洁,和早晨见到时一样。

甜甜睁着大眼睛:“妈妈,我刚刚吃了一个小点心,一个小橘子。”

甜甜的眼睛漂亮极了,如兰忍不住亲了亲她的小脸。

“那你晚上还吃饭吗?”

“嗯,我晚上当然要吃饭。”甜甜能明确表达所有想法。

“姥姥来我们家了,你欢迎吗?”

“太好了,能见到姥姥了!”甜甜说着,两个小手鼓起掌来。

“甜甜见了姥姥,要当面欢迎,知道吗?”

甜甜点点头:“我喜欢姥姥,因为姥姥做的饭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甜甜的小脸,说到饭,兴奋得红扑扑的。

甜甜刚刚三岁,如兰一直认为,这孩子是上天送给她的礼物。三年前的秋天,如兰刚开始当环卫工。一天早晨,她扫完第一遍,掏出口袋里的饼打算吃。突然,不远处传来孩子的哭声。天还没亮,这么早怎么会有孩子的哭声?如兰迎着哭声走过去,在不远处的银杏树下看到了一个纸箱子,纸箱子里有个包裹,包裹里躺着一个婴儿。如兰急忙把孩子从纸箱子里抱出来,箱子里还放着一封信和一些婴儿用品,信里就一行字,写着孩子的出生日期。如兰望了望四周,空荡荡的路上,没有一个人,这孩子是什么时候放到这里的,谁也不知道。如兰脱下自己热乎乎的外套把孩子包裹起来,说也奇怪,如兰一抱,孩子瞬间不哭了。

昏暗的光线中,孩子亮晶晶的眼睛,闪着光。如兰急忙把孩子抱回家,给孩子喂了点热水,小嘴几下就喝完了。孩子是个女婴,如兰请了半天假,带孩子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孩子是个很健康的宝宝。如兰把孩子抱回家,从此,当了孩子的妈妈,她给孩子取名甜甜。甜甜的到来,让如兰获得新生。虽然她日子过得苦。可如兰的心特别踏实,甜甜一天天长大。辖区的派出所给甜甜登记了户口。

如兰省吃俭用,给甜甜买奶粉,买吃的用的。尽管省吃俭用,但每个月基本都存不上什么钱。

如兰离婚不久,母亲便托亲戚和邻居给介绍对象。如兰被迫见了几个,都不中意。如兰就是那时候,在小区里听李大姐说,他们环卫站在招环卫工,那段日子,如兰只想静一静,就去应聘了,没想到,当场录用。环卫工大多都是中老年人,如兰这样年轻的,是最受欢迎的。

如兰收养了个弃婴,对母亲打击很大,她天天打电话,让如兰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如兰看着甜甜清澈的眼睛,她怎么舍得呢?甜甜一会要妈妈抱,一会儿闹着要出门,有时候哭,有时候笑。如兰抱着这团粉粉的肉,怎么抱也抱不够,她一直以为,自己这辈子都当不了妈妈了,没想到上天给了她这样一个惊喜。

为了甜甜,如兰差点和家里翻脸。大哥二哥也都反对,他们都认为,如兰领养了弃婴,再婚就难了。离婚后,如兰就没想过再婚。她已被婚姻伤透了心。如兰每天带着甜甜去上班。冬天的几个月,她把甜甜托付给楼下的曹大妈,每个月给她500块钱。曹大妈本来不收钱,如兰知道,那点钱其实少得可怜,现在干保姆一个月都要收入3000多。

刚开始,如兰干环卫工,只想躲开城里人和事,躲开她前夫,躲开她认识的人。她本来想干一阵子,攒点钱自己开个店,或者再换一份别的工作。后来有了甜甜,一时半会儿她也顾不上换工作。一晃,环卫工已经干了三年多。后来,亲戚朋友认可了甜甜。每年春节,母亲都给甜甜一个红包,开始甜甜去姥姥家,总怯生生地躲在如兰后面,如兰和母亲说几句话,甜甜就拉着妈妈要回家。后来,母亲一见甜甜,就给她好吃的,甜甜就不怕了。

母女俩唱着儿歌。不知不觉就到家了。母亲见到甜甜,眼睛笑成了一条缝。甜甜给了姥姥一个大大的拥抱,母亲笑个不停,甜甜亲了一下母亲的脸,母亲的心化开了。

3

刚到家门口,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母亲已经做好了饭。如兰一进屋,母亲一边接过她脱下的外套,一边给她递热毛巾。

如兰给母亲说了说马拉松公园发生的事,母亲笑眯眯地听着。

母亲说:“那个前几天给你送水果的男人,啥时候带我来看看?”

如兰说:“哦,你说的是张卫国啊,他在我那个片区看公厕,经常帮我照顾甜甜,人挺好的,也不容易。”

“他离婚了?”

“没有,他老婆三年前去世了。”

“我说呢。”母亲点点头又问,“他多大了?”

“刚四十四,他结婚早,儿子今年大学毕业了。”

“哦,比你正好大八岁,人家帮你那么多,你有空带他来吃饭,我给他做几个菜。”母亲说。

如兰说:“行,现在你在,我请他过来也方便。”

吃过晚饭,如兰洗完碗,就打算睡了,她每天4点起床,晚上9点就得睡觉。累了一天,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如兰刚哄甜甜睡下,手机响了,是小欣。

小欣说:“如兰姐,周末我请你和甜甜吃饭。”

如兰说:“恐怕不行,我把我妈接来了,她的腿刚刚好,还不能出门。”

小欣说:“那我周末带着虾去你那做,都一样,哪里见面都一样。”

如兰说:“也行,就是我这边条件不好。”

小欣说:“呵,你那是我的港湾,我的天堂……”

如兰忍不住笑了。

小欣身材高挑,眼睛像弯月,皮肤白净,是个很漂亮的女孩。她在银行上班,今年二十八岁,比如兰整整小八岁,小欣是如兰救过的女孩。如兰在黄河边救过两个人,一个是晨练中发作心脏病的大妈,一个是小欣。

两年前的夏天,如兰正在河滩上捡塑料瓶子,看到不远处有个女孩在烧纸。黄河边常有人烧纸。有人说,在路边、河边烧纸,就好像去邮局去汇钱,钱比较容易送达?,故去的亲人方便收钱。想必是去世的亲人的忌日,如兰在远处看着,她想等着那女孩烧完了,过去打扫。燃烧过的灰烬四下飘散,容易引起火灾,要尽快打扫。一到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 黄河边都是烧纸的,用树枝画个圈,?在里面泼洒吃的喝的,烧一堆纸钱。

如兰也在路边给她父亲烧过纸,磕过头。但她知道,这些都是烧个心安。女孩烧了一个小时还没有烧完,如兰凑近一看,那女孩烧的不是纸钱,好像是笔记本。女孩烧完日记,静静地在灰烬旁边站了一会儿,又整理了一下衣服,梳了梳头发,突然,她扭头就往黄河里走。如兰懵了,眼看女孩已经到了水边,千钧一发之际,如兰冲了过去,拽住了她。女孩拼命挣扎,两只脚站在河里,如兰死死地拽着她。

“妹妹,别想不开,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你先上来。”如兰说着,把女孩一点一点从水里拉上来。

黄河暗流多,漩涡多,年年都有淹死的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事,黄河边有救援队,如兰手机里存着电话,但跳进黄河里的人,基本上都活不了,尤其汛期的河水太凶险了。

小欣就是去寻死的。那天小欣烧了男朋友写给她的情书,烧了她的所有日记,她被青梅竹马的男友抛弃了,她肚子里的孩子也流产了。万念俱灰的小欣决定一死了之。小欣平静下来,如兰帮她拧干了裤腿。把鞋和袜子都脱了,晒在石头上。她就坐在小欣身边,听小欣讲自己的委屈。

小欣和她男友是高中同学。两人十七岁就私定终身,小欣不顾家人反对和男友一起考到兰州,在同一所大学读书,毕业后,两人一起奋斗了六年,终于有了积蓄,买了房,准备结婚。半年前,男友突然背着小欣在深圳找了新工作,还背着小欣把房子卖了,说要创业。小欣在银行上班,业务繁忙,天天加班,也顾不上深圳的男友。偶尔飞去深圳,一起和他过个周末。小欣不想丢下她在兰州的工作,她刚刚干到中层,很不容易。上个月,男友突然在电话里提出了分手。小欣同时也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本来打算为了腹中的孩子,放弃打拼来的工作,去深圳找男友,小欣伤心欲绝,摔了一跤,孩子也流产了,她就不想活了。

那天如兰一直开导小欣。晚上不放心,还陪着小欣去了她的住处。如兰不得已讲了讲她的事。小欣听了才平静下来。如今,小欣把如兰当成了亲姐姐,她又有了男朋友,听说是名牌大学毕业,搞科研的,如兰看过照片,那男孩看着踏实。

周六下午,小欣买了虾,买了菜来到如兰家,她不让如兰进厨房,更不让如兰母亲进厨房。她做了白灼虾,说是刚刚跟银行的同事学的,又做了土豆丝和香菇油菜,土豆丝是专门给甜甜做的,甜甜不喜欢吃菜,但她喜欢吃土豆和鸡蛋。

如兰和母亲边吃边夸小欣的手艺好。吃过饭,母亲抢着去洗碗,她说,吃多了,不然不消化。

如兰和小欣坐下来说话,如兰削了一个苹果,小欣说,她和男朋友正在买家具,小欣还说,下周要去拍婚纱照。

如兰说,结婚是大事,你一定不要太计较小事,仿佛她是个婚姻专家似的。

小欣点点头,以前,小欣隔三差五就来如兰家吃饭,若是晚了,就留下来,住一晚。

“如兰姐,以后,我还能来你这里住吗?”

如兰笑了:“当然啊,我是你的姐姐嘛。”

小欣抱着如兰的胳膊:“如兰姐,其实我也很害怕,可是我又没有勇气一个人过一辈子。”

“你这是典型的婚前恐惧症,结婚挺好的。”如兰若有所思地说。

“遇对人,结婚真是挺好的。”如兰又说。

“如兰姐,我也希望你能遇见一个合适的人。”小欣说。

如兰笑着说:“我有甜甜就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