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与万物同行 书人间大美 ——读李青松《万物笔记》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2期 | 王丽梅  2020年03月30日23:23

内容提要:1993 年李青松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生态文学这一概念。《万物笔记》以生态报告文学的形式全景式地反映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强调人对自然的尊重,强调人的责任与担当。李青松的生态报告文学是他用脚在祖国大地行走的足迹,是他对中国生态和自然环境发展大势认真细致地阅读、审视后的先觉、忧思和批判,是他对生灵万物美的发现历程,是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度思考,是对万物之美深情的诗意表达。

关键词:李青松 《万物笔记》 生态文学 人与自然 责任与担当

万物有灵,一个人的足迹就是他的阅历和眼界,行走的过程就是探索和发现美的过程。《万物笔记》以文学的形式对环境和生态问题发声。作为国内著名的生态报告文学作家,李青松独树一帜地创立了生态文学理念,他首次提出①生态文学的完整的概念:“生态文学是以自觉的生态意识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生态文学把自然作为抒写对象,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强调人对自然的尊重,强调人的责任与担当。生态文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它除了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它还要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②

遵循这一理念,李青松笔下的生态报告文学是他用脚在祖国大地行走的足迹,是他对中国生态和自然环境发展大势认真细致地阅读、 审视后的先觉、忧思和批判,是他对生灵万物美的发现历程,是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度思考,是对万物之美深情的诗意表达。

梭罗有一首言志诗:“我并不想为沮丧写一首颂歌 , 倒是要像站在自己的栖所报晓的雄鸡,劲头十足地夸耀,哪怕只为唤醒我的邻居。”③这是一种强烈的生态意识,意在唤醒全社会的生态保护意识,李青松正是用文字实践生态理念的践行者。

《万物笔记》中,从《一种精神》《遥远的虎啸》到《薇甘菊》《文冠果》《乌梁素海》《鸟道》《从大开发到大禁伐》《塞罕坝时间》《油茶之色》《老号森铁》《首草有约》……都是一篇篇人与自然的报告文学。这部用心灵书写的《万物笔记》,是当代中国人对人与自然、 人与生态系统、人与万物关系的叙事与对话。梭罗说:“每一方水土上的人们,尽管年龄和种族各异,但其本性和追求能够浓缩为某些共同之处。”④当人们面对日甚一日的环境污染和越来越恶劣的生态形势,开始关注身心健康,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生存质量的时候,李青松捧出了一部部凝结着他生态文化理念和思想的报告文学。

这是他近年来,与自然为伍,对生态环境进行前瞻性的关注与思考,并为之奔走呼吁的心血之作。多年来,李青松走遍大江南北,天涯海角,高山峡谷,出入山野丛林,以浩然正气,写自然生态文章。他关注森林原野、草木鸟兽,聚焦保护自然生态的普通人,为他们造像立传。这其中有吕梁山里种树育林的“二杆子”;保护乌梁素海疣鼻天鹅的民间护管员张长龙;茶马古道上保护自然的林区护管员“野猫”。他也写濒临灭绝的华南虎,写具有美容功效、被誉为长寿之油的茶油,写伐木时代的森林火车和草木本色的铁皮石斛……在他的笔下,在自然生态的背后,最突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对自然生态的疯狂破坏和恢复性建设,他书写的是亘古未变的天地之间人类对自然的依存关系。

纵观《万物笔记》,文章的自然之气、磅礴之势、生命意象、雄浑之力,扑面而来。曹丕说:“文以气为主。”⑤作者有什么样的气质,笔下便会有什么样的文章,不可能借外力达到。

李青松笔的阅历和见识使他的文章庄重大气又不乏朴拙天真。他善于使用个性化的语言,甚至是方言。口语化的语言,简单上口,这是李青松生态报告文学的魅力所在。

他的文章善于采用重复词汇,突出深化主题。例如 ,“树是种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种树,种树种树种树。种树,种树种树种树。种树需要苦干,种树需要一 种信念和精神。”这是文章《一种精神》题记中使用的修辞⑥,读者从“种树”这一词的重复、再重复中,能够领悟到贯穿其间的艰苦而奋进的精神。这种修辞强调了“二杆子”种树人乔建平的执著,刻画出一个普通农民淳朴的生态意识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作为文学的一种独特的形式,生态文学随着全球气候、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变化,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国策的时候,生态文学也随之蓬勃发展。生态文学走上历史舞台,承担起“经国之大业”的重要使命,李青松的生态报告文学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薇甘菊》可以说是李青松生态报告文学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这篇文章以宏大的叙事、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全景式的视角,描写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严重生态危机的薇甘菊,揭示出外来物种的入侵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呼吁人类节制欲望,与自然和谐相处。文章叙述的深度、广度足以说明作者对薇甘菊这一外来物种研究思考的深入程度。作者对薇甘菊这种有害物种的入侵、生存、繁衍、蔓延的原因,生态危害、防治等方面的历史文化渊源的追踪和分析,跨年代、跨国界、跨文化、跨物种、跨学科,不厌其烦地溯本求源,彰显出文章的文学性、 知识性、学术性、哲学性和实用性。其中的 一些句子令人过目难忘:“薇甘菊‘一分钟 生长一英里的草。’”⑦“生物入侵,就是一 场没有硝烟的战争。”⑧“换个角度看,人不就是薇甘菊吗?人的内心布满自私和贪婪的霉斑。河流污染、空气雾霾、生态破坏、社会风气的每况愈下不都是人类自身造成的 吗?”⑨

李青松的生态报告文学融入国家的绿色发展理念,他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以散文和诗化的表现手法融入他的字里行间。《万物笔记》中的文章贯穿了他生态文学的基本思想,表达了对任性蛮横的发展、对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发展的批判。

李青松的生态报告文学不把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中心,不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判断的终极尺度,这并不意味生态文学蔑视或反人类。 恰恰相反,生态的整体利益是人类的根本利益和最高价值。他在《鸟道》中写道:“松 林里弥漫着一种松脂、腐殖层和菌子混合的气息,令人神清气爽。”⑩“现代文明夺走了我们对气味的敏感性。我们适应了汽车尾气,适应了工业废气,反而对泥土的气味,草木的气味渐渐生疏了,我们对时令变化的感觉越来越迟钝了。” 11这段文字调动了人感觉中的视觉、嗅觉,也指出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的意义。

秉持生态文学的理念,《万物笔记》写出一种令人敬佩的绿色精神—一个农民坚持 10 年在荒山种树造林,挽救濒危物种华南虎。他对外来物种薇甘菊在国内蔓延趋势的描写,对乌梁素海的生态变化的呈现,以及对文冠果种植的兴衰变化的叙说……都是这种绿色精神的体现。

“塞罕坝,塞罕坝,塞罕坝啥意思?”12这一句反复出现在《塞罕坝时间》里的问话,犹如天问,又仿佛在问自己,问每一个人。这句话在文中段落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将塞罕坝人数十年来的艰苦一一道来。作者用数字 强化读者对塞罕坝人植树造林改变生态环境的印象:“1966 年以前植树34000 亩;1966 年植树 50000 亩;1967 年植树60000亩……1970 年种植60000 亩……到1983 年塞罕坝上的林地面积已经达到了1100000亩。这一组数字的背后,洒满了塞罕坝老一辈建设者的血汗,凝结着塞罕坝老一辈建设者的绿色情怀。”13 他说:“生态之美,不光是用眼睛看的,而是要用心去感受的。”14

在《首草有约》中,对身价不菲、国家珍稀植物铁皮石斛的掠夺性的采集导致转基因石斛的出现,作者在文中表明了鲜明的立场:“转基因中药已经悄悄地进入到我们的肠胃。中科院某专家报告显示,枸杞、板蓝根、鱼腥草、人参、杜仲、桔梗、黄麻等几十种中药材已经实现转基因或正在进行转基因研究。” 15“人类无时无刻不在探索中,或许,转基因技术本身并没有错,但若把这一技术用到中药材领域,那无疑是一场灾难。因为,它严重违背了自然法则,严重违背了生态学规律。”16

“文以载道”的思想在李青松的生态报告文学中体现得非常充分,他这些文章不仅融入了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彰显了他深邃的哲思。他将生态文化理念依托一个物种的演变、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依托森林、湖泊和边远地区动物的变化,在生态和环境层面深入探究人类在经济和生态发展过程中的破坏、保护和建设的作用。

李青松的生态文学融入了他朴素的哲学观点,读者阅读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接受他形而上思考的过程。他的文章有“道”的意味。《道德经》说:“道可道也,非常道。名可名也,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7“道” 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法门。《大学》里讲:“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18 在阅读《万物笔记》的过程中,读者会时时被他的充满哲学意味的“近道”和“布道”所感染,会对生态文学有更深的理解。

“我们熟悉的树液流经树干,正如血液流经我们的血管一样。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芬芳的花朵是我们的姐妹,牛羊、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山岩、森林、草地、动物和人类全属于一个家庭。在印第安人的眼里,万物皆兄弟,万物皆一家。”19 这是多么强烈的生态哲思,人与万物、人与自然是天然平等的兄弟姐妹,决不能互相伤害。

在《万物笔记》里,这种散发着哲学意味的语言,具有鲜明的生态文化理念的句子犹如一棵树上的果子,稍加留心,比比皆是。这种哲学化的语言,是对现象和感受的总结,也是理性层面的价值提升,这种带有哲学性的语言起到了升华主题和思想催化的作用。譬如,“生态面前人人平等。空气不认肤色,不辩语言,不厚官员,不薄百姓。”20 “现在的问题是,已经很少有人明白什么是人,人应该怎样去做。我们发出的誓言太多,而行动太少,甚至没有行动。”21 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化文章的思想性的句子也是俯拾皆见,譬如:“物与物的关系背后,从来都是人与人的关系。”22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也一定往利处去,往好处聚。”23

李青松的生态文学着笔生态万物,以发现的眼睛,寻找美的视点,赋予万物以生命的活力,以“力的表现,动的姿态”使文章呈现出勃勃生机,苏东坡称之为“气象峥嵘”。李青松的生态文学时时会把人带入一种特殊的生态环境之中,如同身临其境。在气象峥嵘之中感受生命之美、生态之美,深化生态文化的深刻内涵。例如,他的文中写道:

“在群山密林之中,虎啸一声,四山皆应。 啸声所及的几里范围都能感受到虎威的震慑 力。”24

“候鸟的迁徙是一场生命的拼搏和延续。 迁徙呈现了鸟类坚定的意志。候鸟的迁徙虽 危机重重,但却数千年经久不衰。为了履行那个归来的承诺,候鸟坚持飞向那遥远而危险的历程。飞翔,飞翔,飞翔,不停地飞翔,只有一个目标—为了生存而献出生命。”25

荒山、沙漠、湖泊、山林、穿山甲、无人机、薇甘菊、华南虎、鸟道、铁皮石斛、塞罕坝、森林小火车……当这些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万物成为文章主角的时候,像是移步换景,原本毫无声色的物质世界,仿佛被金手指点击,即刻鲜活了起来。笨拙可爱的穿山甲,虎啸山林的勃勃生机,高山峭壁上的铁皮石斛,鸟道雄关的迁徙之鸟,冒着浓烟的森林火车……在李青松的文章里,那种有节奏感的无言之美、生命之色,那种阅读时脑海里的画面感,给人妙不可言的感觉,文艺学将这种感觉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人的审美感受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感官愉快,正在于包含有观念、想象的成分在内……美之所以是‘有意味的形式’,正是在于它是沉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 26这也可说是李青松生态报告文学给人最鲜明的感受,也是生态报告文学有别于其他类型报告文学的最突出的特点—呈现美的价值和意义。

叔本华说:“一个人的作品就是他自己思想的精华。”27 这句话也可以用作对李青松生态文学作品的评价。著名作家刘恒称李青松是“智商、情商、 生态商,三商俱全的人……李青松破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如此坚硬的主题,并以文字与之搏斗,显现了稳健与超拔的理性与感性。撇开人类彼此的争斗不谈,人类最大的危机在于自身与自然的隔绝。这时候,生态商发达的人成了挽救人类的尖兵,而李青松握着他的笔,无疑会是冲在最前面的人群中的一员。”28

文章的境界有多种,李青松的生态文学追求的是一种大境界。如作者所述,《万物笔记》无意追逐物质层面的繁盛,注重的却是生命内在的丰沛和高贵,与穷奢极欲逆向而驰。书中鲜明地主张:人,应当过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同时去感受生命的教诲,在简约中体味生活的意义。

注释:

① 1993 年全国首届生态文学研讨会上, 李青松首次提出“生态文学”的概念,之前国内无人提出,但美国自然文学早已被翻译介绍到中国。1949年,徐迟就翻译了梭罗的《瓦尔登湖》。

②李青松:《生态问题的本质是文化问题》,《人民日报》2015 年8 月11 日。此文中李青松对生态文学的概念进行了完整的表述。

③ [ 美] 亨利•梭罗:《瓦尔登湖》,徐迟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 ,第3 页。

④ [ 美] 亨利•梭罗:《心灵漫步》,林志豪译 ,海南出版社2007 年版,第91 页。

⑤曹丕:《典论•论文》,《昭明文选译注》(第6 卷),陈天宏、赵福海、陈复兴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 年版,第72 页 。

⑥2021 李青松:《一种精神》,《万物笔记》,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7 年版,第1、11、13 页。

⑦⑧⑨李青松:《薇甘菊》,《万物笔记》,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7 年版,第49、80、100—101 页。

⑩ 1125李青松:《鸟道》,《万物笔记》,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 年版,第139、140、143 页。

121314李青松:《塞罕坝时间》 ,《万物笔记》,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 年版,第168、173、177 页。

1516李青松:《首草有约》,《万物笔记》,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 年版,第242 页。

17卢育三:《老子释义》,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7年版 ,第38—41 页。

18《大学》,《四书五经》(第1 卷),杨杰主编,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年版,第3 页。

19[ 美] 西雅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转引自李青松:《万物笔记》,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

年版,第178 页。

22李青松:《乌梁素海》,《万物笔记》,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7 年版,第 137 页。

23李青松:《从大开发到大禁伐》,《万物笔记》,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7 年版,第154 页。

24李青松:《遥远的虎啸》,《万物笔记》,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7 年版,第27 页。

26李泽厚:《美的历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年版,第25 页。

27[ 德] 叔本华:《世界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有刺》,六六译,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 年版,第85 页。

28张一诺、吴兆喆:《倡导生态文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学报告〈从吴起开始〉作品研讨会侧记”》,《今日国土》2009 年第4 期。

[ 作者单位:陕西省国防作协]