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把真实人物塑造成艺术典型要找对方向 ——电视剧《一诺无悔》创作手记

来源:文艺报 | 何艾霖 何邦瑞  2020年04月15日09:23

《一诺无悔》是以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生前事迹为素材而创作的电视剧,播出后反响热烈。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观众感到剧中人物故事真实可信,“因为真实,所以鲜活”,这是许多人对该剧的认知。一个真实人物,如何变为一个艺术典型而广普天下呢?这其实是相当难的。难就难在它不同于其他非虚构写作,一切要尊从真人真事。也就是说,人物和故事不是创作者脑子里的东西,可以随时拽出来,随意呼来唤去。

因此,创作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吃进去”,然后“吐出来”。所谓吃进去,就是要设法走进人物的真实生活,向人物所经历的生活讨教,与真实人物展开心灵交流,与其内心世界实现零距离。正如美国纽约大学剧作系主任、剧作家杰尼特·内布里斯所言:“让你的人物给你写封信倾诉衷肠……”

廖俊波突然去世,几个小时就有40多万人在网上追思悼念他,许多人闻讯痛哭失声。这是怎样一位县委书记让人如此不舍?沿着他的足迹走下去,当我们获得同样的感受时,我们不仅被他坚定的信仰之光所融化,对他充满敬意,同时,我们的心灵被洗礼,且离真实的他越来越近。或者说,我们相信了所获得的感受,相信了百姓对他的爱戴,以及他为政时呕心沥血所做的一切,触摸到了他的精神高度。整个创作过程中,我们的心灵也变得干净和纯粹起来;同时又像是真实人物经历的见证人,抑或是与他共同工作过的伙伴,为整个创作奠定了可信赖的基础。

相反,如若我们没能获得这种真实感受,没能与真实人物内心世界实现零距离,或是模棱两可、大而化之,只相信提供给我们的现成资料,或是走马观花,其创作必然也会走上模式化的老路。别人怎么写,我们也怎么写,贴标签式的创作手法令作品难逃同质化窠臼。

《一诺无悔》的成功,关键还在于对题材的突破。业内普遍认为此类题材不好写,其实就是突破不易,创新难。如何找到突破口,确定方向是根本。廖俊波身上最鲜明的特质,是敢于向一切不可能、一切不符和实际的条条框框发出挑战,并勇于担责,不怕因此丢了乌纱帽。

包括打破机制,想法沟通允许外商用异地资产在政和贷款;将落后的政和县医院交给南平市三甲医院托管;让各方资金聚焦教育改革;城乡大力引进人才发展电商,建立电商产业园等等。这些对政和来说,都是相当大的创举,因此遇到了质疑、阻力,甚至控告。有人担心他干不好会因此受处分、丢官,有人劝他放弃,做一个安稳官,但他没有退避半步,而是果敢向前、大胆决策,为政和的脱胎换骨而不顾个人得失,并因此提出“政和也有光荣与梦想”这样看似浪漫却又激励人心的雄心壮志。

而这些,便是我们发现并确立人物硬核的所在,因为它准确地体现了其鲜明个性,也实现了区别于同类英模人物题材的创作构想。也就是说,我们笔下的人物,除了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等优良品质,他身上最重要的特质,还在于他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困难面前、风险面前忘我的担当精神。故事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因为这样的鲜明个性,人物动机就愈加强烈,充满力量感。这个动机,就像展翅的雄鹰,一进入蓝天,就无法停下,就一定会飞向目标。哪怕风霜雨雪,电闪雷鸣。

还有就是细节。细节永远是真实的,细节有时是不需要加工的。犹如一块璞玉,它生来就质感细腻,带着朴实无华的美,但需要你的发现。列夫·托尔斯泰说,“真的艺术永远在于发现。”回想《一诺无悔》的创作,正是这种发现,让我们寻觅到了大量珍珠般的闪光细节。

比如,廖俊波的父亲喜欢下象棋,可他几乎没有时间回家,更没时间陪父亲下棋,与父亲永远是一盘没下完的棋。他觉得愧对父亲,出差时就买了三副象棋,让妹妹送给父亲。而这些象棋,直到他因公殉职,父亲也没舍得用,就等着他回来打开一起下。从干部到群众,大家都知道,他的车上常年必备几样东西:被子、雨靴、雨伞、手电筒。工作中他挂在嘴边的话是“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这几件东西的用途可想而知。一位老大爷试着给他发短信,反映一个困扰他多年的“老大难”问题,没想到他很快找上门来,并解决了问题。

《一诺无悔》的创作,让我们愈发感受到细节的可贵价值——见微知著,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往往直抵心灵深处,包括由此可见人物的魅力。

最重要的体会还要回归创作铁律——生活的真实不等于艺术的真实,但艺术的真实必须来源于生活的真实。这也是把真实人物变为艺术典型最重要的法则,否则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就会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