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眼》
《风暴眼》
作者:帕特里克·怀特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1-01
ISBN:9787533958732
定价:88.00元
内容简介
《风暴眼》是澳大利亚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怀特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奠定了他文学巨匠的地位。小说以亨特太太生命垂危到下葬这一时段内的活动为故事框架,通过她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既叙述了她享乐放荡而又充满不幸的一生。
悉尼,腐朽的豪宅中,年过八旬的伊丽莎白·亨特抗拒着死亡的来临。病榻前,一对受利益的驱使而归来的子女,三个性格各异的护士,一个小丑般的管家,一位正直却懦弱的律师,在这虚伪冷漠的家庭中,上演一出勾心斗角、爱恨交织的悲喜剧。曾经美貌放荡的伊丽莎白,贪婪地攫取一切,伤害着家人与朋友;死亡的临近却让她在半梦半醒中,找到了终其一生都未能寻到的至善境界。就像多年前,伊丽莎白在海岛上经历过的一样,痛苦的风暴会将虚无荒诞的生命荡涤一清,带来纯洁、静谧的风暴眼。
“怀特丰富独特的语言,时而庄严,时而多变,总是涌现着讽刺的辛辣,让这本巨著的每一段都值得细细品味……很难用语言来描绘《风暴眼》的宏伟、睿智,以及对人类迷惘的忠实写照。”
——《纽约时报》
作者简介
澳大利亚小说家、剧作家,20世纪最重要的英语作家之一,因其“以融会了史诗风格和心理描写的叙事艺术,将一座新大陆引入文学地图”,而于1973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怀特出生于英国伦敦,不满一岁时随父母回到澳大利亚悉尼。因自幼患有哮喘,多幽居独处。怀特在澳大利亚的农场度过了童年时光,1932年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攻读法国与德国文学,读书期间出版了他的首部诗集《农夫与其他诗》。
怀特一生创作颇丰,出版有《人树》(1955)、《探险家沃斯》(1957)、《乘战车的人们》(1961)、《风暴眼》(1973)、《树叶裙》(1976)等长篇小说12部,中短篇小说集3部,此外还有剧作8部,以及诗歌、自传及未出版作品多种。怀特的作品笔触细腻、极富诗意,擅长在意识流及叙事之间自由切换,有着极高的艺术水准。怀特一生拒绝了无数文学奖项,也很少接受媒体采访。1990年因病去世于悉尼的公寓。
精彩书评
“从各种层面上看,帕特里克·怀特都是澳大利亚最杰出的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
“我看中了小说,或许更像是我把它作为将我这样一个由相互矛盾的性格组成的角色介绍给不肯轻易相信的观众的手段。”
——帕特里克·怀特《镜中瑕疵》
“以融会了史诗风格和心理描写的叙事艺术,将一座新大陆引入文学地图。”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
“怀特丰富独特的语言,时而庄严,时而多变,总是涌现着讽刺的辛辣,让这本巨著的每一段都值得细细品味……很难用语言来描绘《风暴眼》的宏伟、睿智,以及对人类迷惘的忠实写照。”
——《纽约时报》
“一部澳大利亚的《李尔王》,高雅的悲喜剧,近乎契诃夫的风格……《风暴眼》是一部具有强烈戏剧张力的杰作。”
——《澳大利亚人报》
“帕特里克·怀特是他所创造的世界的国王。”
——《时代》杂志
“帕特里克·怀特,这个澳大利亚的声音,有一种严肃,甚至预言性的雄心在其中。”
——《纽约书评》杂志
“帕特里克·怀特是一个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天赋和原创性的作家,并且有相当鲜明的个性。他的力量与成就都是不容忽视的。他的艺术是厚实、诗意、充满意向的。”
——威廉·沃尔什
“怀特将从闹剧到悲剧的一众风格集于一身,涉及的主题很少,但人物很多。他的作品是对物质主义与无趣的现实主义的对抗。”
——肯·古德温《澳大利亚文学历史》
“在英国和美国居然还有不曾读过怀特的不开化读者。只要读过他的小说,就肯定会将他与纳博科夫、贝克特,甚至福克纳排在同等的位置。”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读者如果想探索怀特小说那片艰险的领域,应当从他中期的杰作——《活体解剖者》和《风暴眼》开始。小说具有雷霆万钧的力量,充满了情感的深度,语言幽默讽刺,对人类的个性和内在动机有着睿智的观察。”
——《旁观者》杂志
“这部小说(《风暴眼》)在帕特里克·怀特的小说序列里,属于最能够体现他的文学观念和文化关怀的一部。”
——邱华栋
“从他战后所写的那些主要小说中,能够感受到个人在追求‘寓意与布局’时所会有的痛苦与诚挚,这比任何当代的西方散文所要有的都更为强烈。”
——《星期日泰晤士报》
“阅读帕特里克·怀特……就是去触碰那权力的根源,去穿越一个全新的世界,以锐利的目光重审男性和女性。”
——《每日电讯报》
在画面宽广的叙述中,帕特采用了高度浓缩的语言,锻词炼句,哪怕是细枝末节也不例外,同时,以极度的艺术夸张和微妙的心理描写,始终如一地追求最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使真和美紧密相连,融为一体:美,是放射光华和生命、激发天地万物和各种现象的诗意的美;真,纵然一瞥之下可能令人厌恶和惊恐,却是它自身的揭示和解放。
——本书译者朱炯强
目 录
第一章/001
第二章/077
第三章/126
第四章/182
第五章/197
第六章/220
第七章/286
第八章/375
第九章/467
第十章/495
第十一章/564
第十二章/593
197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656
一把解剖灵魂的手术刀/660
———《风暴眼》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