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为天》
《食为天》
作者:王族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2月
ISBN:978-7-02-015900-0
定价:42.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了作者在新疆生活近三十年所见和品尝过的当地特色美食,包括最具民族特点的烤羊肉、烤包子、手抓饭,以及各民族在游牧生活中就地取材、独自创造的极富营养的食品。也包括新疆当地最受欢迎的水果、物产等。亦有一些物种的来历,在历史上的记载,与历史、民族文化的关系等。作品语言平实,所涉食物皆为作者亲身经历或品尝,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作者简介
王族,原籍甘肃天水,现居乌鲁木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西藏阿里、新疆南疆等地从军十二年,后进入新疆某出版社工作。著有散文集、诗集、小说集、长篇小说等,有作品被译为英、日、韩、法、俄、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目 录
序
火把肉烤熟
人把路走好
烤羊肉串
烤羊腿
烤全羊
烤骆驼
馕
馕坑肉
烤包子
库麦其
烤鱼
烤鸡蛋
果子落下
离树不远
葡萄
哈密瓜
香梨
西瓜
小白杏
蟠桃
冰糖心
桑葚
无花果
沙枣
葡萄干
薄皮核桃
好食材在眼里
好味道在嘴里
缸子肉
过油肉
爆炒黑白肺
黄面
馓子
油塔子
刀把子
九碗三行子
菜比肉好
瘦比胖好
孜然
霍香和藿香
皮芽子
线辣子
番茄
莲花白
恰玛古
阿魏菇
椒蒿
地软
头发菜
冬虫夏草
一碗饭让眼睛看饱
也让肚子更饿
抓饭
拌面
揪片子
麻食子
拨鱼子
炮仗子
石河子凉皮
苞谷汤饭
诺鲁孜饭
羊杂碎汤
丸子汤
苏甫汤
好营养在肉里
好手艺在乡里
手抓肉
大盘鸡
椒麻鸡
馕包肉
米肠子
马肠子
熏马肉
平锅羊肉
羊肉焖饼
胡辣羊蹄
冰碴驹俐
酒让人醉
茶让人醒
伊力特
格瓦斯
穆赛莱斯
刨冰
奶茶
罗布麻茶
黑砖茶
只要沿途有毡房
走一年也饿不着
锡伯大饼
沙尔阔勒
羊肚子焖肉
冬拜吉干
胡尔达克
包尔萨克
杂克尔
巴哈里
后记
后 记
后 记
年初的一天,乌鲁木齐下了一场大雪,我在家闲坐,想起二十余年前在南疆吃烤羊肉串时,满十串可奖励一串,谓之“烤肉奖金”的事情。那时为了烤肉奖金,战友们便凑在一起去,每次都能多吃几串。如今吃烤羊肉串,没有了烤肉奖金一说,但这件事却让人感到温暖。兴之所至,当天写下《烤羊肉串》一文,才发现虽然谈的是饮食之道,但对自己经历的认知,却已经变得透明。
数日后兴致渐浓,遂尝试写了《烤包子》《拌面》《抓饭》等,发现打开了我在新疆近三十年的记忆,尤其是与美食有关的往事,逐渐变得清晰。冷静思量,觉得能从记忆中掏出不少东西,遂产生写一本美食书的想法。
说来有意思,我老家亦有不少美食,且喂养我长大成人,但我却觉得其遥远而模糊,唯独新疆美食让我觉得亲切,且了如指掌。细想,是因为我到新疆后,先适应了新疆美食,然后才适应了这块土地。另有一个原因,新疆美食交汇多种文化,其游牧和农耕、东方和西方,汉族和少数民族,融合后呈现出浓郁的文化色彩。新疆的美食文化注定要吸引我,以至于每吃到一种,便为其文化背景和附带的趣事着迷。
新疆美食多保持原始古老的传统,且不依靠餐具制作。多少年前,人们在沙漠戈壁生火烤肉,如今的烤羊肉串、馕、烤包子等,依然保持着这一制作特点。食材出自大地,制作依然依赖大地,这样的美食往往味道醇美,形式独特,食之让人情趣怡然。
新疆美食亦有悠久的历史,仔细梳理,便可发现游牧民族在逐水草而居,随季节迁徙的过程中,创造出了诸多延续至今的美食。丝绸之路自东向西延伸,而这些食物却自西向东而下,传入了中原,中原巨大的农耕文明,将其一一揽入了怀抱。
美食文章似乎已有固定格局,从袁枚到梁实秋、汪曾祺等人,走的都是小品文的路子,其文字干净利落,气脉暗涌,且能够将自己不动声色地藏在文字中。而摆在我面前的新疆赤野千里,阔大辽远,其美食则深受游牧文化影响。譬如羊,我写完书稿后数了数,涉及羊肉的有十余篇,可谓是一羊孕育无穷美食,亦让人感觉有写不尽的文章。
袁枚先生说过:“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食之新疆美食近三十载,其味道与形式已烂熟于心,此次写下文章,是交代,亦是总结。
从新疆大雪纷飞的年初写到酷夏,有困惑亦有沉迷。美食好吃,美食文章难写,写作中总是充满疑惑,觉得轻易接近一件事,只有疯狂和幸运两种可能。其疯狂大概是热情无以控制,遂喷薄而出;而幸运则就像博尔赫斯所说:是被神选中的劳动者。我在新疆的时间、际遇、记忆和思考,在回头张望时都变得透明,似乎在等待我把它们一一写出。
百种美食有百味,我将其视为人生在世的百福。但我还没有写够一百种,所以我想,未来还会有很大的美食探索空间,可供我去挖掘吧?
是为后记。
王族
2019.6.25乌鲁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