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赵霞:在欧洲,戴不戴口罩为何变成哈姆雷特式命题

来源:文学报(微信公众号) | 赵霞  2020年05月05日09:46

本报自春节起开设的“此刻 ·我们”栏目,持续记录疫情下作家们的生活和思考,今天继续分享给大家。

全球各国民众的文化心理与日常习惯在疫情面前不断进行着调整和变化,其中,戴不戴口罩成为了一个显著的外在标识。对不习惯将口罩引入日常卫生习惯的西方民众而言,从初期对口罩的拒绝,到如今逐渐接受了口罩有利于阻挡病毒的观念。5月3日,美国纽约州州长在电视讲话中从礼仪角度敦促民众,认为公共场合不戴口罩的行为是失礼之举。近日英国《每日邮报》也预告民众在公共场所戴口罩将成为规范建议。

在英国访学的青年学者赵霞亲历了这个过程,在她的观察中,可以看到与口罩相关联的是公共生活的距离感与礼仪感,是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界线,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依然存有弹性和改变的空间。

英国《观察者》杂志4月“隔离”封面

2020年前,谁会想到,口罩会成为我们生活中这么重要的词语?

想起从前去医院配药,常会顺带捎上一包口罩。那感觉就像买菜的时候,顺便搭上几棵葱。这是过去怀孕时养成的习惯。因为定期要去产检,往医院跑的时候多,安全起见,就戴个口罩。一包口罩有二十个,自费购买,但我从没注意过它确切的价格是多少,反正总是挂在收费单上不起眼的零头。有时清理橱柜,翻出一包未开封的口罩,一看,已经过了保质期,当然就丢掉了。

现在想来,那简直是太奢侈的事情。今年初起,短短两三月间,不起眼的口罩成了最紧俏的物品。国内疫情的消息扩散后,大概一周左右吧,剑桥市区各个药店的口罩,不论线下线上,都已脱销。我的反射弧太长,等到反应过来,已经没处去寻卖口罩的实体店铺了。那时欧洲疫情还没有消息,买口罩是想给国内寄一些。我的一个阿姨在加拿大多伦多做美术教育,她联系到一个学生家长的资源,给老家医院捐去一批N95的医用防护口罩。据她讲,二月里往国内寄口罩,1700个口罩一单,运费人民币17000,且有价无市。英国亚马逊网站还有卖口罩的,然而一律不寄往国内,就连货源充裕的维生素C,我连下几单,第二天都被无故取消。能寄英国本土的倒有几家,可惜评价里骂声一片,都指责商品劣质,商家无良,终于不敢下手。那些日子,每天跟爸妈通电话。听妈妈讲,最紧张的时候,一个口罩在锅子里蒸一蒸,晾晾干,接着用。后来知道这么一来,口罩的防护功能也就废了,于是改成放到太阳底下去晒紫外线消毒。

好在勉强撑过一个月后,情势转缓。邻居们又聚在一块儿谈天说地,都高高兴兴地不戴口罩。妈妈也在电话里高兴地打趣,习惯了到处是口罩的感觉,看着还挺没安全感。

然而不过一个礼拜,欧洲疫情开始上升。三月上旬,英国确诊约有上百例了,官方开始讨论后来引起热议的群体免疫政策。卫生纸和洗手液的囤购已经露出苗头。那天骑自行车去学院,第一次看到了路上戴着口罩的三两路人,看面孔应该都是华人。当天晚上,上英国亚马逊网站查看,发现久已脱销的一款医用外科口罩,忽然补了新货。二话不说,赶紧下单。原本次日就能到达的邮件,现在需要延后一周,但货品至少靠谱。谁知到件时一看,几十个口罩都塞在可重复使用的塑料袋里,也没有生产厂家的讯息,令人失望。当天晚上,整理先生带来的行李箱,忽然在小边袋里发现一包口罩,竟是他赶飞机出门前一分钟,妈妈顺手一塞,连他自己都不记得了。这包口罩,包装虽然简陋,至少密封的塑料袋上厂商、标准、使用期限等讯息都齐全。第一次感到一包口罩带来的巨大惊喜。

几天后,唐宁街改变策略方向,宣布实施社交疏远政策。原本还算从容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学院通知,本周起教职工尽量在家办公,下周起院系大楼一律关闭。全英范围内的中小学也都关闭了。就在几天前,我在剑桥大学的联系学者乔还写信约我下个周末与家人同去他家晚餐。估计情势演进有变,我建议推迟聚会,看看情形再说。乔很乐观地回复,那就等等呗。结果不但应验,而且这一等也不知要到什么时候。

国内的朋友们比我们还紧张,都来相问,同时也都问,要不要寄口罩?我算了算,一般的口罩是够用的。我们已经打定主意,不管政策如何,总之自己少出门。不得不出门的情况下,只好仰仗手头的口罩。之前还为了戴不戴口罩犹豫着,因为确实几乎看不到人戴。官方一再强调,日常防护不必戴口罩,据说是怕普通民众占用本就稀缺的医疗口罩资源。而且长久以来的欧洲文化习惯,认定只有病人才需要戴口罩。从一月起,陆续听到不少由戴口罩引发的冲突,心有余悸。现在到了下决心的时候了。

社交疏远政策公布第二天,我去旁边的Sainsbury’s超市购物,第一次戴了口罩。虽然已有心理准备,而且挑了超市补货的这一天去,走进里面,还是大吃一惊。卫生纸、消毒液、洗手液的货架都是空的,这不稀奇。可就连鸡蛋、牛奶、面条、面粉、酱料类的货架都变得光秃秃的,顿时叫人紧张感大增。整个冷冻区的两大排冰柜,只有零星的几盒冰淇淋,三两块盒装披萨。之前从来塞得满满的肉类,现在一块也看不见。转到调料架旁,盐也没有了。工作人员正忙着扫描空货架。我去问询补货的时间,得到的回答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跟我一样推着购物车在里面转悠的顾客,大多数手里都擎着一张购物单,但估计也跟我一样,没能找到单子上的多少东西,于是退而求其次,往车里填点别的什么。好在蔬菜水果还算相对充裕。超市里人不算多,戴口罩的又实在是少,好像都是华人。有时在货架旁照面,互望一眼,好像彼此也多了点支撑的勇气。

在一个货架的拐角,匆匆走过来一位金发的女士。擦肩而过时,她忽然指着我的口罩,说:This won’t protect you(这保护不了你)。其时我正努力驾驭着购物车避让对方,等到反应过来,回头看时,她已挎着篮子隐没在货架间。

真可惜,我至少应该答上一句:谢谢,但那会保护你的。

从超市回家,洗完手,第一件事是把口罩小心地摘下,塞进垃圾盒,再把盒子立即拿到屋外的综合垃圾箱处理掉。再洗手。消毒液喷鞋底,喷进门处的地板。换下全套衣服。从头洗漱一遍。大功告成。

正好住在附近小村的插画家郁蓉女士短信来问近况,顺便发来她戴着口罩与家里木匠的合影。她家正在装修一座新建的小屋。那木匠高个子,碧眼睛,戴一副防毒面具般的口罩。看到照片,松了口气,好像也不是全世界只有自己戴口罩嘛。

第二次再戴口罩出门,已是三月底,储存的食物即将告罄。期间英国的疫情数字飙升起来,原先的社交疏远政策升级为更严厉的lockdown。社交媒体一度流传着伦敦军事封城的流言。就在三天前,英国首相和卫生大臣先后确诊隔离,首席医疗官也出现症状,但因够不上检测的标准,先自行隔离。

出门前,我毫不犹豫地戴上口罩,兜上连帽。异类就异类吧,管它呢。

然而,是什么时候起,事情起了变化的?超市进门就是蔬菜水果的生鲜货架,货架跟前,一对银白头发的西方夫妇正往购物车里放菜,都戴着貌似N95的口罩。看见我走过,他们礼貌地推车避让,口罩上的眼睛弯起来,笑了笑。我也笑着回礼,同时推车向里,于是看见了更多戴口罩的西方面孔。正在货架旁上货的超市工作人员,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戴起蓝色的口罩。看他身边的其他同事并没有佩戴,晓得一定是他自己的选择。一位先生佩戴的口罩,其实更像头罩,面颊左右部位各凸出两个大而厚重的呼吸阀,看着颇有电影镜头的感觉。一位中年女士,在只有她一个人的货架边,大概忍不住憋闷,把蓝色的口罩拉到了下巴上,看见我走过去,露出小学生课堂上走神给老师发现一样的神情,连忙把口罩重新拉上,对我笑笑。我很想告诉她,这样不太安全,又怕唐突。或许她也是第一次戴口罩外出呢。

当然还是不戴口罩的人多。在并不十分宽敞的过道里,看见戴口罩的我,有人也会点头和微笑。超市的货源大大充实起来,大概也是情绪的一种指令和反映。经历了最初的惶恐和紧张,总算找回了一点点好像久违的从容。

从超市回来,才看到新闻。被欧洲疫情大国包围的奥地利,当天由官方宣布,今后进出超市、药店等,必须戴口罩。不久,其他多国也开始以各种方式透露鼓励民众戴口罩的消息。英国会紧随其后吗?有好玩之人P出了女王奶奶戴口罩的一组图片,小小消遣。为了口罩,好像起了没有硝烟的贸易战争。不过到现在为止,英国官方仍然坚持,戴口罩无助于日常防护。随着疫情曲线逐渐由高峰下行,首相痊愈既而复工,宣布拐点已过,关于口罩的争议好像不再显得那么重要。然而就在两三天前,苏格兰官方发声,建议民众为了安全起见,在一些室内场所“用布或围巾等织物遮挡口鼻”。刚看到这个消息,感受其间的某种隐晦滋味,忍不住想笑一笑。戴个口罩而已,有那么难吗?但我知道,这一笑未免太过轻慢。小小的口罩背后,实在有太多的讯息,难以道清。戴口罩或不戴口罩,我们也许正在重新修正对自由的理解和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