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诞生过《包身工》《小木屋》的上海,今天需要怎样的纪实文学

来源:文汇报 | 许旸  2020年05月09日08:25

上海作为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热土、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富矿,一直有纪实文学创作的传统,诞生了夏衍《包身工》、黄宗英《小木屋》等代表作。当下如何继承这一传统,让纪实文学滋养培育更多青年写作者?今天的读者需要怎样的纪实文学作品?

8日下午,首届“永业杯”现实题材纪实文学大赛在沪揭晓。在《上海纪实》电子刊创刊五年来刊发的现实题材纪实文学作品,以及2018年底至2019年11月30日期间收到的1000多篇共计500多万字来稿中,19名评委投票评出30名获奖者。业内期待,上海继续发挥报告文学“时代轻骑兵”的文体优势,挖掘鲜活细节,扎根生活沃土,涌现更多有温度有力量有情怀的纪实文学精品,体现城市精神与品格,力争将上海打造为原创文学和主题出版的高地。

“写作要遵从民心民意,这给作家良知和勇气,照亮前行的路”

“从文艺界、政界、哲学界的名家,到普通工人、志愿者、医生,我们欣喜地看到,纪实写作的群体广泛多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诗人赵丽宏说。其中,一等奖获得者宗福先,以《民心民意给了我良知与勇气——回望四十年前话剧〈于无声处〉创作、演出》一文,回顾了自己于1978年创作、演出话剧《于无声处》的经历,当年这部剧本在《文汇报》刊载后引发广泛关注,全国读者的来信如雪片般飞来。“写作要遵从民心民意,这给作家良知和勇气,照亮写作前行的路。”他感叹。

评论界认为,纪实文学不缺好题材,而是缺少敏锐的发现、发掘和大手笔的书写。现实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生活的丰富性造就了写作的丰富性。比如获奖作品之一、李动《“小联合国”秘书长》写活了社区民警陈国梁。这位80后民警,英语好、会电脑、懂管理,他在一个国际化社区与德国老板打交道,与意大利生意人斗智……字里行间让读者感受到上海一个中外混居社区的生活气息,也提出如何建设和谐国际社区等前瞻性问题。这篇作品后被专业编剧改编为滑稽戏剧本《72国房客》。

孙小琪《一座城市的合唱——上海业余合唱现状描述》一文,则将文学聚光灯投向这座城市的多个特色合唱团。如上海女记者合唱团成立20年来,成员几乎覆盖上海各主要媒体,唱歌的同时,做慈善事业;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张士超你昨天晚上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哪里了》,气势磅礴的八个声部大合唱,和谐声线加上搞笑歌词,在网上一夜走红……读者会发现,原来合唱,尤其是多声部合唱的普及程度,可视为城市文明程度的检测标准之一。

也有令人欣喜的现象——更多的上海纪实文学青年创作队伍正在重新集结。以80后作家王萌萌获奖作品《生命的承诺和坚守》为例,为了写好作品主角“大地妈妈”易解放,王萌萌专门去了内蒙古沙漠,与易解放同住同吃,一起去沙漠种树,边体验边采访。“大地妈妈”在沙漠里坚守14年,种了200万棵树,完成儿子杨睿哲生前的心愿。为此,她花完了自己和老伴的半生积蓄及儿子的车祸赔偿金,一步步成为中国女性公益事业的引领者。王萌萌在文中写到,库伦旗百姓们特地为杨睿哲立了纪念碑,上面是易解放和爱人写给儿子的一段话:“您,是一棵树,无论活着,还是倒下,都是有用之材。活着,为阻挡风沙而挺立;倒下,点燃自己给他人以光明和温暖。”

接续上海纪实文学创作的丰厚传统,发掘一批新生力量

“评审过程中,不少纪实作品是对中国现实生活飞速发展的描述,比虚构更真实、更有力量。”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文艺评论家杨扬认为,上海这座城市需要强有力的纪实文学。

“今天不是简单的颁奖,而是对现实题材报告文学非常好的助推器。”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王伟谈到,如何振兴现实题材的创作,需要深入探讨。而纪实写作既聚焦重大现实题材、重要历史事件的宏大叙事,也倡导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不仅仅有浓墨重彩的“大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考验写作者观察挖掘其闪光之处。

《上海纪实》电子刊由上海作家协会于2015年创办,依托华语文学网在线出版,为国内首个专注于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传记文学的多媒体电子期刊。评委会副主任、《上海纪实》主编朱大建介绍,五年来电子刊和微刊不间断在线出版了20期,累计刊出390余篇400多万字原创纪实作品,不仅刊发了众多当代著名作家新作,接续了上海纪实文学创作的丰厚传统,还培育发掘了沪上一批有志于纪实写作的新生力量,初步形成新鲜厚重、广博灵动的风格特征,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