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九座城市,万种未来》专访系列之谢雨帆

来源:“南科大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   2020年04月22日09:22

2019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以下简称“深双”)于12月21日正式开幕。今年深双分为两大板块,主板块“城市升维”展场位于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由孟建民院士及法比奥·卡瓦卢奇团队策展,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吴岩教授担任联合策展人。团队由知名建筑师、艺术家、电影人、作家、博物馆研究员等跨国、跨领域成员构成,以一种全新而深刻的方式切入本届双年展。

01

您是怎样的契机加入深港双年展的?

大概是10月底的时候,在一次和陈娱学姐的聊天中偶然聊到了这次展览和创作,然后认识了吴岩老师。在了解到了创作的方向和背景之后,我感到非常兴奋,虽然学校的课程非常紧凑,但直觉告诉我,无论如何一定要完美完成这个作品。

作为刚本科毕业的学生,能参加深双完全是意料之外。另外我自己之前一直是科幻世界的忠实读者,高中的时候也特别喜欢读刘慈欣老师的小说,除此之外对科学相关的各种理论都特别感兴趣,这一次能与建筑和科幻界的前辈们一同展览更是莫大的荣幸。另外,在此之前也一直没有想到能把自己在虚拟世界中创造的事物转变为可以触碰的实体,真正制造出来和虚拟状态是截然不同的。非常感谢吴岩老师和陈娱学姐提供这次机会让我实现自己的想法,在一起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让我收获颇丰。

02

谈谈《无名之城》系列作品的创作。您在其中担任的项目角色,以及你对这次展览感兴趣的话题。

这一次的创作中我主要负责城市形态的设计和建筑概念上的深化,整体的概念和叙事则主要来自于陈娱学姐和吴岩老师。由于领域各不相同,讨论的时候产生了很有趣的化学反应,一个词概括那就是“脑洞大开”。其实这次创作的周期非常短,这也意味着容错的几率非常低,不过好在先前的概念设定非常强,讨论也比较深入,最终也顺利地完成。

《无名之城》在现场

今年展览的主题是相当令我兴奋的,我一直对于科学和科幻相关很感兴趣,再加上深双是建筑界的大展,正是一次实现自己想法的绝佳机遇,相对架空的叙事也提供了一个从建筑中跳出的契机。其实我所理解的“城市升维“这个主题,就是不断纳入其他领域的信息和知识体系的过程,现在我们的城市的的确确在升维,建筑学也在升维,比如媒体建筑,还有不断涌现的各种智能交互系统,它们交叉所产生的结果也是一种多维度的叠加。在这一次和陈娱学姐还有吴岩老师的合作中,建筑,科幻,媒体艺术的结合其实也产生了“升维”的效应。在我的理解中建筑师就是一个连接者的角色,只有不断的包容吸纳并扩充自己的“维度”才能保持活力。

03

如何构思这个作品的 ?想传达什么想法?

我们的作品主要是在吴岩老师提供的叙事框架上发展而来的,我们希望把无名之城延伸为一个系列,讨论的时候也提出了许多种不同的城市构想,最终反复筛选提炼,确定了这四件作品。就具体形态而言,由于自己平时看一些杂七杂八的图书,比如自然摄影,生物解剖等等。所以在创作中也受到了自然当中比如海藻、深海生物、结晶体等一系列原型的影响。比如在树城当中,我们希望展现的是以一种类似树的循环机制来运作的城市,在循环的大小网络上架构生活空间,最后产生了一种繁复的形态。这件作品就像《九城万未》一样,它是对于未来人类与城市、城市与地球发展的一种畅想,传达给观众的是未来城市的可能性,一种在当下可能非常规,但在未来或许是常态的可能性。就我个人而言,当代深受工业文明影响的城市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改变,那么在未来,由生物启发的城市文明是否能带来一些改变呢?能否用新的规则,新的共生关系来构建城市呢?

吴岩老师在小说中描述的地球未来看似是遥远的预言,但就目前地球所面临的气候变化和城市问题来看,这或许也是我们即将面对的现实,在这样的框架下讨论一些具体的城市形态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尽管我们的作品最终以小尺度的3D打印呈现,但其中的概念和城市系统的运作机制,也许都能为未来的城市发展在不同尺度上提供参考。另外在我的理解中,建筑学和科幻一直是相互作用的,建筑与城市往往是科幻小说中重要的舞台,反过来看,许多科幻作品也预言了或是指导了城市的发展。并且建筑学的叙事和科幻有许多共通之处,都是针对特定的情境进行建构。同时建筑学产生了大量的空间空间,而他们大多以虚拟的图像或者文字状态存在——从这一点上来说,建筑也是类似于科幻的。

04

深入聊聊作品用到的技术和算法?

无名之城中实现形态生成的算法都是经典模型的衍生,在图形学领域算是老生常谈,但要在它们的原有形态上做出改变其实比较有难度,最终形态最主要还是依赖设计师来判断是否回应城市概念并以此进行筛选。比如说树城的管道形态属于DLA(Diffusion Limited Aggregation)的变体,其中原有的无序累加方式被简化、统一到数个不同方向的坐标系中,最终形成了城市网络沿着几条主干道有机生长的形态;垂直城市则来自于经典算法Differential Growth,在其基础上我加入了一些规则譬如生长权重,碰撞关系等等,围绕着主轴生成了较为轻盈飘逸的云状空间,这样的形态反而启发了我,城市为何不可是悬浮游离的呢?于是内部的城市单元就被设计成了耦合的粒子。在调整过程中,算法原型和城市系统之间的平衡点非常微妙,我们讨论了许多次才敲定了作品的最终形态。在我看来因为城市本身其实也是在各种制度和生活方式的综合作用计算下逐渐“生成“出来的,通过算法来生成城市形态不失为一种构建城市蓝本的途径。

比如创作水下城市的设定时,陈娱学姐就提出生物与城市共生的概念。这样一来,其中两个系统的交织与连接方式相对更重要,而外部包裹的形态则主要是传递生物的触感,算法所生成的形态反而比较次要,所以才有了最终成品中,如同基因链一样相互纠缠的生物城市形态。另外,第四件作品太空城市的设计也是主要是在形态上做功夫。在实体制作方面,我们和深圳的形优科技合作,使用了顶尖的3D打印技术才得以完美展现我们的创作成果。

无名之城 - 共生的水下之城

05

聊聊你之前的作品。

我自己的作品主要分两部分,一是建筑设计本身,二是和建筑不完全相关的研究和创作。我自己在建筑方面主要做的都是偏向社区概念的空间,形态大多都没有这么奔放,大部分都是在非常克制地设计空间,更多是在一些潜在层面,例如空间逻辑上使用算法来设计模型。除此之外,我比较习惯把好几个不同的体系综合到一起来构成作品出发点,并加以转换形成空间。譬如我的本科毕业设计“夹缝+”,就是数字媒体,电子音乐,算法生成综合作用的独特结果,建筑所生产的结果也不仅仅是建筑本身,它同时也回应了这几个出发点。

“夹缝+”——混合声音的构筑物

相比建筑设计来说,我自己进行的研究更加自由不受限制,比如在本科阶段的第一个成形的研究项目“基础行为的自组织”,就单纯从复杂系统的设计和形态生成上入手,产生的形态也是五花八门,也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对生成算法的学习。除此之外,平时自己也会研究视觉和声音装置上的东西,产生的结果也不一定指向建筑或者设计,相比于完成课业,我更喜欢以“玩“的状态去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基础行为的自组织 Self-Organizing of Basic Behaviors

06

你未来的计划有什么?

首先在学习方面,希望自己能顺利完成自己的硕士学业并且找到合适的实践方向,多积累一些实践经验。在建筑设计方面,之前在数字世界停留的比较久,今后争取做一些实物和建造方面的研究,最好是能到接触到更细节的实操。在研究方面,我目前正在进行一些关于视觉算法的研究,争取在今年多输出一些相关的作品和文章。我个人的探索方向比较杂,在未来也会越来越“杂”,希望在今后能尽快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保持这种包容的状态吧。我也期待有机会能和各种各样的创作者们合作,一起探讨更多有趣的话题。

最后,希望我们无名之城的故事能够延续下去,创造出更有意思的作品。

受访者简介

谢雨帆

设计师

2014-2019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A9工作室

2019中央美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一等奖

前央美参数化小组成员

现就读于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