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2015年“阅读:向大家致敬——北京出版集团第十三届世界图书和版权日纪念讲坛”发言摘编 赵仁珪:启功先生的读书法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赵仁珪  2020年04月20日14:32

首先要泛读与精读相结合,既要博览群书,又要博观约取。启功先生读书面之广是惊人的,大到经史子集,小到稗言小品,无不进入他的阅读范围,以至不论谈到什么话题,他都能发表精辟的见解,他也很愿意以“大杂家”自诩。但启功先生毕竟有自己的专业,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书画碑帖的鉴定与考证、汉字字体的流变、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诗文声律以及诗文创作研究。他写每篇论文或专著时,一定要求自己尽可能地占有所有的资料,用他的话说就是要“竭泽而渔”,这就需要精读。比如说他的《诗文声律论稿》最后一版就对最初的版本做了重要的修改,而之所以修改,是因为他在最初出版后仍然不断地研究相关的问题,又不断深入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从而使自己的观点不断地修正与提升。再比如,启功先生曾写过一篇《说八股》的论文,为了写这篇两万多字的论文,启功先生收集并阅读了大量有关八股的书籍。据他自己说,他收集的这些八股书可能是全国最全的。难怪他的这篇论文写得那么深入浅出,那么得心应手、驾轻就熟。

其次要带着头脑去读书。启功先生很赞同“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很多人读书往往对书的作者过于相信,觉得他们讲得头头是道,于是不知不觉地盲从了作者所有的观点,这是被动的读书法。读书时读者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要有一定的自信力,要多问一些为什么,要敢于质问作者你讲得都对吗?这才是主动的读书法。当然主动的读书法是要建立在自己知识不断积累上,这是一个互补的过程,自己有积累有见解,才能更好地吸收别人的见解。举两个启功先生的小例子。诗歌史上有这样的一桩公案:有人曾称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为千古名句,后人为了阿从这一结论,便千方百计地从修辞学的角度去解释,说这两句如何的生动形象,如何的简洁鲜明等。其实,从写作技巧上说,这两句实在很一般,与千古名句很难相符。启功先生结合音韵学的知识做出了全新的解释:原来“春”在古代有上声的读法,于是这两句从格律上看便成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的标准律句。在谢灵运的时代,能写出这样可为后世法式的律句是很难得的,所以它才能与同时代的其他一些标准律句成为后人称道的千古名句。又如成语有“倒行逆施”一词,原来是说伍子胥带着行李仓皇出逃,到了晚上疲劳之极,只好“倒行逆施”。疲劳之极为什么就得“倒行逆施”呢,聪明的启功先生认为“施”原应做“拖”,正着拿行李,实在走不动了,只好变换一下姿势,“倒行逆拖”。“拖”和“施”字体相近,于是后人“以讹传讹”就变成了“倒行逆施”。这也讲得通,把陈述具体动作的“行”和“拖”变成了描写抽象行为的“行”和“施”,不过它和伍子胥的出处就没什么关系了。这就是聪明的读书法,有头脑的读书法,有独立眼光和见解的读书法。古人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信矣。

最后要理智地、有选择地去读书。虽说要博览群书,但在书海面前,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所以要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适于自己的书。启功先生到晚年自感精力逐渐不足,于是写下这样两句诗:“饮余有兴徐添酒,读日无多慎买书。”(《频年》)“慎买书”原作“快买书”,后又觉得快买书来读实在力不从心了,便索性改为“不买书”,但又觉得未免太颓废,最终选定“慎买书”。这对我们很有启发。现在好书多得令人眼花缭乱,读者千万别挑花了眼,更不能漫无目的或只图热闹地去读书。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来读,一定要选择有一定知识和学术含金量的书去读,读一本就有一本的收获。

现在正是读书的好年代,国家正大力提倡“全民阅读”,“全民阅读”就会涤荡社会上散发的乌烟瘴气,让世界飘满书香;“全民阅读”就会使人人脱离低级趣味,变得高尚,让心灵也充满书香。

 

赵仁珪:中央文史馆馆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