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魏巍:同是赶路人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魏巍  2020年04月07日21:36

我和朱子奇同志可以说是老同学、老战友,又是老诗友。他是湖南人,我是河南人,

共同的革命目标使我们走到一起来了。

1938年4月,我们同在那个伟大时代的革命大熔炉——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同一个大队,第四大队学习。我在四队,他在另一个队。同时,我们还是老诗友。那时候,我们为了追求真理,追求光明,到延安参加革命。我们共同的爱好,就是诗歌,对诗歌女神都颇为迷恋。那时候,无论在哪里,我们只要一看到诗歌,就定要读,而且只要一有时间,也就一定要写诗。我们经常往狂飙诗人柯仲平同志那里跑,他也非常热情地欢迎我们。那时延安到处充满了革命友情,处处相互照顾,同志之间的关系,很是纯洁,很是融洽。我们至今都非常怀念那个年代。我们不久就参加了柯仲平同志组织的战歌社,并在抗大四大队成立了一个分社,还办了一个手抄的名叫战歌的诗墙报。我的印象,当时子奇同志比较瘦,中等个,长得很秀气,脚上穿一双草鞋,草鞋尖上还(续)着一个鲜艳的红缨子。我到现在还记得,他当时的一首诗里有这样几句诗:

我爱荞麦花

因为它是红的

因为它红在延河边

它红在我心里

我们的诗墙报很受欢迎,很吸引抗大同学和工作人员,好多远近的同志都来参观,并踊跃投稿。我记得子奇同志是经常发表作品的一个。当时因为有点儿艺术水平名叫胡秋萍(后名叫胡征)的同学,把墙报装饰的很美,显得更有诗意。

的确那个时代,正如子奇同志诗中所表达的:“我爱荞麦花,因为它是红的。”现在有些人,对红色似乎厌倦了。而我,每当在天安门和在新华门,看到我们的国旗在晴空里飘扬,我仍觉得红色是最美的。

我们既是老诗友,也是老战友。因为我们都是那个时代的革命热血青年,从一个人生起跑线起飞的,是从一个出发点向前赶路的。

子奇同志把自己当作一个赶路人,他在诗中常提到“赶路”这两个字。在他的新作《赶路遥》中写得很生动,很风趣。他赶路赶了60多年了,从一个年少的小伙子赶到今天,已经赶到白发苍苍的老者了。

萧三同志告诉我们,要有始有终啊,子奇同志说,我们赶路要赶到终点。我希望以这两句话与子奇同志共勉,与我们大家共勉,不辜负萧三同志和其他革命老前辈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